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3 20:54
为什么陶瓷行业不流行喝酒文化了?
文章来源:家居加盟宝
前些年,陶瓷行业充斥着喝酒文化。凡是陶博会、公司年会、客户订货会非要喝个酩酊大醉。很多人对这种喝酒文化记忆深刻,无论是广东、还是山东,业务人员和经销商达成共识要喝合作酒,双方分手要喝散伙酒,开工要喝开...
前些年,陶瓷行业充斥着喝酒文化。凡是陶博会、公司年会、客户订货会非要喝个酩酊大醉。
很多人对这种喝酒文化记忆深刻,无论是广东、还是山东,业务人员和经销商达成共识要喝合作酒,双方分手要喝散伙酒,开工要喝开工酒,停窑要喝放假酒。
总之,开心要喝酒,不开心也要喝酒,不是在喝酒就是在喝酒的路上。
如今,还有人凭借喝酒谈生意,只是不再像前些年那样热衷,不再干啥都要喝酒。
陶瓷行业为什么喝酒文化逐渐凉凉,很多人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常见的有“大家注重身体了”、“山珍海味走入寻常人家了”……这些解释都对,但很少有说到点子上的。
1.
以前环境好
做谁的生意全凭感情深
一种文化的盛行,往往有其深厚的历史、经济背景。
前些年房地产行业狂飙突进,陶瓷行业作为下游行业跟着水涨船高,那时瓷砖终端还是零售的天下,没有精装房、更没有整装设计公司,经销商坐店迎客,谁的货都能卖。
在此背景下,经销商自然跟哪个厂家关系密切就选择做谁的代理,而酒桌则是拉近心里距离的佳场所。厂家为表实力雄厚,招待规格高,参鲍翅自不必说,茅台也是桌上“常客”,推杯换盏之间,兄弟情义万千,卖砖都是其次的,关键是“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
卖方市场阶段,站在风口万事顺意,前些年一些厂家的负责人往往是上午9点上班,中午吃饭喝酒,下午睡觉、打牌,晚上继续吃饭喝酒,饭后蹦迪,循环往复,日日开心。
在某种程度上讲,市场经济就是过剩经济,很快物质丰盈,厂家多了、瓷砖多了,客户的选择更多,这时喝酒吃饭稀松平常,不再物以稀为贵。
从国家统计局官网可以看到,2010年全国GDP总额为401202亿元人民币,彼时人均GDP为29992元人民币。到了2020年,全国GDP总额为1015986亿元人民币,人均GDP超过72000元人民币,10年间经济稳定发展,物质丰盈,经销商对于产品要求更高,对那些好酒美食心理预期已大大降低。
2.
环境变迁、代际更迭
谈生意的方式变了
当前的经销商更为理性。
首先,越来越多年轻人成为经销商中坚群体,不以喝酒论英雄。
第二,环境变迁,经销商对产品、厂家的选择更为慎重。
以淄博产区为例,一年之中有两个经销商走访厂家的重要节点,一是春季经销商到厂家看新品,催订单,二是秋季淄博陶博会期间,以往这两个节点晚间,无论厂家经销商都有几场应酬,吃完、喝完还要去K歌。
近几年,产区数量增多,新兴产区的陶瓷企业凭借产量大、综合成本低等优势更容易赢得批发型客户的青睐。淄博产区有厂家就提到,产品同质化背景下,新兴产区很多厂家的产品成本低,一些客户甚至在淄博吃完、喝完、玩完,后到周边产区拉货。
3.
哪种谈生意的方式
更有前途?
首先还是以产品为基础,比如2022年被誉为北方市场素色砖井喷元年,淄博产区之所以能在众多产区中脱颖而出,核心的原因还是产品质量。
一般认为素色砖是门槛很低,但天花板极高的产品品类,换句话说,素色砖涵盖面广,但真正做到素色质感类产品则需要投入大量研发成本,以往大理石瓷砖对瓷砖表面的花要求严格,而素色砖对产品发色要求极高。淄博产区不以产量为切入点,在产品发色、质感上做足文章,因而在今年南北方均流行素色砖的基础上,淄博素色砖一马当先。
第二是系统力。
在日常接触中笔者了解到,多数经销商在走访淄博产区的模式均选择在日间考察厂家,调研产品,进入晚间则选择与厂家喝茶或饭间讨论产品趋势、沟通终端操作思路,至于推杯换盏以至酩酊大醉的已大大减少。
厂商之间以产品、营销、战略等一系列方式进行沟通、探讨,毕竟现在物质丰盈,大家都不缺吃的,而能不能卖砖比吃上一顿显得更为重要。
文章来源:家居加盟宝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家居加盟宝,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