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3 20:24
关乎陶瓷厂存亡!未来5年,广东江西四川山东产区要这么做…
文章来源:家居加盟宝
根据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公布数据显示,“十三五”(2016-2020年)期间,建陶企业减少317家,退出数量为22.5%。建筑陶瓷销售额前十家产业集中度达到18%,提高约3个百分点。现有建陶生产线27...
根据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公布数据显示,“十三五”(2016-2020年)期间,建陶企业减少317家,退出数量为22.5%。建筑陶瓷销售额前十家产业集中度达到18%,提高约3个百分点。现有建陶生产线2760条,五年减少861条,减少23.8%。建筑陶瓷(砖)产量减少15%左右。
步入“十四五”,新的时代背景与发展命题再次提出,中国陶瓷产业又该如何继续前行?近,各省关于“十四五”期间的规划陆续出台,对于各产区陶瓷产业的政策引导也有所变化。各陶瓷产区格局将会发生大的变化吗?
划重点
广东:清远、云浮产区再次压减陶瓷生产线,广东建材产业空间布局调整
江西:产区能耗总量只减不增,加快淘汰落后陶瓷产能
四川:实施“退城入园”2.0版本,“扶持一批、转型一批、淘汰一批”
山东:要做优做强淄博和临沂建筑陶瓷生产基地
陕西:做大做强建筑陶瓷行业规模
(其它产区暂未有政策更新,大家不用急,陶城君将持续关注)
广东
清远、云浮再次压减陶瓷生产线
广东建材产业布局调整
今年下半年来,广东对于建陶行业的环保要求趋严,清远、云浮等多个产区的陶企因为能耗、环保等问题要求限产、停产。
此前,陶城君就报道过,清远市工信局发布通知,废止七份规范性文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通知提及,原先针对陶瓷行业提供的相关扶持政策、奖补政策等将被废止,陶企可享受的税收优势、用地成本、用工成本、融资成本等优势将被取消。
除了政策扶持减少,近年来,清远产区的陶瓷生产线一减再减。清远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此前在接受专访时表示,清远市未来目标是将压缩到50条左右。据官方数据显示,当前清远产区共有28家陶企合计窑炉数量88条。
而广东的云浮产区同样也要求压减陶瓷生产线。此前,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通报了云浮市多家陶瓷企业在未取得节能审查意见便建成投产或擅自扩大产能。对此,云浮表示将抓紧出台整改方案,以“一企一策”制定整改“时间表”“路线图”;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淘汰一批落后的陶瓷、水泥、化工、有色金属产能,对未批先建项目继续实行停工整改。
除了清远、云浮外,十四五期间,广东省其他地区对陶瓷等制造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内容提及,以广州、佛山、中山、江门、肇庆、韶关、阳江、湛江、清远、河源、梅州、茂名、潮州、云浮、揭阳等市为依托,发展建筑材料。巩固提升高端建筑陶瓷与卫生陶瓷、 低碳水泥等现代建筑材料发展优势, 支持发展预制构件、 预拌混凝土、新型绿色建材。
其中,广州发展无机非金属材料;佛山着力发展以高端建筑陶瓷、卫生陶瓷为主的建筑材料。中山着力发展陶瓷卫生洁具等建筑材料;江门着力发展绿色水泥、混凝土、平板玻璃等建筑材料;肇庆着力发展高端建筑陶瓷、绿色水泥等建材产业;韶关重点发展装配式建筑材料和绿色建材;阳江着力发展以绿色水泥、节能玻璃、新型陶瓷为主的建筑原材料;湛江着力建设装配式建材基地;清远重点发展绿色水泥、高端建筑陶瓷等建材产业;河源重点发展硅基建筑材料、绿色建材;梅州着力发展全产业链绿色建材行业;茂名重点开发高岭土、钛铁矿、南方玉、建筑用 (粉料) 大理岩等矿产资源;潮州着力发展建筑卫生陶瓷产品;云浮、揭阳着力发展高端石材。
江西
产区能耗总量只减不增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日前,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了《江西省“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
其中涉及到陶瓷行业的内容包括:
“十四五”,将实施传统产业绿色改造提升工程,巩固工业陶瓷、建筑陶瓷的产业优势,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和高端、节能、绿色建筑陶瓷及智能卫浴产品,推动非金属新材料、新型化学建材、海绵城市用建材及装配式部品部件产业化。
实施推广一窑多线技术、薄型建筑陶瓷砖(板)生产及应用配套技术、陶瓷生产干法制粉技术等,建筑卫生陶瓷行业推广烟气一体化治理技术装备。
作为陶瓷企业相对集中的江西高,安也对高安建陶行业提出更加具体的要求。在高安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以能耗“双控”为切入点,推动工业发展转型往绿色低碳上转,升级向高端高效上升。未来5年将加快传统产业转型:
突出建陶产业,围绕“降碳增效、品质品牌”,在确保产区能耗总量只减不增的前提下,对能耗低、产出高、品牌强的项目,以减量替代方式予以支持;
对能耗高、产出低、前景差的企业逐步淘汰。
同时要坚定不移推动济民可信和建陶基地外企业长期安全平稳供气,实现全域清洁化生产。
组建陶瓷产业研究院,进一步把脉行业走向,助力企业转型。
发挥国检中心作用,强化品质管控、结果运用。
