2024.01.05 14:24
给力虎妈“十不准”引发中西教育观大讨论
文章来源:火爆孕婴童招商网
近,一本蔡教授的《虎妈战歌》引起了中西方育儿教育观的大讨论,由此也引申到中美两国近年来实力的巨大变化,这着实也让人感觉到“太恐怖了”。
最近,一本蔡教授的《虎妈战歌》引起了中西方育儿教育观的大讨论,由此也引申到中美两国近年来实力的巨大变化,这着实也让人感觉到“太恐怖了”。
“十不准”:不准夜不归宿;不准参加学校的小组娱乐活动;不准参加校园演出;不准抱怨没有参加校园演出;不准看电视或玩电子游戏;不准擅自选择课外活动;不准有科目低于A;除了体育与话剧外,其他科目不准拿不到;不准练习钢琴及小提琴以外的乐器;不准不练习钢琴及小提琴。
这些给力的“不准”,也似乎正是国内许多妈妈们所做的,这也给了这些妈妈们一个强有力的“榜样”,连美国的有些父母现在也开始试用这些方法,在国内还有那个孩子刚说不。
美国媒体认为,如果家长的目标是让孩子成为做事效率高的成功人士,那么中国的母亲们无疑比多数美国妈妈更胜一筹。如果美国妈妈们继续纵容懒惰、毫无自律却总是期待被赞誉的下一代,将使中国的下一代在全球竞争中击败美国。
蔡美儿本人是菲律宾华裔,自小随父母到美国,她育有两个混血儿女儿。她先后在哈佛大学获得了文科学士(1984年) 和法学博士(1987年)学位,现为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
中国父母能做的许多事情西方父母都不敢做。蔡教授认为在中国父母和西方父母的心理定势中有三大不同点:
,西方父母非常担心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他们非常担心孩子在没有做成某事后的感受,所以他们不断告诉孩子:你曾经在某个测试或某个独唱会上表现得多么棒啊!换句话说,西方父母关注的是孩子的心灵,中国父母不是。他们各自想法都很坚决,所以产生了今天的不同教育行为。
比如,孩子得了个“负A“回家,西方父母会大大称赞他。中国妈妈会失望地叹口气,问哪里做错了。如果孩子得了个B回家,西方父母仍然会称赞他,只有一小部分会让孩子先坐下,告诉孩子他有些不赞成,但他们会很小心谨慎地不让孩子感到自己一无是处,他们也不会叫孩子“蠢材”“白痴”“没用的家伙”。
私底下,西方父母可能会担心孩子考试考得不够好。如果孩子的成绩一直没有改观,他们会安排时间与学校负责人见面,质问其学校的教学方法或者打电话给学校询问老师是否取得教师资格证明。
如果一个中国孩子得了一个B,也许接下来的就是一场暴风骤雨。震惊的中国妈妈会让孩子来做几十遍乃至几百遍的练习测验,直到他再次得到A。
第二,中国妈妈认为孩子应该感激他们为其做的所有事情(中国妈妈做得很深入,亲自为孩子煮粥,督促练习,时常询问、跟踪)。不管怎么说,中国孩子要花很多时间来服从父母,让父母感到自豪!
第三,中国父母相信他们知道什么对孩子最好,所以就无视孩子们的要求与爱好。这就是中国女孩不能在中学交男朋友,孩子不能外出宿营的原因。上帝会帮助每个努力奋进的中国孩子!
所有的好父母都想为孩子做到最好,只不过中国父母是用了另外一种不同的观念来实施的。
西方父母努力做到尊重孩子的个性,鼓励他们追求自己想要的,支持他们的选择,给予积极的暗示和培养环境。相比之下,中国父母认为保护孩子的最好方法是为将来做好准备,让他们认识到他们是有能力做好每件事的,帮助他们获得某项技能,好的工作习惯和自信,这是其他任何人都夺不走的。
在美国,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环境相对宽松——美国孩子平均每年在校时间180天,每天上课不到7小时。因此,关于是不是对孩子太纵容,成了时下的热门话题,美国总统奥巴马就一直呼吁进行教育改革,否则要落后给中国学生,前不久的国际学生评估成绩公布,上海学生位列,美国则在二三十名开外,更加重了美国社会对宽松教育的忧虑。在此背景下,进行相对严格的家庭教育,自然也就引起关注。
反观我国,学校教育已经让学生透不过气,包围在孩子身边的,全是没完没了的功课、考试以及各类培训班,如果家庭教育再加码,只能让孩子透一口气都难。
事实上,衡量一个国家教育的成败,主要还看是否能培养出创造型人才;一个国家的教育怎样,要看这个国家的创造性成果多还是少?培养的人才能否推动本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步?能否为全人类做出卓越的贡献?
如果说,蔡教授的“悍母”角色,在美国的教育环境中,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尚有可取之处的话,想以她的教育方式来“启迪”国内妈妈,那将会雪上加霜。对此,妈妈们应有清醒的认识。
文章来源:火爆孕婴童招商网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火爆孕婴童招商网,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