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0 15:46
雅培退出,下一个奶粉弄潮儿会是谁?
文章来源:食品商务网资讯
近日,知名母婴品牌雅培突然宣布,将逐步停止在中国大陆的母婴产品业务。 作为国内奶粉市场的头部企业,雅培这一举动不禁让人惋惜,据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雅培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为6.2%,营收也不低,在50亿元左右,依然还是规模较大的乳企。 实际上,雅培的退出

近日,知名母婴品牌雅培突然宣布,将逐步停止在中国大陆的母婴产品业务。
作为国内奶粉市场的头部企业,雅培这一举动不禁让人惋惜,据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雅培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为6.2%,营收也不低,在50亿元左右,依然还是规模较大的乳企。
实际上,雅培的退出并不突然,这些年,雅培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经明显下滑,截至今年9月,中国奶粉品牌的前十名榜单中,早已不再有雅培的名字。
雅培退出虽是无奈之举,但奶粉市场从不缺新玩家,我们更好奇的是,雅培退出后,下一个奶粉弄潮儿是谁?会是我们的国产奶粉吗?
雅培为何退出中国?
雅培在中国,曾经混的风生水起。
说起雅培人们都不陌生,它曾是外资奶粉中的佼佼者,尤其在曾经人们谈国产奶粉色变的年代,外资奶粉受人们的追捧,雅培也在中国拥有大量拥趸。
在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爆发以后,人们对国产奶粉的信任降至零点。洋品牌也借此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机会,人们纷纷选择外资奶粉,AC尼尔森数据显示,2012年,国内前十的奶粉品牌,洋品牌就占了六个。
雅培、达能等洋品牌,也在中国快速建厂投资,那也是雅培在中国的巅峰时刻。
然而2018年对于雅培来说,是一个转折点,从2018年以后,雅培的发展境况大不如从前。
首先从内因来看,雅培在市场投放、消费者教育等方面都没能及时转型,没能跟得上市场变化,比如就以渠道而言,雅培没有很好的抓住线下渠道红利。
当然,影响奶粉品牌发展最关键的因素,还是产品质量。
母婴产品的特殊性,就在于产品质量关乎于孩子健康成长,丝毫不能出现问题,所以一旦品牌有任何负面新闻 ,都会让消费者快速用脚投票。
然而雅培这些年也深陷负面新闻,比如产品被曝出香兰素事件、克罗诺杆菌等,都在破坏人们对雅培的好感,而且在今年2月,海关总署发布新闻表示,雅培中国召回一款产品,原因是瓶盖没有完全密封,产品有变质风险,也进一步引发人们的信任危机。

其次,从大环境来看,国产奶粉品牌的崛起,也在进一步吞食外资品牌的市场份额,这些也加速了雅培退出中国市场的速度。
雅培也不得不承认,目前市场已有多家公司能够很好的提供同类产品与服务,在中国市场竞争激烈,雅培也只能逐步停止在中国大陆的产品运营。
国产奶粉飞速崛起
与雅培落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产奶粉品牌,正在飞速崛起。
据欧睿数据,2022年,奶粉市场前五名分别是飞鹤、伊利、达能、雀巢和君乐宝。
可以看到,前五名中有3个都是国产品牌,而且前两名也都是国产品牌,如今国产奶粉的市占率已经达到了60%以上。那么,国产品牌是做对了什么,这些年才能够快速崛起并战胜外国对手呢?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提升质量,扭转国人对国产奶粉的偏见。
曾经,在国产奶粉纷纷陷入口碑危机以后,中国奶企没有就此放弃,而是记住教训,在产品质量上更是下苦功夫。
很多国产品牌开始引进高端生产线,强调优质奶源地的标准,而且加大在奶源、工艺等方面的投入。
比如完达山一直追求提升DHA、ARA等营养成分含量,伊利金领冠、贝因美等品牌也极为重视产品质量把控,因为拥有整个产业链,也能从源头上把控奶粉的质量,满足用户对健康升级的需求趋势,这样一来,国产奶粉和外资奶粉之间的品质差距越来越小。

左:雅培;右:贝因美
此外,国产奶粉也更注重品牌传播,抓住互联网营销机会,不放过任何能跟消费者沟通的节点,跟大火的带货KOL们打好关系,冠名综艺等,也更容易抓住年轻奶爸奶妈的心。
相比之下,很多外资品牌在这方面就会有些欠缺,在抖音等社交平台,雀巢等品牌的官方账号视频不算火热,有的点赞量甚至只有个位数,更不用说雅培,在营销力度上无法像飞鹤、伊利等国产品牌一样灵活。
而且在价格上,国产奶粉也是相当有优势,很多外资奶粉在三四线,根本无法与国产奶粉竞争,越来越多的家长发现,其实国产奶粉跟国外品牌的质量没什么太大差距,然而性价比却更高,也都纷纷选择了国产品牌。

因此,很多外资品牌在失去一二线城市主阵地之后,在对价格敏感的三四线市场,更是继续折戟。
谁会是下一个弄潮儿?
雅培的颓势,其实是一众外资品牌的缩影。
奶粉市场,一直不缺玩家,雅培退出后,谁会成为下一个弄潮儿?
国产品牌依然是被看好的选手。随着新国标的实施,奶粉市场的集中度也将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越发激烈,这也倒逼品牌们需要做出更多的创新,才能赢得竞争。
从奶粉市场未来发展趋势来看,一方面,这些年进击下沉市场,已经成了奶粉品牌心照不宣的行动。
谁能抓住下沉市场,谁就能抓住更大的市场份额,这也对品牌的性价比以及渠道能力提出更多考验,比如惠氏曾推出第三大品牌SMA珍蕴,就是专门为了下沉市场,但现实并不容易,雀巢奶粉渠道下沉乏力,仍未挽回奶粉销量下滑的现实。

另一方面,高端化也是奶粉市场的消费趋势。根据尼尔森数据,从2014年到2021年,高端奶粉的市场占比从22%增长到52%,增速远高于其他价格奶粉。
谁能抓住消费升级的趋势,针对奶源和工艺等方式,打造出差异化高端产品,也能吃到红利,成为消费者的首选。
总的来说,如今,随着消费者对产品需求的日益苛刻,对于行业来说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洗牌期,乳企需要调整好自己的方向和战略再出发,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成为奶粉市场的下一个弄潮儿。
头图来源于pixabay,图片地址:https://pixabay.com/zh/photos/baby-young-people-bib-boy-child-472922/
文章来源:食品商务网资讯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食品商务网资讯,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