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3 18:13
土耳其、越南、俄罗斯……国外乳制品密集进入中国市场,国内厂商该如何应对?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招商网
随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和健康消费意识的增强,乳制品逐渐成为了大家日常饮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随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和健康消费意识的增强,乳制品逐渐成为了大家日常饮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20-2029年中国奶制品展望报告》显示,预计 2029 年我国人均奶制品消费量为 45.92 千克,比基期增长 35.1%。同时报告也指出,未来国内生鲜乳产需缺口将长期存在,奶制品进口将继续增加,预计 2029 年奶制品进口量将达到 2315 万吨,与基期相比增长 49.9%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由此可见,未来中国乳制品进口市场发展空间广阔,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外乳制品进入,随之而来的是更加激烈的行业竞争。那么,近期都有哪些国家获准进入中国市场?它们都带来了哪些产品?会给我国的乳制品行业带来哪些影响?国内乳企又该如何应对?
俄罗斯、越南等国外乳制品先后进入中国市场
乳业君注意到,除了澳大利亚、新西兰、欧盟等被消费者熟知的进口奶源地之外,进入 2020 年,斯洛伐克、土耳其、越南、俄罗斯等国家都不约而同地进入或加码中国乳制品市场。
斯洛伐克
2 月份,我国海关总署发布了允许斯洛伐克乳制品进口的公告。产品包括巴氏杀菌乳、灭菌乳、调制乳、发酵乳、干酪及再制干酪、乳粉等品类。其实早在去年 4 月份,斯洛伐克便与我国签署了出口乳制品的合作协议,当地相关人士也表示:“斯洛伐克的乳制品有着严格的生产监管,或许在数量上比不上澳洲、新西兰等国,但在质量上绝对能一较高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土耳其
5 月底,中国海关总署网站上公布了中国与土耳其双方同意的兽医健康证书,以及 54 家获准向中国出口一般乳品资质的土耳其公司名单。出口产品包括乳粉、奶酪、黄油等。其中一家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中国市场竞争激烈,但基于其庞大的人口与消费潜力,作为“后来者”的土耳其依旧有发展空间。
越南
6 月份,越南工贸部亚非市场司表示,Hanoimilk 和 BEL Vietnam 两家越南乳企获得了中国海关赋予的交易码。2019 年 10 月,越南 TH 集团拿到了中国市场准入许可,率先叩开中国市场的大门。今年 2 月,越南 Vinamilk 也成功取得了中国海关的准入许可,带来了低温酸奶、乳酸菌等产品。至此,已有 4 家越南乳企获准进入中国市场。
俄罗斯
6 月份,俄罗斯当地媒体报道,中国又新批准了 4 家俄罗斯乳企对华出口。自 2018 年获准向中国出口以来,进入中国的俄罗斯乳企数量不断攀升,截至目前已增至 83 家,其中包括 31 家乳制品加工企业和 52 家冰淇淋生产商。与此同时,俄罗斯奶粉也有望在今年秋季进入中国市场,给予消费者更多的选择。
国内乳企该如何应对?
对于俄罗斯、越南、土耳其、斯洛伐克等越来越多的国外乳企获准进入或加码中国市场这一现象,中国品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朱丹蓬在接受乳业君采访时表示,我国拥有 14 亿人口,乳制品行业作为近年来快速增长的细分食品领域,未来市场发展可期,国外乳企对此“虎视眈眈”已久。与此同时,伴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和消费意识的增强,乳制品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日常刚需,需求更加多样化、细分化,这就催生了更多来自国外的优秀乳制品进入中国市场。
另外一点不容忽略的是,国家相关部门不断出台的优惠政策,为外资乳企提供了良好的生长土壤,减少了很多后顾之忧,更加坚定了它们布局中国市场的决心。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倒逼国内乳企创新升级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外乳制品进入中国,市场竞争环境更加激烈,朱丹蓬认为,这将倒逼国内乳企加快创新升级,推出更多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十分有助于我国乳制品行业产业结构不断提升和优化,同时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加多元化的产品选择,有利于形成健康良好有序的市场环境。
国内乳企应坚持品质为先,品牌为辅
那么,面对外国竞争对手的不断涌入,国内乳企又该如何应对?朱丹蓬表示,打铁还需自身硬,外国乳制品进入中国市场,这对国内同行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接下来,我们本地乳企要坚持品质为先、品牌为辅,价格体系反而放在第三位,以应对越来越专业和挑剔的新生代消费者。近十年来中国乳业高速发展,已经实现了一种质的飞跃,完全有信心和能力去对抗来自海外的乳企。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招商网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中国食品招商网,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