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加盟头条 / 金融时报 中国国内市场难救出口商

金融时报 中国国内市场难救出口商

2024.01.07 14:53

文章来源:61mami婴童网

摘要:

英国《金融时报》5月23日文章,原题:中国工厂开始紧盯国内市场 面对今年第一季度对欧出口下降40%的局面,广东宝丽雅公司正加倍努力把产品卖给中国消费者。,妈咪婴童网,中国婴童网络行业电子商务首选平台,领先的婴儿用品、母婴用品、孕妇用品、童装品牌招商加盟婴童网行业门户网站,提供最新孕婴童网络行业资讯与孕婴童行业展会报道以及火爆婴童网络招商加盟资讯,中国孕婴童企业首选信息交流招商平台


  英国《金融时报》5月23日文章,原题:中国工厂开始紧盯国内市场  面对今年第一季度对欧出口下降40%的局面,广东宝丽雅公司正加倍努力把产品卖给中国消费者。去年夏天,与其他4家制造商一样,为欧美零售商生产熨衣板和洗衣篮的宝丽雅在佛山开办了门店,今年计划再增4家。“我们正尽力变得像宜家那样”,该公司负责人说,“中国的中产阶级比例很小,但绝对数量很庞大。”

  随着海外订单陡降及成本上升,华南地区许多出口商正把目光转向国内市场,希望借此弥补销量下滑。4月份中国出口同比增长4.9%,远低于预期的数据令人们为华南的出口驱动型经济感到担忧。东莞第一季度仅1.3%的GDP增长率堪称萧条。虽然同样低于预期,但10.5%的零售同比增长率则显得更可观。瑞银集团香港经济学家陶冬相信,“中国的消费要比投资更具弹性。”他表示,过去几年一直以两位数增长的工资有助于支撑需求增长。

  东莞乐吉诚品皮具公司的工厂里,一辆满载发往国内各地包裹的货车见证了时代变迁。直到去年开始以国内消费者为目标客户时,该公司还几乎完全依赖欧洲市场。但4月份的网上促销使它一天就卖出2万个售价40元的手包。除了网上销售较廉价的商品,该公司还计划今年在全国开办30家针对奢侈品买家的专卖店。

  但对许多企业而言,国内消费增长引擎不仅尚未强大到足以取代出口市场,还表现出一些蹒跚迹象。4月份中国零售环比仅增长1.19%。只有10%-20%内地居民买得起高档商品。东莞一家玩具商这样形容国内外市场的区别,“在中国市场是一纸箱一纸箱地卖,在外国市场则是一集装箱一集装箱地卖。”增长中的中国零售市场仍无法弥补出口减少的亏空。

  出口订单减少开始侵蚀中国企业拥有的定价优势。本周二发布的针对中国鞋具和手包出口商的调查发现,订单规模已从每品种的1万多件下降至几千件。由于西方订单不断减少,逐渐丧失规模效益的中国制造商正被迫以两位数的幅度提升产品价格。

文章来源:61mami婴童网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61mami婴童网,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0)
0/200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