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1 20:19
幼儿园礼仪小知识大全_幼儿园礼仪小知识大全视频
文章来源:西餐之家
礼仪是人们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是人们在长时间的共同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的,礼仪能展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文明程度、精神面貌,在幼儿园中礼仪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一、幼儿礼仪的重要性幼儿期是人生中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孩子不仅受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且容易模仿周围的人,幼儿学习和掌握礼仪,既方便家长、老师,又能促进幼儿社会性、情感、认知等各方面的发展。二...
一、幼儿礼仪的重要性
幼儿期是人生中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孩子不仅受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且容易模仿周围的人,幼儿学习和掌握礼仪,既方便家长、老师,又能促进幼儿社会性、情感、认知等各方面的发展。
二、幼儿园礼仪小知识
1. 入园离园礼仪
家长送孩子到园门口,要控制自己的感情,不要因为依依不舍而潸然泪下,甚至当着孩子的面向老师发脾气,要相信老师会像妈妈一样照顾你,教育你的,孩子入园时,家长要亲自将孩子送到班上,将孩子交给老师,并且要与老师打招呼,不要因为早送或晚送孩子而埋怨老师或幼儿园,离园时,家长来接孩子,老师要与家长沟通交流孩子在园的一些情况,家长与老师沟通时,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数落老师的不是,这样孩子会不喜欢老师,对上学更加反感。
2. 参加集体活动礼仪
幼儿园每个星期都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如:亲子活动、游园活动等,在参加活动时,需要孩子们遵守一些规则:如排队、听指挥等,孩子们能做到吗?这就需要家长们在平时生活中多加引导与督促了。
3. 团结友爱礼仪
在幼儿园里,每天接触最频繁的就是老师和同学了,有些孩子在和同伴玩耍时,会出现争抢玩具的现象,这时就需要孩子们学会谦让与友爱,我们老师也会教育孩子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那么家长在家又该如何教育孩子呢?家长在家可以多给孩子讲一些团结友爱的故事,让孩子学会分享与关心,当同伴的玩具掉在地上时,可以主动帮助他捡起并放好;当同伴遇到困难时,要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当和同伴发生矛盾时,要学会宽容他人。
4. 餐桌礼仪
现在的家庭中,“独苗苗”的待遇就是家长们想吃什么就做什么,往往养成孩子挑食、浪费的坏习惯,那么在幼儿园里是否会教育孩子餐桌礼仪呢?当然会了!老师会教育孩子要爱惜粮食;饭前便后要洗手;吃饭时要安静;吃完饭后要擦嘴巴等,那么家长在家该如何教育孩子呢?家长在家应引导幼儿吃饭时不要浪费;不要挑食;要爱惜碗筷;不要掉饭菜;吃完饭后要擦嘴巴、收拾餐具等。
5. 接送孩子礼仪
有些家长在接孩子时常常会问:“今天你哭了吗?”、“你今天表现不好”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其实无形中在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与自信心,那么家长应该如何接送孩子呢?家长在接孩子时应该鼓励孩子今天有什么进步(常规变好了,能主动和老师打招呼了等),今天你觉得有什么不愉快的地方(以便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三、培养幼儿礼仪的方法
1. 树立良好的礼仪榜样
榜样力量是无穷的,幼儿的向师性很强,教师言行举止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老师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幼儿树立正面的榜样,同时家长在家也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哦!另外电视节目中的幼儿频道的节目也是教育幼儿的好素材哦!
2. 强化幼儿的礼仪训练
幼儿的意志力比较薄弱,好的习惯并非一蹴而就的,所以需要我们老师和家长反复强化训练,如:要求幼儿主动与人打招呼问好、离开集体时向老师告别这都是一种训练,当幼儿做到这些时应及时给予他肯定和鼓励,以强化他的这种行为,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3. 培养良好的礼仪习惯
良好的礼仪习惯包括:遵守规则、有礼貌、讲诚信、大方友好等,这些都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培养,如:要求幼儿上下楼梯时要排队靠右走;洗手时不拥挤不乱跑;进餐时不吵闹不大声喧哗等这些都属于生活常规上的礼仪教育,另外有意识的开展一些关于礼仪方面的活动如:“夸夸我”活动(讲一夸一)、“文明小天使”活动等让幼儿在活动中了解什么是良好的礼仪行为并从中受到教育。
总之培养幼儿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是每位教师及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让我们共同为培养幼儿从小就有良好的文明礼貌好习惯而努力吧!
文章来源:西餐之家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西餐之家,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