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加盟头条 / 双碳双控下,陶瓷行业头部品牌效应更明显吗?

双碳双控下,陶瓷行业头部品牌效应更明显吗?

2024.01.03 19:58

文章来源:家居加盟宝

摘要:

近,限电停产密集出台,波及地域、企业可谓史无前例。十年前的陶瓷企业全国产区圈地,到近两三年的头部品牌异地新建超大先进的生产基地,如果说,这是一个产业的内驱发展历程,那么,这次由国际环境、国内政策、供需...

近,限电停产密集出台,波及地域、企业可谓史无前例。十年前的陶瓷企业全国产区圈地,到近两三年的头部品牌异地新建超大先进的生产基地,如果说,这是一个产业的内驱发展历程,那么,这次由国际环境、国内政策、供需市场共同作用的外部影响,是否让我们反思一下四十年的建筑陶瓷发展历史,更为清晰地梳理,未来如何走?在内外的驱动下,陶瓷行业头部品牌效应是否加速?是否像家电、泛家居行业涌现巨头品牌?

首先,我们从市场份额,从数字角度来看看家电、泛家居的现状。家电行业目前的年市场份额约9000-10000亿。大品牌有美的、海尔、格力,既有综合性大品牌,也有格力主打空调的专业性品牌。细分行业来看,厨电(热水器、燃气灶、消毒柜等)市场才七八百亿,有方太、老板、华帝等品牌。我们再看看泛家居,厨柜、定制衣柜市场规模各1000多亿,有欧派、索菲亚、尚品宅配等品牌。

反观陶瓷行业,经过四十余年发展,我们市场总量也相对稳定,拥有4000-5000亿的市场规模,从消费者来看,大品牌有马可波波、东鹏、简一,既有综合性大品牌,也有简一主打高端大理石瓷砖的专业性品牌。

有了以上数据支撑,我们尝试梳理一下这三个大行业的发展路径。

家电行业以美的为代表,早期的九十年代初,引进在日本发展以来的经销商代理制,以渠道为王,快速发展;到了2000-2010年,以提高生产力为主,在全国各地、在越南等异国建立生产基地;2012年,史无前例的大改革,痛苦转型,大幅裁员,接着收购库卡,导入数字化,目前,发展成为一个科技型的世界500强企业。

泛家居行业的发展时间更短一些。2010年,欧派大概20亿,2010年前后,定制衣柜风生水起,也就是那个时候,欧派切入衣柜市场;2014年,索菲亚切入厨柜市场。由索菲亚引进中国,耗资4亿将法国SCHMIDT德法4.0工厂直接“复制”到中国。欧派由厨柜到衣柜,索菲亚从衣柜到厨柜,尚品宅配以互联网为依托,强调供应链整合,由定制衣柜发展成为软装、硬装整装。

综观上述两个行业,其核心要素有三个:、战略清晰,发展节奏把据非常精准;第二、人才起到决定性作用,方洪波1992年入职美的,2012年开始,主导了所有的改革。欧派、索菲亚成就了一批职业经理人,目前,仍是坚实的支撑力量;第三、高效运营,目前,数字化贯穿美的企业,泛家居的欧派、索菲亚、尚品宅配供应链超级强大,已经具备整合万亿家装市场的能力。

回顾我们的陶瓷行业,八十年代初期,以国家名义引进意大利设备,发展起来一批国资或乡镇企业为代表的企业;2000年前后,涌现一批洋名字或政府转制形成的企业和品牌。经过二十年的发展,目前品牌格局基本定型。这几年来,各大品牌仍处于内驱式发展。比如,招揽跨行业人才,校招更年轻的高素质人才,异地新建生产基地。当然,人才一直也是一个瓶颈,比如,换一批跨行业的新人,或富二代接班,似乎还没有非常成功的案例。应该说,我们仍处于20年前的家电行业,处于10年前的泛家居行业。

后,我们抛出一个问题:陶瓷行业能像家电行业一样,产生三五个超级大品牌吗?我们应该有足够的自信,答案是肯定的,我们拥有很多行业都没有的市场容量。

双碳双控下,国家控制产能,我们会不会以资本的力量,快速兼并收购?我们会不会再细分行业发展,比如,岩板是不是大家电下面的厨电行业?或是人造石中的石英石?会不会产生专业岩板品牌?某个阶段,我们会不会思考横向发展?家电4000亿的时候,横向发展品类,定制2000亿的今天,大举进入整装。陶瓷行业呢?如果岩板少是1000亿的市场,那么,我们什么时候才进入整装?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或许,都要进入吧。

摄图网_500719148_wx_大窗户商务大楼背景(企业商用).jpg

文章来源:家居加盟宝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家居加盟宝,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0)
0/200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