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加盟头条 / 国内奶价或将迎来新一轮上涨,原因是……

国内奶价或将迎来新一轮上涨,原因是……

2024.01.13 18:15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招商网

摘要:

“饲料成本是原料奶生产的主要成本,对奶牛养殖效益影响非常大。”近段时间,养牛人谈论较多的,恐怕就是持续走高的饲料价格了。

“饲料成本是原料奶生产的主要成本,对奶牛养殖效益影响非常大。”近段时间,养牛人谈论较多的,恐怕就是持续走高的饲料价格了。 

近几个月以来,玉米、豆粕、苜蓿、进口基粉、进口鲜奶等价格走高,无论是上游的养殖场,还是下游的乳企,不确定性担忧在持续加深。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经历了疫情的冲击,如今又面临产业链上下游涨价的局面,下半年奶价将会呈现哪种态势呢? 

玉米、豆粕、苜蓿草齐涨价

近期,玉米价格持续上涨引发了市场广泛讨论。

由于国外疫情严重以及部分地区因蝗虫灾害出现绝产,受市场供给影响,玉米价格不断刷出新高。

据生意经数据显示,国内玉米市场价格从 5 月份开始不断走高,到 8 月份,均价甚至突破 2300 元/吨,相比 5 月每吨不足 2000 元,价格上涨了 300 多元,甚至有些地区报价突破了 2600 元/吨,平均价格已创下 5 年来的新高。

据了解,玉米在奶牛饲料中所占比例大约为 30% 左右,这意味饲料成本至少直接增加 90 元/吨。
 

数据来源:生意社

无独有偶,同样作为蛋白质的重要原料来源,豆粕市场价也持续走高。

据金投网期货数据显示,5 月中旬以来豆粕价格回暖,且上涨趋势显著。截止 7 月 28 日,豆粕价格突破 3057 元/吨,涨幅超过 350 元/吨。

数据来源:金投网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奶牛饲养所需的高品质牧草以及部分饲料原料,尤其是苜蓿草、大豆等很大一部分依靠进口。现如今,国外疫情仍在蔓延,进口饲草料运输环节受到影响,加之一些国家限制粮食出口,以及人民币贬值增加进口成本等,给国内奶牛饲草料供应带来较大影响。

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2020 年 1-4 月我国进口苜蓿草总计 37.2 万吨,进口金额总计约 1.35 亿美元,平均到岸价 364 美元/吨,同比增加 10.83%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来看,基于进口豆粕和苜蓿供给压力,未来或保持振荡上行之势,进口饲料价格上涨会进一步推高国内奶牛养殖成本。 

进口基粉、鲜奶成本大增

尽管进口基粉对国内原奶供应形成补充,但据了解进口基粉的成本也在不断推高。

中国奶业协会养殖业发展部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二季度进口大包奶粉(即基粉)21.51 万吨,同比增加 4.7%,进口额 7.55 亿美元,同比增长 18.7%,平均价格为 3508 美元/吨,同比上涨 13.3% 。

数据来源:中国奶业协会养殖业发展部

此外,二季度进口包装牛奶 22.36 万吨,同比减少 1.6%,进口额 2.88 亿美元,同比增长 3.6%,平均价格为 1288 美元/吨,同比上涨 5.4% 。

一边是奶牛养殖饲料成本上涨,另一边是进口基粉、鲜奶成本在推高,可以看出基粉价格和国内奶价的联动越来越明显,国内外奶价可能面临同步提升的局面。 

多因素驱动,下半年国内奶价或全面上涨

此外,推动奶价上涨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奶牛热应激反应。

美国 NOAA 气象站数据显示,2020 年可能是 1960 年以来最热的一个夏季。并且入夏以来,我国南方的雨水连绵不绝,引起了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高温高湿的天气,加大了奶牛热应激反应,奶产量下降。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另一方面,为了降低热应激影响以及加强防疫工作,奶牛场还要加强降温设备和奶牛防疫、饲料营养的资金投入,成本再次增加。

业内人士分析:尽管疫情进入常态化阶段,乳制品需求恢复增长,但受高温高湿天气影响导致奶牛热应激反应,奶产量下降,再加上饲料成本上涨、进口基粉价格上涨、防疫成本增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下半年国内奶价或迎来全新一波涨价潮。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招商网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中国食品招商网,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0)
0/200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