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1 14:29
这家线上餐馆融资近3千万元,秒杀美团外卖
文章来源:职业餐饮网
这个外卖的时代,方便炸了!做饭,浪费时间,是不可能做的。就算自己做饭再健康,每次做饭花掉一小时,吃饭只要15分钟,这笔账...
这个外卖的时代,方便炸了!
做饭,浪费时间,是不可能做的。
就算自己做饭再健康,每次做饭花掉一小时,吃饭只要15分钟,这笔账怎么算都划不来。
而且科学证明,和美国相比,在中国,每次饭做好了,就会被吃掉。
所以重点在「吃」上面,很多人只想做好「吃」这个动作,至于「做」,随缘吧。
就在这几年,外卖在生活中的占比越来越重,很多宅的人甚至已经忘了实体餐馆是什么样子了。
只不过,和线上电商消灭线下实体店一样,餐饮也有动作。
没有店的品牌,这里只送外卖
在法国,有一位叫Anton Soulier的餐饮行业从业者。
本来吧,线下实体餐馆做的好好的,每个月的营收除去开销,也能有不错的利润。
但是,歪果仁嘛,你懂得。
Anton Soulier先是创立了Misson Food。
这是一个没有线下门店,只提供外卖配送的品牌,而且还是只通过市面上现有配送公司如Uber eat和Deliveroo等外送服务配送的方式。
原型其实就是网店。
通过线上购买的方式向用户提供服务,解决实体店带来的出行成本上的问题。
对比一下我们目前的生活,你一定会说所长孤陋寡闻。
这样的店在中国不是大把吗,外卖软件上一大堆没有店面的商家,应有尽有,好像第一次见到这种店一样。
不不不,同类的事物有很多,但突出的只能有一个。
2017年,Misson Food正式改名为Taster,且已获得A轮4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7千万元)的融资。
不仅如此,连品牌LOGO都变得非常有辨识度。
据说看过这个LOGO的人,都不由自主的伸出了舌头。
做无门店品牌里最酷的那一个
现在的线上餐馆,很多都还用着线下那种没什么品牌辨识度的Logo。
如果要做最突出最酷的那一个,就不能渗透进平庸。
Anton Soulier特别找来伦敦著名设计公司Koto来为他的品牌设计新的形象。
Koto算是一家老牌且有实力的设计公司了,优秀的设计让很多人都找上门,要求定制专属于自己的品牌Logo.
像是伦敦一个专注于在线教育的平台Obby,就曾让Koto为他设计过品牌形象。
经过Koto的重新设计,Taster的品牌Logo变得非常魔性。
据Koto的设计师的说法,他们根据Taster的品牌理念「让每顿饭都是独一无二的」策划了新的品牌形象。
如果食物不好吃,那就不足以出现在餐桌上;如果厨师不了解自己的喜好,就做不出专属于自己的美味佳肴。
这些也是设计师们与Taster的厨师们直接对话后,获得的设计灵感。
后来,设计师们更从品牌的名称入手,才创造出来我们看到的这个舌头Logo……
没错,舌头和嘴巴,共同组成了Taster中的「T」字。
堪称Logo版的象形文字了。
而且外卖包装也印上了大大的舌头,看起来,很有食欲?
不过这个颜色所长有点搞不懂,少女粉?肥宅好像男孩子更多吧……
总之,这一次的品牌形象更新非常成功,至少所长在见到这条舌头后,许久都还念念不忘。
都有什么可以吃?
Taster发展到现在大约才一年多时间,但他的菜单已经非常丰富。
旗下拥有提供越南菜的Mission Saigon, 提供夏威夷和环太平洋风味餐食的O Ke Kai;提供韩国街头食物的Out-Fry。
足不出户吃各国大餐。
吃完还不用洗碗,这种专门为外卖配送而诞生的品牌餐馆,简直就是时代的宠儿。
除了食品,他们还推出了自己的周边产品。
像是和吃息息相关的围裙。
少女心炸裂的粉色专属定制T恤,就是这个Logo的位置有点奇怪。
可是用户们就喜欢。
写在最后
外卖于我们的生活已经是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当每天拖着疲惫的身体下班,一个及时送到的外卖真的可以补充满满的查克拉。
外卖,真的真的很刚需。
或许,点外卖点多了你会有负罪感,但是当送到你手上的那份外卖连包装都很精致和有设计感,这份罪恶又好像立马就消散了。
Taster似乎就是抓住了这种心理。
如果你一边吃着食物一边担心它是否有问题,食物本身的价值在你心中就会大打折扣。
虽然他们叫Taster,但他们更想让每一位需要外卖服务的用户成为享受者。
从品牌设计上动手,这也是他们对自家食物的肯定了。
不过所长还是想提醒一句,有时间的话,就不要让自己家厨房那么寂寞啦。
文章来源:职业餐饮网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职业餐饮网,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