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3 18:06
困境之下,“裁员”是企业自救还是危机转嫁?你准备好了吗?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招商网
疫情之下,危机四伏,不少企业将裁员提上了日程。有人认为裁员是企业的一种自救行为,无可厚非;也有人认为裁员转嫁危机,不负责任的表现。那么,葡萄酒商如何看待裁员,裁员是企业纾困的最优解吗?
疫情之下,危机四伏,不少企业将裁员提上了日程。有人认为裁员是企业的一种自救行为,无可厚非;也有人认为裁员转嫁危机,不负责任的表现。那么,葡萄酒商如何看待裁员,裁员是企业纾困的最优解吗?
01从业者的无奈:精神压力大,面临被裁风险
小陈在一家葡萄酒贸易公司做销售,他告诉笔者:“之前公司下发通知说,受疫情影响,需要全员降薪,销售人员一律降薪30%,后来又接到通知,说按照末位淘汰制,去年销售业绩在倒数20%的将被裁员。”
“每天都很忐忑,现在虽然没被裁掉,但不知道哪天就会失去工作”据小陈介绍说,其公司老板之前是做建材生意的,2018年才开始做葡萄酒,经营时间并不长。没有什么大品牌,也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主要就是依靠团购客户。由于此次疫情,销售受到严重影响。“春节期间,我只接受到一笔订单,是以前的一个老客户,想要两箱酒,但也因为小区出入限制,最后也没有送成。”
在另外一家葡萄酒公司工作的李超也遇到了同样的困境,他说,公司虽然没有裁员,但采取了停薪留职的措施。“虽然无奈,但也没有办法,总比被直接裁员好。”李超表示,“现在随着陆续复工,除了防疫重点地区,其他地区的物流基本上已经恢复。虽然量不是很多,但是已经在陆续发货了。老板也承诺,等到公司渡过难关,一定会把少发的工资补上来。”
02老板心声:资金压力大,我们也不想裁员
资金压力,是当下大部分中小酒商面临的压力。根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日前发布的调研数据显示,近九成企业账上资金撑不到三个月,能支撑半年以上的企业不到10%。疫情持续到四月份,大部分企业也都到资金的临界点,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何献是三家葡萄酒门店的老板,坐标河北地区的一个地级市,据他介绍,他是2015年开始做葡萄酒的,近两年生意不错,所以在去年一口气盘下了两家葡萄酒门店,装修、房租,再加上进货,花了近百万,现在还有银行贷款没还。”如果再这样下去,我也要破产了”。
据何献透露,现在较大的支出成本是门店租金和人员工资。“我近两年生意好,门店的位置功不可没,由于地段好,价位自然也就高一些,加上之前早已经与房东签订了租房合同,所以最近两个月的租金算了白白打了水漂。其次人员工资也是硬性支出,我现在手下有15名业务员,一个月最低工资也近四万块钱,现在虽然复工了,但销售恢复仍需要一段时间,压力很大。”
虽然有苦衷,但是谈及裁员,何献还是表示不会轻易做出这一决定。“不裁员需要成本,裁员同时也是一项成本。销售人员的培养、成长都需要一个过程,好的销售人员更是难得。现在由于疫情优化了他们,将来他们还会不会回来,重新招人又该怎么培训,这些都是疫情余震,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像何献这样不裁员的酒商不在少数,但也有酒商认为,裁员是企业在疫情之下的一种自救措施,虽然要承受巨大的外界压力,但只有保证现金流才能东山再起,现阶段,让企业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对社会的贡献。
成都千锦酒业总经理代小锦表示,“对一个企业来说,人员的优化应该是常态化的,这也是一个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对团队进行评估,淘汰业绩差、不敬业的员工,同时也要给予优秀的员工更多发展的机会。”
在江苏圣果酒业总经理王建勇看来,裁员是优化人员结构,优胜劣汰,是企业的一次重生。但同时他也指出,裁员可以,但一定要当机立断、一步到位,分批次裁员,只会给留下来的员工造成恐慌,不利于未来的工作开展。
03裁员这笔账,该怎么算?
裁员这件事,有人认为是老板的责任,是他抛弃了员工;有人认为是员工的锅,自身实力不强,在哪都要被淘汰,还有人说都是宏观环境的原因,谁也怪不得,那么,裁员这笔账,该怎么算呢?
有业内人士指出,“裁员,看上去是外部环境问题,但本质上也是一个企业的内部经营问题。这个企业在前期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力、产品力,或者急于扩张,导致资金流紧张,而疫情只是压倒这家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北京卓鹏战略咨询机构董事长田卓鹏表明,疫情就是一场面向全行业的考试。对哪些资金管理能力差、抗风险能力差的企业尤其是一个考验,也将其长久存在的问题集中暴露了出来,加速了市场的洗牌与净化,疫情过去,生存下来的企业一定会生活地更好。他同时呼吁企业尽量不要裁员,可以通过与员工协调薪酬、线上办公等方式度过难关。
在代小锦看来,此次疫情凸显了现金流的重要性。企业应该保持健康的发展速度,极速扩张,大肆跑马圈地的同时也加剧了企业的潜在风险。他表示,抗风险能力强、资金实力雄厚的可以不裁或者少裁;抗风险能力差一点的可以和员工协商,是否可以降工资,减少硬性支出,一起面对当前疫情。
也有业内专家表示,裁员一方面要看现金流,同时还要考虑人员置换成本,如果说培训新人成本更大,那还是要谨慎裁员。
而除了裁员,更多酒商也提出了开源比节流更重要的说法。利用这段时间好好审视自己、查漏补缺,同时对员工进行培训升级。王建勇表示,其公司目前仍然在推新品,并且还在招聘社群维护以及新媒体方面的人才。
还有一位酒商老板对葡萄酒研究说,疫情发生一个月的时候他也想过裁员,但后来又想,“算了吧,说不定挺挺就过去了。”
何献也相信,大部分老板都是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也在加强。“现在一切都在变好,疫情也终将过去,活下来的企业一定会更好。”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招商网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中国食品招商网,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