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加盟头条 / 马云数学1分,刘永好无缘高考,钟睒睒两度落榜……商界大佬们的高考往事

马云数学1分,刘永好无缘高考,钟睒睒两度落榜……商界大佬们的高考往事

2024.01.13 18:13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招商网

摘要:

1978年,这是中国和时代的一个重要拐点,这一年迎来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新生,这一年是史上罕见的一年迎接两届高考新生。

1978年,这是中国和时代的一个重要拐点,这一年迎来了恢复高考后的新生,这一年是史上罕见的一年迎接两届高考新生。

这是1978年春,北京大学迎来恢复高考后录取的第一批新生(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在一年,借了辆自行车赶考的冯仑,进入了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游吟歌手”徐小平被中央音乐学院录取;李东生从惠州考到华南工学院……因为高考,他们改变了人生轨迹,成为了今天中国市场经济的拓荒者。

并非人人都如此幸运。

刘永好三兄弟的大学梦因成分问题戛然而止,干脆养起了鹌鹑;报考常熟师专的俞敏洪落榜了,成为了全班唯一一个没被录取的学生;连基础代数知识都不懂的钟睒睒连续两次名落孙山……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于1978年和1979年两次参加高考失利。但怀抱着“不断面对失败的人,成功的机会比普通人多得多”的信念,终于在1980年又一次参考,考取北京大学。


同样,连续两年落榜的还有钟睒睒。因为家庭成分问题,只读了小学五年级就被迫辍学的钟睒睒其间学习过泥瓦匠,干过木工。1977年恢复高考时,钟睒睒23岁。这一年,钟睒睒突然宣布要与妹妹一起参加高考,虽然连基础的代数知识都不懂,但钟睒睒依然坚持,考了两次都与分数线差了20多分,只能去上电大。


1984年,这是马云第三次参加高考。这一年,他遇到了自己人生的贵人:农夫山泉的创始人钟睒睒,也是他父亲的忘年交。在这期间,钟睒睒和马云曾在一起努力学习,两人租住在浙江文联大的一栋宿舍楼中,每天晚上挑灯夜读,后来钟睒睒在努力学习备考浙江日报,而马云则在努力的准备高考,两人互相鼓励。


马云的“三番战”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就在马云快坚持不住的时候,楼上却传来了捷报。钟睒睒终于在而立之年考入报社,端起了铁饭碗,成为了《浙江日报》的一名记者。这给了马云一个刺激,这时候离高考只有几个月了,楼上的事迹让马云再次鼓足勇气坚持了下去。


有人金榜题名,有人名落孙山,更多的人在高考中跌倒过、失败过。但失败没有击倒他们,反而成就了他们不平凡的人生。比成功更可贵的是那些失败后绝不服输的时刻。

上大学并非是那时的选择。让人羡慕的还有王健林、任志强、宁高宁这样的军人,张瑞敏、王石这样的工人,以及宗庆后这样的送货员。


敏锐者早已从蛛丝马迹中感受到时代的变迁,有志者亦不甘被庸常的生活所埋没。

1945年出生的宗庆后,在初中毕业后,宗庆后下乡到舟山的“西伯利亚牧场”。15年的时光,宗庆后做过农活、修过大坝、挑过大粪,甚至学会了杀猪。

1977年,超龄的宗庆后无缘高考。直到1978年,他才得以顶替母亲回到杭州工作。恢复高考后的第十年,42岁的宗庆后白手起家,从脚踏三轮车送货起步,靠借款成立杭州保灵儿童营养食品厂(娃哈哈前身)代加工花粉,由此开始了娃哈哈创业历程。


1991年杭州娃哈哈食品集团正式成立,娃哈哈开始了规模经营。大公网发

没有人敢轻视一个发狠的中年人。同样,生活唯有坚持才能看到希望。


今天,1071万高三考生提枪上马奔赴高考,十年寒窗,不负一场修行。虽然对00后来说,高考已经不再是改变命运的通道,但它仍然是学子们一生中可能只此一次的经历,它是阶段性节点,更是一份成人礼。未来,去往什么城市、遇到什么样的师生、打开哪一个专业的大门,都由这场高考决定。


岁月流转,又到一年高考季不论考场内外,请永远不要怀疑努力的意义。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招商网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中国食品招商网,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0)
0/200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