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3 20:31
急!2022年广东超149家陶企597条生产线将纳入碳管理和交易
文章来源:家居加盟宝
之前陶城君报道过,若算上“碳”成本,陶企一条线可能一年多花3000万。当时大家对政策什么时候会实施还无法预知,但现在,答案已逐渐清晰——12月27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官方发布了《广东省2021年度碳排...
之前陶城君报道过,若算上“碳”成本,陶企一条线可能一年多花3000万。当时大家对政策什么时候会实施还无法预知,但现在,答案已逐渐清晰——
12月27日,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官方发布了《广东省2021年度碳排放配额分配实施方案》,明确指自2022年度起,广东省碳排放管理和交易企业纳入标准调整为年排放量1万吨(或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吨标准煤)及以上, 并增加陶瓷、纺织、数据中心等新行业覆盖范围。
陶城君根据有关部门的排放监管初步统计,2021年年综合能耗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广东陶企超过149家,合计超过597条生产线。如果按照技术层面来判断,符合“年排放量1万吨或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吨标准煤及以上”这一条件的陶瓷生产企业远远不止这个数。
整个广东产区的陶企,极有可能都将被纳入碳排放管理和交易中。如果按照此前陶城君统计,广东主要的建筑陶瓷厂有187家,现有窑炉数量超过734条,或均将纳入范畴。其中佛山285条,肇庆、江门、清远则分别有184条、114条、88条,东莞、珠海、云浮等其他地区合计有63条窑炉(点击回顾)。
当前,湖北、福建、沈阳3地已经有197家陶企被纳入碳排放管理范围中。可预计,接下来,陶瓷行业必将全面纳入碳排放管理和碳交易中。“碳”将是以后陶瓷行业至关重要的一项数据,关乎陶企成本、陶瓷与其它产品的替代竞争等诸多问题。
“'碳'就是未来竞争的核心要素”。在已过去的2021年,一场以“碳”为名的竞赛正在展开,Porcelanosa(宝路莎)、马可波罗、蒙娜丽莎、东鹏、帝欧……全球陶瓷企业都在积极进行“碳”备战。
广东陶企纳入碳排放管理和交易
2022施行,涉超149个厂家597条线
据《广东省2021年度碳排放配额分配实施方案》显示,2021年广东省(深圳市除外)纳入到碳排放管理和交易的控排企业共178家,包括水泥、钢铁、石化、 造纸和民航等行业年排放2万吨二氧化碳(或年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企业。确定2021年度纳入企业的配额总量为 2.65 亿吨。
《方案》还明确指,自2022年度起,广东省碳排放管理和交易企业纳入标准调整为年排放量1万吨(或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吨标准煤)及以上, 并增加陶瓷、纺织、数据中心等新行业覆盖范围。
关于纳入碳排放管理和交易的广东陶企具体名单仍未公布,但结合能源局、发改局、环境局等部门的公开数据我们可以推算一二:
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年综合能耗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广东陶企就有149家,合计超过597线(部分陶企未公开现存生产线数量)。如果按照《方案》中“年排放量1万吨或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吨标准煤及以上”的条件算,2022年纳入碳排放管理和交易的陶瓷生产企业远远不止149家,几乎囊括整个广东产区的陶企。
关乎陶企成本、存亡、未来…
“'碳'就是未来竞争的核心要素”
今年7月,生态环境部拉开了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试点的大幕,参与试点的省市包括河北、吉林、浙江、山东、广东、重庆、陕西等,目标是在2022年6月底前,基本摸清重点行业碳排放水平和减排潜力,还有更多地区正在将碳排放纳入环评工作中。
12月21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重点排污单位、实施强制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包含大部分陶企)、因生态环境违法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及其责任人、负责人需要将碳排放量、排放设施等方面的信息依法对外披露,自2022年2月8日起施行。
……
越来越多的碳排放管理和交易政策落地,越多来越多的陶企被纳入碳排放管理和交易中。陶城君就报道过,湖北、福建、沈阳3地已经197家陶企被纳入碳配额管理范围中。再加上此次的广东,不久的未来,陶瓷行业必将全面纳入碳排放管理和碳交易中。
碳排放也将关系到陶企生产、发展的方方面面。有业内人士认为,“碳排放权即为发展权,国家如此,企业如此”,碳排放的竞争就是未来竞争的核心要素之一。
有行业专家表示,“你陶瓷厂要建生产线、要点火开工就必须要有国家环保部门给的碳排放指标。如果碳排放指标不够,陶瓷厂只能该关停的关停,该削减生产线的削减。”
此外,碳排放问题还关系到中国陶瓷的国际贸易格局。有专家表示,欧盟等国家,已经通过法律,在2026年开始实施碳关税。届时,如果中国的瓷砖、卫浴产品的单位产品碳排放或者能源消耗超过欧盟标准,就要征收碳关税,中国瓷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大大削弱。
此外,碳关税不仅增加中国陶瓷等高碳行业的出口成本,还将引导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价格往更高水平走,让陶企购买碳配额成本大大提高。
据介绍,当前国内的碳排放配额(CEA)在50~60人民币/吨,以常见的大型陶瓷企业为例,其年纳税额在1000万-2000万元,而用于购买碳排放配额(CEA)的支出可能高达3000万-4000万元。若中国的碳排放配额(CEA)接近欧美水平(300元人民币/吨),陶企买“碳”成本将翻5~6倍,这是大部分中国陶企难以招架的。
并购、氢能、光伏
全球陶瓷企业“碳”备战
越来越多陶企认识到碳排放的重要性,在已过去的2021年,一场以“碳”为名的竞赛正在展开,全球陶瓷企业都在积极进行“碳”备战。
“取得合理的用能指标变成头等大事”。收购、吞并现有企业及其存量用能指标,是陶企获得碳排放等指标的方式之一。2021年,全球范围内发生了二十多起并购整合案,越来越多曾经无人问津的破产企业、“僵尸”企业被拍卖、盘活,更有许多有实力的头部陶企在各地“圈地”建新的生产基地。
使用绿色能源以减少碳排放的做法更是被国内外陶企所广泛应用。Porcelanosa(宝路莎)等欧洲陶企将混氢天然气、氢能等作为窑炉的燃料能源。国内,蒙娜丽莎将氢能应用到产品、物料的搬运动力中;欧神诺与佛山仙湖实验室、德力泰科技开展氨氢高温窑炉零碳燃烧技术研发,目标是打造全世界块“零碳瓷砖”;德力泰为河南中祺陶瓷有限公司承建的“4.0能效标杆数智时代”高端全抛釉烧成窑正在安装调试中,其使用的燃气中含氢气(H2)超过56%、甲烷(CH4)含量近19%……
此外,光伏发电也成为了许多陶瓷厂的选择,2016年至今年8月,全国各个陶瓷产区通过审批的陶瓷厂房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合计达211个。
另外,还有设备升级、工艺创新、数智化转型……等方面,都有陶企在下功夫。
总的来说,在时代的命题下,“碳”将决定着中国陶瓷行业,乃至全球陶瓷行业的变局。正确认识碳排放、正确对待碳排放,将是陶企不“掉队”的关键。
文章来源:家居加盟宝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家居加盟宝,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