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加盟头条 / 企业争抢婴童市场红利

企业争抢婴童市场红利

2024.01.07 14:37

文章来源:61mami婴童网

摘要:

前不久公布的“单独二胎”政策不仅让渴望再次生育的父母乐开了花,同时也让生产婴幼儿服装、日用品和玩具的企业乐翻了天。“补偿性生育高峰将叠加婴童消费升级,婴童用品行业发展将在短期内得到明显提速,特别是针对中高端消费力的品类和品牌。”业内专家陈然指出,巨大的市场红利,吸引了众多的企业加速布局婴童市场。 、,妈咪婴童网,中国婴童网络行业电子商务首选平台,领先的婴儿用品、母婴用品、孕妇用品、童装品牌招商加盟婴童网行业门户网站,提供最新孕婴童网络行业资讯与孕婴童行业展会报道以及火爆婴童网络招商加盟资讯,中国孕婴童企业首选信息交流招商平台


  前不久公布的“单独二胎”政策不仅让渴望再次生育的父母乐开了花,同时也让生产婴幼儿服装、日用品和玩具的企业乐翻了天。“补偿性生育高峰将叠加婴童消费升级,婴童用品行业发展将在短期内得到明显提速,特别是针对中高端消费力的品类和品牌。”业内专家陈然指出,巨大的市场红利,吸引了众多的企业加速布局婴童市场。

  二胎政策刺激婴童企业扩张

  近日,中国最大的母婴零售连锁企业乐友孕婴童武汉香港路旗舰店开业。而在此之前,香港路地段附近300米之内已经有了4家大型母婴超市。“单独二胎政策放开后,势必会为母婴市场带来一定的商机,我们肯定会针对两孩家庭推出新的营销方案。”乐友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龚定宇表示。与此同时,孩子王儿童用品(中国)有限公司在上海又添一子。据悉,今年底,孩子王计划要在全国开设门店达到50家,2015年则是计划达到100家。

  除了母婴连锁店已经开始攻城略地抢占先机,纸尿裤、玩具等相关企业也对二胎市场信心满满。主营纸业的银鸽投资正加速旗下纸尿裤项目投产。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将耗资2.5亿元建设婴儿纸尿裤、婴儿纸尿片生产线以及其他成人纸尿裤等产品生产线。

  服装品牌纷纷布局童装市场

  “单独二胎”政策逐步放开带来的政策红利,也促动国内外服装品牌纷纷加速在童装市场的布局。森马服饰证券代表钟惠春对记者表示,2014年,森马服饰将加速开设童装集合大店,将巴拉巴拉主品牌下的几个延伸品牌和代理的高端品牌集合到同一家店面,进驻购物中心,提升童装盈利水平。

  招商证券的研报显示,2014年春夏订货会上,森马服饰旗下品牌森马和巴拉巴拉订单额分别实现了10%、20%的增长。从订货会订单的增长幅度看,儿童服饰的增长幅度是成人服饰的两倍。特步管理层在2013年半年报中表示,看好国内庞大的童装市场潜力,将继续扩充“特步儿童”系列。安踏、361度等众多运动服饰品牌,也纷纷加码童装业务。

  “我们对单独二胎政策带来的行业利好,非常期待。”华南某高端亲子品牌服装负责人说。据上述负责人介绍,童装行业的平均毛利率超过50%,一些授权经营的国际童装品牌的毛利率则更加丰厚。

  资本介入

  加速婴童市场洗牌

  巨大的市场也引得资本对婴童企业的亲睐。日前,广东爱婴岛儿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宣布与渣打直接投资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渣打将为爱婴岛提供一系列金融服务,支持爱婴岛的业务扩张。而此前,童装企业博士蛙、电商平台绿盒子也获得注资。

  “资本热衷于婴童市场,信心源于目前该领域市场份额极度分散。”广东某大型投资公司合伙人KENY表示。有数据显示,仅有不足三成的国内厂商拥有自有品牌,并扎堆城市,余下七成厂家并无品牌,分布在广阔的农村市场。目前A股婴童概念股的范围只有18家。“行业中有规模的企业仅占1%,这个领域还没有寡头。如果能够在这个阶段,企业定位、经营策略得当,再加之有资金支持,就有可能成为行业巨头。” KENY说。

  “蛋糕虽大,并不意味着身处其中就能获得丰厚收益。”陈然指出。记者走访市场也发现,婴童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城市里几乎每个中等规模的小区里都会有各类婴童用品商店,若想脱颖而出难度可想而知。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已有不少企业显露疲态,如因业绩大幅下滑被收购,在香港主板上市后又传出造假丑闻的博士蛙,以及从2002年就切入童装市场,但至今也没有多少反响的娃哈哈集团。

  专家:政策效果将在三五年后出现

  业内专家陈然表示,单独二胎政策出台后,中国社科院预计,未来3~5年将会增加700万婴儿,母婴消费可能会增加千亿元以上。“虽然影响效果会在三五年后出现,但这些母婴店一定会提前占据先机,加速扩张从而更多抢占市场。”

  “一般来说,两孩家庭有更多的经济支持,对于孩子更舍得花。”广州一家婴幼儿服饰代理商负责人郑先生告诉记者,他自己从事了儿童服饰代理十余年,单独二胎政策放开后,许多母婴店开始计划将这些两孩家庭列为重点关注对象。“从我们的消费统计来看,虽然目前两孩家庭非常少,但依然在消费市场中占据了三成以上的份额,将来还会更强势。”

  另外一家玩具生产企业负责人也持相同观点,他表示,中国玩具消费水平很低,每年人均玩具消费仅10美元,远低于全球均值34美元。随着可以预见的“婴儿潮”到来,中国玩具消费的提升空间很大。

  而在采访中很多消费者妈妈的说法也应证了企业的想法。家住广州天河区的徐女士告诉记者,自己的儿子已经有三岁多,从其一出生,包括吃的用的穿的都是给其能力范围内最好的,每个月的费用都要五千多。现在单独二胎政策放开,自己和老公也在考虑生多一个,让儿子有个伴。

  企业:目前婴童市场假冒伪劣多

  据了解,由于目前婴童行业准入门槛较低,行业秩序较差,许多产品还没有制定出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市场出现鱼龙混杂,假冒伪劣等乱象。东莞“亲亲我”董事长劳富文告诉记者,亲亲我于2009年注册了婴儿辅食器“营养咬咬乐”和“咬咬乐”的商标并申请了专利,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然而,在咬咬乐面市大半年后,市场上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仿冒品牌和产品,使得消费者和企业利益受损。

  婴童用品安全问题也一直是很多消费者头疼的问题。致癌风波、违禁添加、产品不合格等问题几乎一直不断。“中国婴童市场目前国内外品牌各占半壁江山。虽说妇女和儿童的钱最容易赚,但其实也是最难赚。这两类群体对品质和品牌最为挑剔,这就要求企业必须重视品牌和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在混乱的市场中走得稳、走得久。”某文化传播公司运营总监陆琰说。对此,广州白领谢小姐也持类似观点:“我们虽然买不起顶级名牌,但给孩子买东西还是会尽量挑口碑好的大牌子,绝不买街边货。”

文章来源:61mami婴童网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61mami婴童网,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0)
0/200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