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加盟头条 / 草莓被黑,奶粉造假,食盐大战!食品行业怎么了?

草莓被黑,奶粉造假,食盐大战!食品行业怎么了?

2025.02.11 18:00

文章来源:秒火食品代理网

摘要:

每年3月份都会有一批问题食品浮出水面,像大家熟悉的注水牛肉,三聚氰胺奶粉,苏丹红鸭蛋等等,曾经都闹的沸沸扬扬。如今,草莓被黑,奶粉造假,食盐大战又上演一出好戏,想问一下,食品行业怎么了?...

每年3月份都会有一批问题食品浮出水面,像大家熟悉的注水牛肉,三聚氰胺奶粉,苏丹红鸭蛋等等,曾经都闹的沸沸扬扬。如今,草莓被黑,奶粉造假,食盐大战又上演一出好戏,想问一下,食品行业怎么了?

草莓被黑

谣言一、奇怪形状的草莓不能吃

果形不正主要是因为草莓上授粉好的种子是鼓起来的,授粉不好的种子是瘪下去的。授粉程度不同,各个部位的生长速度就不同,这样一来造成了草莓畸形。

谣言二、颜色不均匀的不能吃

授粉因素对草莓的生长影响很大,花朵上雌蕊的多个柱头,授粉时间不同,授粉早的部位就长得快,成熟的比较早;相反而言,授粉晚的部位就成熟的比较晚。这是草莓颜色不均匀的主因。

谣言三、染色的草莓不能吃

有传言称,很多草莓都是染红的,草莓上的种子有红有绿就是证明。而事实上,草莓种子的颜色跟光照、品种、成熟度……都有关系。比如,光照强的部分种子就是红色的,光照弱的部分就是绿色的。所以你看到的红红的草莓并不是染出来的。

奶粉造假

前几天上海曝出特大假奶粉案,360余万元的销售金额,涉及“贝因美”和“雅培”两大品牌,假奶粉是怎么造出来的呢?

1、以次充好,低价奶粉冒充品牌奶粉

很多消费者会问,要造假奶粉首先得有奶粉,不法分子用来假冒“雅培”、“贝因美”的奶粉哪里来?

犯罪人陈某为获取非法利益,经预谋后商定共同生产假冒“贝因美”品牌的婴幼儿奶粉,并进行销售。而假冒“雅培”奶粉也是由其他品牌奶粉罐装而成的。

据陈述,他们以95至98元不等的价格购入国产“奥佳”牌奶粉,然后罐装成“贝因美”奶粉,再以137元左右的价格出售。

2、批量生产奶粉罐,为假冒“贝因美”“雅培”做嫁衣

他们购买低价奶粉进行罐装,再以高价卖出,以赚取中间差价。而假冒奶粉必须要有和原品牌一样的“嫁衣”,所以他们就想出了一个可以大批量复制的方法——制造假冒奶粉罐。

3、借力无销售资质的中间商

委托公司生产奶粉罐,用其他奶粉罐装假冒“贝因美”。那么,假奶粉是如何流入消费者手中的?正规经销商能销售假货?

找无证经营的经销商。经销商既没有进行销售批发的合法证明,包括实体店、营业执照、销售奶粉资质,也从未进行工商登记。

4、形成售假链条,让消费者防不胜防

奶粉、包装、经销商一应俱全,这样的奶粉如何进行交易呢?

据报道,庭审现场记者勾画出一条售假链条:被告人作为销售商先寻找买家,由陈某将货物直接发送给买家,买家确认货物没有问题后将货款支付给被告人,被告人再支付给陈某。

以次充好、用包装为假冒奶粉做嫁衣,借力无资质的经销商,这样的造假体系让消费者防不胜防。

食盐垄断混战一触即发

食盐跨区经营壁垒到,各地盐务局互相查扣对方省份的食盐,掀起一轮地方食盐垄断保护主义混战。

曾经的利益同盟在盐业改革面前纷纷土崩瓦解。为了本省的盐业利益不惜动用行政力量打击对手。

国内盐业老大中盐总公司与江苏省盐务局的矛盾从水下一下子浮出水面,争斗得很厉害。

江苏省盐务管理局一纸通文,将包括中盐上海公司、中盐东兴公司在内的五家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分别列为产品不合格、非法经营黑名单之后,隐藏于改革巨幕下的两大利益群体暗战终于浮出水面,中盐制盐企业与江苏盐务局的矛盾也彻底公开化。

看了这么多的内容,你想到了什么……

文章来源:秒火食品代理网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秒火食品代理网,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0)
0/200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