积极稳妥推进企业破产重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加强与房地产、建筑领域头部企业深度合作,拓展产品市场。
四川
实施“退城入园”2.0版本
“扶持一批、转型一批、淘汰一批”
此前,四川夹江县委十四届十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夹江县将在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实施“节能、降碳、提质、增效”新八字方针的基础上实施“退城入园2.0版本”行动,推动“西部瓷都”二次创业,推动陶瓷绿色发展。
据夹江县经济信息化和商务局总经济师雷丹在县人民政府主办的广播直播节目《政在直播》中介绍,陶瓷产业“退城入园2.0版本”的基本原则(节选):
一、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企业在政府引导下,顺应“碳达峰”“碳中和”趋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陶瓷行业转型升级。
二、坚持绿色发展、分类管理。对于优先实施绿色化改造的企业,在土地指标、环保指标、金融政策等方面给与优先支持。
三、坚持退城入园、兼并重组。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要求,按照“扶持一批、转型一批、淘汰一批”分类整合战略,逐步推进园区外企业退城入园、兼并重组,改善行业布局,提高产能集中度,进一步引导产业集聚。
到了2025年底,夹江全县陶瓷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绿色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和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能耗下降15%,污染物排放量下降10%,10亿元陶瓷企业10家,其中上市1家,陶瓷产业产值突破230亿元,产业集群产值500亿元,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二,全力打造中国西部绿色瓷都、岩板高地和艺陶之城。
此外,据国家生态环境部消息,此前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四川发现,夹江县陶瓷等行业盲目发展,未批先建问题突出。2019年以来,四川X有限公司等10家陶瓷企业先后未经节能审批先建15条大板、岩板生产线,总产能达7350万平方米。大板、岩板单位产品能耗准入值为7.0千克标准煤/平方米,远高于陶瓷砖的4.5千克标准煤/平方米,上述未批先建的15条大板、岩板生产线年设计综合能耗34.7万吨标准煤,导致夹江县陶瓷行业单位产品能耗强度大幅上升,2021年上半年夹江县规模以上陶瓷企业能源消耗量同比增长22.4%。
山东
淄博、临沂再获政策支持
建筑卫生陶瓷成发展重点
日前,《山东省建材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正式出炉,提出,山东省将瞄准高端化、集群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加速结构优化调整,并明确了建筑卫生陶瓷、石材、墙体材料等十个细分建材行业为“十四五”时期的发展重点。
对于建筑卫生陶瓷,《规划》明确提出了四个重点发展方向:
要做优做强淄博和临沂建筑陶瓷生产基地,支持淄博淄川建陶创新示范园和临沂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创新示范园建设;
加强区域品牌建设,重塑淄博建筑陶瓷品牌,全力打造“当代国窑”淄博建筑陶瓷品牌及骨干企业品牌,重塑行业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推广高温烟气和污水处理陶瓷膜材料的制备技术,鼓励陶瓷薄型化工艺装备技术开发与应用;
发展新型陶瓷和功能陶瓷,重点发展陶瓷复合保温装饰一体板等绿色化、复合化、功能化产品,大力推进陶瓷砖产品薄型化。
陕西
咸阳、铜川、渭南一体化发展
做大做强建筑陶瓷行业规模
《陕西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及,十四五期间将做优做特建材、冶金、食品、轻工、纺织5大传统产业。《规划》提出,积极提高建材产品深加工水平和绿色建材产品比重,鼓励开发新型建材产品,增强高端产品供给能力,提升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严格执行水泥熟料、平板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办法,努力推动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25年,建材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左右。其中,也涉及到建陶方面:
大力发展玻璃陶瓷、建筑功能陶瓷、装饰建筑陶瓷,推动产业聚集。建材产业重点推动咸阳、铜川、渭南一体化发展,做大做强建筑陶瓷等行业规模,提升质量水平,推动榆林水泥、玻璃、建筑陶瓷等发展,做大安康新型墙体材料规模。
文章来源:家居加盟宝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家居加盟宝,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