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3 20:19
在市场萧条大背景下,中国涂料行业及企业只有两条路可走~
文章来源:家居加盟宝
在经济调整转型、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和市场需求低迷面前,下一步,怎么办?这不是耸人听闻,而是已经摆在中国涂料业面前实实在在的问题。但这个行业在某种程度上说,并没有真正面对这场已经深化的危机。我们看到的中国...
在经济调整转型、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和市场需求低迷面前,下一步,怎么办?
这不是耸人听闻,而是已经摆在中国涂料业面前实实在在的问题。
但这个行业在某种程度上说,并没有真正面对这场已经深化的危机。
我们看到的中国涂料业局面是,涂料企业依旧在按照自己在市场繁荣时期的规划大规模扩张产能,先前的渠道问题和痛苦依旧,而且更加深重,矛盾进一步被激化。而行业会议则内容空洞,言不由衷,没有什么值得探讨的共识和应对方案。变革的迹象和气息微乎其微。
当此时,粉饰太平毫无意义,而且极其愚蠢。
春江水暖鸭先知。冬江水寒鸭也先知。
来自商业终端的信息是确切的——“这年头涂料太难卖了,行业利润越来越低,品牌太难做了”、“原材料价格暴涨,今年感觉生意比较平淡,销量和利润都有所下滑,没有往年那么好了”、“现在什么成本都高,生意难做,卖的多有时候还越亏本。”
近年来,经销商已经感受到了市场一线释放的寒意。建材市场、涂料店面越来越缺乏人流,很多的经销商的销售收入已经连续下滑。而明智的经销商已经开始了“瘦身”和业务收缩的行动,甚至有的已经做坏的“撤退”准备。
此时,中国涂料产业积累多年的问题与矛盾被推上前台。如果说,以前种种问题和矛盾尚可忍受,就是因为还有消费市场繁荣这块大蛋糕可以各家分配。但现在这块蛋糕要消失了。那么,下一步,怎么办?
冷静分析,在市场萧条的大背景下,中国涂料行业及企业只有两条路可走。
条路,是继续沿着旧有模式走下去,涂料企业、经销商都无所作为,任凭形势恶化,任凭萧条的市场来调整整个产业。归根结底,这是一条不调整现有发展方式和经营模式,而将市场危机下的风险和成本集中在某一部分企业身上的做法。但这将是一条重创行业的道路,而且极可能引发“崩盘”。
第二条路,是一条生存与变革的路线,涂料整个产业链,在危机面前,不但企业、经销商个体要寻求在大环境、大趋势中的生存与变革之道,而且行业整体能够迅速凝聚共识,基于共同的利益,主动调整目前的发展方式和经营模式,形成可执行的方案,共渡难关。这将是中国涂料业的“大道”。
悲观是悲观者的墓志铭。而所谓的危机,总是危难与机会并存并行。所以,这样的时刻也是中国涂料业进一步调整和变革的良机。
在中国涂料业背后是依旧保持相当高增长率的中国经济。作为新兴市场国家,中国成为全球经济衰退中为数不多的依旧能保持较高增长的经济体。中国政府已经异常坚定的站在保住经济增长和稳定的线。宏观调控已经彻底转向,产业政策、金融政策都发生了重大转变。与涂料业高度相关的房地产业,受到政府严格调控,下行压力加大。但大规模的公共工程投资,工业制造业的进一步提升,为拉动经济,创造内需,提供了较大的可能性。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继续推进,为中国城镇的发展勾勒了新的图景、新的可能;我国正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些将是中国商业的新机会,也是中国涂料业的新机会。
而在新一轮经济形势下,涂料商业的各种角色必将思考自己的活法。他们会前所未有的深刻思考行业的问题和弊端,思考创新商业、企业和渠道的模式。这会让他们触及以前根本敢都不敢想像的问题和对策。
因为,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既然,柯达、诺基亚这样的巨头都能衰落,华尔街那些大名鼎鼎的公司能够倒下,世界500强的公司能够在困境中哭喊,那么,中国涂料企业有什么资格说自己高枕无忧呢?难道倒下的只有小企业、小经销商?大企业呢,大经销商呢?谁是下一个哭泣的人?
变革的气息一定会在逆境中迸发出来。直截了当的说,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被逼出来的。对于涂料业,适合中国市场的商业和渠道模式将在这场危机中,应时而发。
还是马克思说的好,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一定要出现重大调整。反之亦然。
变革一定会在逆境中迸发出来,终应时而发。
文章来源:家居加盟宝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家居加盟宝,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