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下滑30%,走在螺旋式下降通道的开发商们…
摘要:
近日,有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自疫情以来,名酒开发产品的日子很不好过,销量下滑普遍在30%左右。“往年的这个时候,差不多都订
近日,有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自疫情以来,名酒开发产品的日子很不好过,销量下滑普遍在30%左右。“往年的这个时候,差不多都订了两轮货了,而现在,大部分的开发商还在清库存,基本都没有推新品”,该人士如此说道。据了解,近三年来,已有过半的白酒开发商惨遭所淘汰,开发产品的市场空间正呈现出“升维”的趋势。“塑料兄弟”——开发商&经销商“大部分的开发产品是很难与经销商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的。因此,一旦经销商的现金流出现紧张,开发商是非常容易受到影响的。疫情以来,库存占用了经销商的大量资金,极大的压缩了开发商的操作空间。这是开发产品如今下滑严重的根本原因。”某行业观察者说道。尽管销量在直线下滑,但几家主要的开发商并未采用低价甩货的方式来清库存,一位从业十余年的经销商告诉记者,开发产品以前打价格战就很厉害,这几年利润已经很微薄,主要是依靠走量来赚钱的,而且现在卖不动不是价格的问题,即使是低价也不一定卖得动。“准确的说,并不是不推新品了,而是延迟发布。”某白酒开发商高志文(化名)表示,他每年推开发产品的节奏是依据春糖、秋糖的时间来定的,而今年,两季糖酒会的时间均未确定,所以他也只好“镇之以静”。高志文告诉记者,“左手开新品,右手清库存”是许多开发商的现状,经销商靠不住,大家就搞新渠道。“以往大多是通过KA卖场做买赠、打折,或者电视购物来清库存,但今年,销售渠道有所拓展,开辟了诸如直播、社群以及微商带货等一些新的通路。这些新兴渠道,的确起到了一定的补充作用,触及到了更多的消费者。”“生意不好做啊”,高志文感叹道。据他透露,如今,找名酒厂做开发产品的门槛是越来越高了——很多超低价的名酒开发产品要么被砍,要么退市,但凡带大厂名字的,价格甚至到了七、八百一件。鉴于此,不少开发商转而和地方酒厂合作,开发一些中低端价位的产品。“比如近期就出现了不少超低价位的酱酒产品,一般都是打的茅台镇的旗号,10元钱一瓶的都有。”高志文说。式微源于名酒涨价,多个利空因素致整体萎缩事实上,开发产品的式微并非突如其来,2016年前后,自名酒涨价以来,开发产品就走进了一条螺旋式下降的通道。2012年初, 酒业进入深度调整,名酒价格大幅下滑,随即开始了长达5年的库存消化期。而这5年,也是开发商群体的“野蛮生长期”。据知情人士透露,在这段时间里,开发商们的销售大幅增长,到2017年时,几家大开发商的营收基本都超过了10亿元,其销量总和堪比一家百亿规模的酒企。“2016年下半年 ,社会上的渠道库存被消化至合理水平,以茅台为首的高端白酒批价开始应市上涨,其他名白酒乃至于次高端产品的价格也水涨船高。高端酒的价格起来以后,开发产品就显得很不合群了。这些产品大多打着名酒品牌的擦边球,包装华丽而价格便宜,酒质也上不了台面极为损害名酒的品牌价值和品牌形象。2017年至今, 名酒屡次强调精简产品线、主做大单品的市场策略。大力度的清理之下,开发产品们纷纷落马。福无双降,祸不单行——除名酒涨价的强力一击之外,多个利空因素也在将开发产品拉向水底。首先,名酒厂在对开发产品进行精简的同时,对开发商和开发产品的管控也越来越严格。有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厂家的严格管控体现在多个方面:1、换包装的时间延长。以前半年换一次,现在至少一年半才能换,导致开发产品的速度变慢;2、一路缩减条码,开发商摊到每一个条码上的固定成本、市场投入与风险都越来越高,市场被迫向头部集中,大批量的小开发商被淘汰;3、提价,供原酒的价格上涨。其次是包材和各环节成本的上涨。近年来,国家对环保的核查越来越严格,许多小规模的包材厂被迫关门。生产和加工的门槛提升了,包材的成本也随之上涨。此外,税务合规以及环保税的征收,也拉高了包材的成本。三是传统大卖场渠道的衰退。对于名酒开发产品来说,KA卖场能够为其提供信任背书和人流量,一直是较为核心的销售渠道。而近几年,国内以沃尔玛为代表的卖场都在走下坡路,家乐福甚至于2018年退出了市场,一损俱损,开发产品的销量也随之走低。开发商该如何转型?面对如此严峻的市场环境,开发商们是否有解决之道呢?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现在,白酒开发商大多在往两个方向转型:一是不再打擦边球或做低价酒 ,转向高端定制,半品牌化运作产品。由于目前品牌的门槛越来越高,因此很多开发商都转而与二线酒厂合作;二是放弃名酒背书 ,直接和地方酒厂合作小品牌,纯做产品定制和超低价。此外,行业内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现象。近两年来,主打年轻化的白酒品牌越来越多的进入了消费者的视野。其中的部分品牌,没有自己的生产厂区,而是一些业外资本或者创业团队有做白酒品牌的想法之后,去找厂家、包材厂定制产品,然后通过互联网造出声量,做大品牌的。从某种程度来说,和开发产品类似。某行业分析人士认为,这其实就是新型开发商的入局。老一波开发商的优势在于研究产品本身和把控市场,往往缺乏切入新兴渠道与打造品牌的能力,而这些新入局者不仅玩产品、玩渠道,同时也是玩品牌的高手。这对行业来说是件好事,消费者可以用更低的价格买到高性价比的个性化产品。(来源:微酒)
文章来源:酒水代理网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酒水代理网,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