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加盟头条 / 我国第三季度食品抽查结果出炉 较第二季度有所下降食品新闻食品资讯食品加盟网

我国第三季度食品抽查结果出炉 较第二季度有所下降食品新闻食品资讯食品加盟网

2024.01.12 12:46

文章来源:食品加盟网

摘要:

2016年第三季度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监督管理部门共抽检食品85957批次,其中抽检合格样品83748批次,不合格样品2209批次,...

2016年第三季度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监督管理部门共抽检食品85957批次,其中抽检合格样品83748批次,不合格样品2209批次,合格率为97.4%,较第二季度有所下降(第二季度合格率为97.8%)。

一、食品品类分析

第三季度抽检力度较大的四类食品为糕点、肉及肉制品、粮食及其制品、饮料。其中糕点共抽检10581批次,不合格422批次,不合格率为4.0%,主要不合格原因为食品添加剂违规使用,共计183批次,占总不合格的43.5%,微生物超标161批次,占总不合格的38.2%;肉及肉制品共抽检9024批次,不合格145批次,不合格率为1.6%,主要的不合格原因为微生物超标,共计75批次,占总不合格的52.4%,兽药残留超标22批次,占总不合格的15.4%;粮食及其制品共抽检8853批次,不合格35批次,不合格率为0.4%,主要的不合格原因为食品添加剂违规使用,共计24批次,占总不合格的68.5%,生物毒素超标7批次,占总不合格的20.0%;饮料共抽检7479批次,不合格205批次,主要的不合格原因为微生物超标,共计105批次,占总不合格的51.3%。

具体抽检食品批次占比

2016年第三季度国内食品抽检分析 

抽检中发现合格率的食品品类是冷冻饮品,合格率为92.6%,主要不合格原因为微生物超标(占比57.9%)、蛋白质低于标准值(占比26.3%);其次是方便食品,合格率为95.0%,主要不合格原因为微生物超标(占比78.2%),其余品类合格率均高于95%。具体抽检结果汇总情况见下表1:表1抽检情况汇总 

序号食品品类抽检数量 /批次样品合格数量/批次样品不合格数量/批次合格率
1粮食及其制品885388183599.6%
2食用油脂及其制品436042689297.9%
3调味品5287516312497.7%
4肉及肉制品9024887914598.4%
5乳及乳制品21672162599.8%
6饮料7479727420597.3%
7方便食品9729234995.0%
8罐头737732599.3%
9冷冻饮品2582391992.6%
10速冻食品10321029399.7%
11薯类和膨化食品9829424095.9%
12糖果和巧克力制品124312301399.0%
13茶叶及相关制品333833152399.3%
14酒类5479527420596.3%
15蔬菜及其制品4541436617596.1%
16水果及其制品246223877597.0%
17炒货及坚果制品180217257795.7%
18蛋及蛋制品121211971598.8%
19可可及焙烤咖啡产品55550
20食糖5915801198.1%
21水产及其制品374336479697.4%
22淀粉及淀粉制品7557213495.5%
23糕点105811015942296.0%
24豆及豆制品141113921998.7%
25蜂产品115311064795.9%
26特殊膳食食品140513951099.3%
27餐饮食品358835117797.9%
28保健食品106810541498.7%
29食品添加剂2042040

二、不合格原因分析

第三季度抽检发现的不合格样品中,食品添加剂违规使用共计711批次,微生物超标555批次,质量指标不合格463批次,标签标识不符合要求220批次。

图2 不合格原因占比

三、不合格防控小贴士

1、微生物超标

微生物超标与食品原辅料、生产加工环境洁净度、工器具设备消毒问题、人员卫生意识、贮存运输销售条件等有关,对于食品生产企业,应该从各个环节进行微生物风险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从人员卫生意识的提升、原辅料验收、生产加工环境的改善、生产过程的规范、生产技术的提高、贮存运输销售环境的控制等方面降低微生物污染的几率,才能确保终产品微生物指标符合要求。

2、食品添加剂违规使用

食品添加剂违规使用包括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主要与企业对于标准不熟悉、配方设计不科学、原辅料带入、加工工艺不稳定有关。企业应严格遵守GB2760-2014《食品安全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科学制定产品配方,注意添加剂的配比和添加量,配料环节准确称重,对于规定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坚决不予添加,确保终产品的添加剂指标符合标准。

3、质量指标不合格

质量指标是与产品质量相关的指标,例如营养成分、产品特征指标等,不合格的发生与产品原辅料质量、产品配方、生产加工技术、出厂检验等方面有关。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原辅料入厂检验制度、供应商评审机制,科学制定产品配方,提高生产技术,加强产品检验,从而提升产品质量。

4、标签标识

标签标识不符合要求,发生的原因一是企业未掌握《食品安全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食品安全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条款要求;二是配方、配料管理不规范;三是企业为销售利益在标签标识上采取虚假宣传。企业应深度研究标签通则条款要求,科学管理配方,准确配料,标签标识的设计要客观地反映产品真实属性,杜绝虚假宣传。

文章来源:食品加盟网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食品加盟网,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0)
0/200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