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1 13:23
春节餐饮业得了“节日病”
文章来源:职业餐饮网
春节长假,邀上亲朋好友下馆子小酌几杯,本是十分畅快惬意的事情,但如果一去排上半天队、菜品质量不行、服务水平也大幅下降,就...
症状一:上一盘菜等半天
这“春节综合症”里最普遍的表现就是“挤”。由于节日里下馆子的人多,但凡有些名气的酒楼饭店大都食客盈门“人满为患”。而由于节日人力成本增加,部分酒店又减少了餐厨、服务人员,因此顾客呆坐冷板凳,排队等上菜、加酒水等等情形并不鲜见。
正月初二,市民林先生就对这一“症状”有了切身体会。林先生一家原本准备到明发商业广场感受五星级影院的魅力。买了晚上7时40分的电影票后,便到对面的某大酒楼吃饭。没想到酒楼里的顾客早已坐得挤挤挨挨,好不容易在大厅后面加了一桌坐下后,半天也不见点菜员的踪影。好不容易点了四道菜后,等了半天也上不了菜。一家人坐下来的时间是傍晚6时,直到晚上7时35分电影快开演了,最后一道菜还没上来。
症状二:小餐馆统统“放假”
大餐馆人多,小店会不会好些?大年初四,张小姐约了几个好友去吃“水煮活鱼”。打了辆的士兴冲冲地赶到以往常去的小餐馆时却吃了闭门羹。原来,这里春节期间闭门谢客。张小姐发现,不仅这家店,周围原本一整排热闹的川菜店全都“放假”了。“厦门是旅游城市,越来越多人赶在春节期间来厦旅游,餐馆春节‘休息’不是会错过生意旺季吗?”张小姐有些不解。
症状三:质量降了价格涨了
市民王先生经常向太太“吹嘘”自己公司附近的一家海鲜馆菜做得如何如何好。昨天,王太太一时兴起,便决定跟着王先生去品尝一回美食。两口子到店里坐下后,王先生开始点起熟悉的菜肴。“对不起,这道菜已经卖完。”“很抱歉,这两天没这个原料。”随着服务员的连连道歉,王先生的菜点得一点儿也不顺心。更不顺心的是,平时的拿手菜端上来,要么太咸要么太淡,质量明显下降。结账时一算,价格还比平时高了不少。本报记者洪钧
文章来源:职业餐饮网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职业餐饮网,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