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3 21:05
2021年卫浴国抽:不合格率15.2%,21家企业连续两次不合格
文章来源:家居加盟宝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4月19日发布的消息,2021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开展了水暖卫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988家企业生产的1033批次水暖卫浴产品。其中,1批次产品涉嫌假冒,15...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4月19日发布的消息,2021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开展了水暖卫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988家企业生产的1033批次水暖卫浴产品。其中,1批次产品涉嫌假冒,157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率为15.2%。此外,有21家企业连续两次(2020年、2021年)产品抽查均为不合格。
01
1款产品涉嫌假冒
智能坐便器不合格率为8.5%
本次抽查涉及陶瓷坐便器、智能坐便器、非接触式水嘴、陶瓷片密封水嘴、淋浴用花洒、卫浴家具、家用不锈钢水槽等7种产品,共有157批次不合格产品。其中,有9批次产品复检仍不合格;有1批次产品涉嫌假冒,为潮州市潮安区维佳纳卫浴有限公司(受检单位)的一款喷射虹吸式坐便器,其标称生产单位为福建过江龙卫浴有限公司。
陶瓷坐便器抽查了13个省(市)257家企业生产的259批次产品,其中32批次不合格,抽查不合格率为12.4%,较上次抽查下降了1.6个百分点。产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一是我国卫生陶瓷产业以中小规模企业为主,部分小型、微型企业生产自动化程度不高,产品质量不稳定;二是部分生产企业质量把控不严,未按标准要求进行部件采购和出厂检验。
智能坐便器抽查为流通领域抽样,抽查了10个省(市)68家企业生产的106批次产品,发现9批次不合格,抽查不合格率为8.5%。产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一是产品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存在使用风险;二是智能坐便器生产企业多为小微企业,研发投入不足,质量管理水平有限,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
非接触式水嘴抽查了10个省(市)79家企业生产的79批次产品,发现26批次不合格,抽查不合格率为32.9%,较上次抽查上升14.6个百分点。产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一是部分生产企业未依据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25501-2019《水嘴水效限定值及水效等级》进行生产;二是部分企业内部质量管理不严,未开展有效的出厂检验。
陶瓷片密封水嘴抽查了11个省(市)256家企业生产的260批次产品,发现44批次不合格,抽查不合格率为16.9%,较上次抽查上升0.7个百分点。产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该产品生产企业以小、微企业居多,对外购原材料、配件质量控制不严,或电镀工艺出现问题。
淋浴用花洒抽查了6个省(市)131家企业生产的131批次产品,发现16批次不合格,抽查不合格率为12.2%,较上次抽查下降7.8个百分点。产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一是企业在加工制造过程中,螺纹加工精度不够,表面电镀工艺不好,或未配套防虹吸装置;二是企业对产品标准不了解,未配套安装节水片,导致流量偏大。
卫浴家具抽查了9个省(市)106家企业生产的106批次产品,发现15批次不合格,抽查不合格率为14.2%。产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企业为降低成本使用劣质原材料,或漆膜涂抹不均匀。
家用不锈钢水槽抽查了6个省(市)91家企业生产的92批次产品,发现15批次不合格,抽查不合格率为16.3%,较上次抽查下降9个百分点。产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一是产品溢水口尺寸设计偏小或溢水口结构不合理,导致水槽的溢水能力较差;二是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选择较薄的排水机构部件,导致排水机构管壁厚度不合格;三是企业使用耐腐蚀性低的不锈钢材料进行生产加工。
02
21家企业连续两次抽查不合格
此次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除公布了2021年不合格水暖卫浴产品及企业名单外,还同时对连续两次(2020年、2021年)抽查不合格的企业名单进行公开,涉及21家企业,分别位于河南省、广东省、福建省、浙江省。其中,位于浙江省的卫浴企业多,有10家。
连续两次抽查不合格的21家企业生产的不合格产品主要为感应水龙头(非接触式水嘴)、浴室柜、花洒、卫生陶瓷(坐便器)等,部分产品的不合格项目涉及“断电保护”,值得引起注意。
文章来源:家居加盟宝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家居加盟宝,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