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7 12:12
以20米长卷献礼20年“国宝”,看文化李渡向上的“生命力”!
文章来源:网络
什么是“活态文化”?有人将他抽象形容为一种“活”在一定情景之中的文化,具有鲜活性和整全性,也有人将它具象表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艺术瑰宝。其实不管按照哪种说法,酒业的“活态文化”都不在少数。
什么是“活态文化”?有人将他抽象形容为一种“活”在一定情景之中的文化,具有鲜活性和整全性,也有人将它具象表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艺术瑰宝。其实不管按照哪种说法,酒业的“活态文化”都不在少数。
那么“活态文化”在今天应该如何创新传承?3月4日,李渡酒业在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举办的2022年“二月二启龙步”非遗文化节,让行业看到了不一样的“玩法”。
01
以20米长卷
献礼20年前被发现的“宝藏”
今年正值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考古发掘20周年,据悉,李渡酒业今年的“二月二启龙步”非遗文化节上除了国宝迎宾酒、春启窖·祭酒神、虎年首届酒王争霸赛等多种活动,还有一个特别的仪式,20位艺术家共创20米献礼长卷《千里赣鄱酒卷图》,将江西的名山、名湖、名城、名胜、名人等巧妙地组合在一起,献礼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考古发掘20周年,十分具有纪念意义。

20年前,李渡酒业对老厂无形堂生产车间扩建时,发现地下有古代酿酒遗迹,便立刻汇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抢救性发掘,后来,一个保存完整的元代酿酒作坊遗址出现在世人面前。
在历史长河中历经800年风霜的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它的存在不止用无声的语言诉说着江西酿酒业的发达,也是世界上最早且延续时间最长的酒业文化载体,充分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们的智慧,将其称为酒业“宝藏”一点也不过分。不过,2014年后,李渡酒业便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使酒业“宝藏”散发自身獨特的魅力。

▲ 20位书画家共创《千年赣鄱酒卷图》
2014年,汤向阳上任李渡酒业总经理后,依托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这个全国重点文物单位,从封坛开始打造酒厂“沉浸式体验”模式。以文旅体验为切入点,推出酒糟冰棍等文创产品和一系列活动,让体验融入消费者的日常,不知不觉中烙下李渡的痕迹。如今,李渡酒业已经建立起三级体验系统,有超过百万高端消费者参与了沉浸式体验。
有熟悉李渡酒业的人士表示,基于20年前的考古发现,才给予了李渡品牌不断向上的生命力,李渡酒业开创的“沉浸式体验”模式,虽然让区域酒企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看到了新的突围路径,但这一切都源于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所拥有的深厚历史底蕴。
02
“沉浸式体验”剧本杀
可不止“穿越”这么简单
每年的“二月二”,行至李渡,便有龙鸣狮吼之声起于街巷,紧锣密鼓,龙争虎斗,好不热闹。饮下一杯李渡迎宾酒后,进入初春龙门,便像“穿越”到了另一个时空,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庄重而肃穆的开窖仪式,见证酿酒人们对自然的感谢与敬畏,在这里你也可以尽情享受李渡酒业有的烧酒祖庭文化。

移步至《五感四香体验厅》,便可以通过全息投影技术在亦真亦幻的虚拟影像世界里去感受李渡的一口四香。而在虎年首届酒王争霸赛的赛场上,还可以看到选手们通过盲、品、闻、香对多种香型白酒酒样进行品鉴PK,比拼十分激烈。

青砖黛瓦、古色古香的非遗市集上的更是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的目光,折扇、糖画、赣绣、文港毛笔、艺术草编、剪纸艺术……你能想到的江西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均汇聚与此,分居各个立“摊位”,大家或观摩或品尝,玩得不亦乐乎。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活动期间李渡酒业还首次上演了“沉浸式体验”剧本杀,辟蹊径,将故事、互动、白酒相结合,在“剧本杀”的闭环里,李渡酒化身为游戏体验的催化剂,创新打造出多元化的线下社交方式。

总结来看,在“穿越”的外壳下,此次活动是李渡酒业带来的沉浸式体验模式升级,其内核仍是李渡酒业对中国白酒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基于一系列活动带来的“参与感”,引发参与者们在情感上的强烈共鸣,建立起对李渡品牌的好感度,使得品牌与潜在消费群体进行深层次的绑定。

有行业人士表示,站在特殊的时间节点,李渡酒业2022年“二月二启龙步”非遗文化节的举办是以更有仪式感、更有参与感、更有成就感的活动体验,增强消费者对李渡品牌的文化认同,但其更大的价值在于未来。
03
让“非遗”走进公众
李渡致力于让文化“活”起来
在行业IP热潮下,过去几年,李渡酒业坚持以“体验”为锚点,联合品牌的文化内涵,成功将“二月二”启龙步非遗文化节打造为属于自己的品牌IP,在此基础上凝聚起一个与消费者沟通的空间。

在这个空间中,人们收获“体验”,收获“文化”,同时沉淀出“粉丝”情感,这个空间同样也是品牌与消费者的共鸣空间。透过李渡酒业今年举办的“二月二启龙步”非遗文化节,微酒记者明显注意到,“活态文化”的具象表达——非遗,已经连续多年成为“二月二启龙步”活动的重点联动对象。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推进,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活态文化”的传承受到业内外普遍关注。如何让非遗文化“活”起来,如何在市场和传承、大众化和商业化中取得平衡,成为新时代的新课题。

去年,全面深化改革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实施意见》,实际在这个文件出台之前,在让文物“活”起来方面,李渡酒业就走在了行业的前面。
据了解,李渡烧酒酿造技艺早已纳入江西省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李渡烧酒作坊遗址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4年后,李渡酒业就以“沉浸式体验”这种公众懂得起的“语言”去传播其古窖池和酿造技艺,让文物“活”起来。
如今,李渡酒业更是在“沉浸式体验”升级模式下,以打造“非遗市集”拉近非遗与我们的距离,为“非遗”走进公众赋能,成为让文化“活”起来的有效路径之一,以创新形式为行业树立了一个可供借鉴的范本。

回顾此次非遗文化节,李渡酒业在强化品牌的价值感、用户的参与感、获得感上面带来了升级,而这背后也让我们看到了李渡所打造的“文化牌”。从这个层面来讲,李渡酒业让文物“活”起来既是对政策的践行也是为满足品牌塑造质感而打造的差异化竞争力诉求。相信未来,李渡酒业将在文化“活”起来这条路上走得更稳。
文章来源:网络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网络,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