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2 14:58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中国酒店业20年升级之路
文章来源:网络
从希尔顿等外资酒店品牌涌入中国市场,占据了大多数的高端酒店市场份额,再到后来本土酒店企业崛起,一路扩张;如今更多的本土酒店集团与外资酒店公司进行合资,甚至是本土酒店企业收购外资酒店企业,这是中国加入WTO二十年来酒店市场的巨大变化。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外资酒店品牌比如希尔顿、喜来登等开始陆续进入中国市场,当时还不算形成特别大的市场规模,但慢慢打造了一种高端酒店的经营模式——本土业主+外资酒店管理方。由于希尔顿等外资酒店品牌在全球具有较强的品牌知名度和完善的后台预订体系,因此,不少高端酒店项目都采用了外资酒店品牌。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外商的角色更为“灵活”,突出表现在除了允许外资建设饭店外,还允许外商直接或间接管理饭店。根据《中国入世承诺》,外商可以合资企业形式在中国建设、改造和经营饭店和餐馆设施,允许外资拥有多数股权。中国加入后4年内,取消限制,将允许设立外资独资子公司。关于外国个人到中国境内提供服务(自然人流动),除服务贸易水平承诺的内容外,还允许与在中国的合资饭店和餐馆签订合同的外国经理、专家包括厨师和高级管理人员在中国提供服务。2007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WTO后的第六年,中国的旅游业全方位开放,按照我国承诺可以允许设立外资独资子公司还有分支机构包括票务代理、出境游,取消地域限制。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01年12月,法国雅高酒店集团(下称“雅高”)与北京首都旅游集团签订协议,成立一家合资饭店管理公司,雅高麾下的“美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2002年初,雅高与首旅集团合作开发美居品牌。2002年1月22日,雅高与锦江集团合作成立针对中国国内酒店市场的销售和分销合资公司,该公司下设3个分别位于上海、广州和北京的销售及分销中心,全面负责锦江集团麾下15家酒店的销售,实现顾客分享。2002年1月,四季集团购入上海四季酒店项目21%的股权。2002年3月,北京东方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推出网上实时预订系统。2002年4月,雅高并购了在华南及东南亚颇具实力的国际连锁酒店集团Century和Zenith,使其在中国市场的酒店数目翻倍。据统计,2001年底,全国共有星级饭店7358家,比上年末增加1329家,增长22.04%,共拥有客房81.62万间,同比上升37.26%,营业收入763.32亿元、同比上升26.44%,营业税金39.66亿元、同比上升28.81%。
“中国加入WTO后,酒店业的体制模式多元化,由原本以国营为主演变为国有、民营、外资各分天下;住宿业态则更多元化,酒店业在入世后随着消费升级,市场细分加剧的趋势更迭,涌现出包括生活方式酒店、主题酒店、民宿、精品酒店、酒店公寓等新新业态,而原本的星级酒店体系也逐渐细分为豪华全服务酒店、精选服务酒店与轻资产发展的有限服务酒店,以不同的商业模式形成新的酒店版图;经营水平更专业化,国外先进的专业化管理理念传播推动提升了我国酒店业的专业化经营水平;酒店业日趋集团化和连锁化,市场竞争越发激烈,酒店企业通过兼并、合营、控股、资产重组等多种方式逐步向集团化和连锁化的方向发展。”张晓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文章来源:网络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网络,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