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3 21:35
被恒大拖欠32亿元,这家公司将卖掉赚钱的子公司
文章来源:家居加盟宝
有数据显示,2022年1-8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08万亿元,同比下降7.4%。2022年1-7月,全国房地产住宅市场新开楼盘共计2747个,同比下滑47.6%,市场规模218.5万套,同比下滑...
有数据显示,2022年1-8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08万亿元,同比下降7.4%。2022年1-7月,全国房地产住宅市场新开楼盘共计2747个,同比下滑47.6%,市场规模218.5万套,同比下滑54.3%。
对于受房地产行业影响严重的下游供应商来说,很多也难以支撑住了。近期,全筑股份便发布公告,拟向丛中笑出售全筑装饰81.5%股权,交易完成后,公司将不再持有全筑装饰的股权。
2022年1-6月,全筑股份营收9.63亿元,营业利润-6.58亿元;全筑装饰营收4.31亿元,营业利润-5.07亿元。公告提到,交易后全筑股份的主营业务将从装饰工程管理和施工,转为以设计为引领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范围从以工程为主导转为以设计为引领,客户更趋优化、业务更加优质。
事实上,除全筑股份外,不少装饰企业的经营情况仍十分严峻,以全筑股份、金螳螂、广田为例,截至2022年6月份,4家装饰公司与恒大的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金额合计达到183亿元,如何才能度过危机,考验企业的应对方式。
#1
半年营收4.31亿元
全筑装饰拟被收购
公告显示,本次全筑股份之所以要出售全筑装饰81.5%股权,是因为全筑股份及下属公司经营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全筑股份控股子公司全筑装饰的部分核心客户出现严重经营困难。受经营环境不良的影响,全筑装饰累计涉及各类诉讼数量及金额较多,诉讼争议情况将在较大程度上增加全筑股份未来的经营风险。
近三年,全筑装饰系全筑股份旗下负责建造业务的板块,服务范围涵盖酒店、商业、办公、会所、精装楼盘的装饰工程管理和施工。全筑装饰共有2家控股子公司,分别是筑仁环保和全筑同兴。其中,筑仁环保的经营范围包括环保科技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建筑材料的销售等。全筑同兴的经营范围包括建筑材料销售等。
从财报数据来看,2020年、2021年、2022年上半年,全筑装饰占全筑股份的营收比例日益下降,亏损幅度却日益增加,从“挣钱”转为“亏钱”。截至2022年6月30日,全筑装饰账面净资产为-2.76亿元。
9月23日,全筑股份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上海全筑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出售暨关联交易预案的问询函》的公告,要求对提到的7个问题进行进一步说明和解释。
其中就包括交易后对全筑股份的影响:2020年、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其营业收入占上市公司营收比重分别为80%、70%和45%,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主要资产和负债构成、剩余主要业务的开展情况及近三年收入及利润规模……
#2
4家装饰公司被恒大欠183亿元
2022年上半年,全筑股份亏损6.52亿元,同比下降274.29%,主要原因系进一步对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及其相关成员企业的各类应收款项及尚未结算的存货工程款计提减值所致。自2021年以来,因全筑股份大客户出现流动性问题,公司公装施工业务受到较大影响。
为应对恒大集团流动性问题和房地产政策调控带来的风险,全筑股份采取各项措施应对风险,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对大客户的应收款项进一步计提减值准备: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对大客户的应收款项约为32.23亿元,计提减值金额为4.58亿元,2021年初至今累计计提减值金额为13.13亿元。
对大客户提起诉讼:截至2022年6月30日,全筑诉大客户立案金额合计5.37亿元,判决生效金额1.07亿元,其中待收款金额1.04亿元。
到期贷款申请展期:报告期内,因大客户商票违约导致公司流动性吃紧,二笔贷款到期申请展期,展期金额约1.67亿元。
业务结构调整:加强与原有的央企、国企开发商的合作力度,努力拓展非地产客户渠道和非地产业务类型。公司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63亿元,其中恒大项目收入约0.43亿元,非恒大项目收入约9.2亿元。
除全筑外,截至目前,金螳螂、广田、宝鹰等上市装饰公司涉及的恒大债务依旧严峻,根据2022年上半年财报的数据,4家上市装饰公司与恒大的“债务”合计182.94亿元。
#3
家装设计市场
能否成“救命稻草”?
全筑股份提到,交易完成后其主营业务将从装饰工程管理和施工,转为以设计为引领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范围从以工程为主导转为以设计为引领。全筑股份也提到,自2021年以来,公司家装施工、设计业务及家具业务依旧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然而家装设计领域目前仍呈现出“大行业小企业”的特点,头部差距并不明显,并且受家装体验的影响,不同的装修公司,不同的设计师乃至不同的施工工人对于质量的控制都有所差异,这使得整齐划一的质量控制实际上在高度个性化差异化的背景下很难实施。
以梁志天设计院、东易日盛、名雕股份、齐家网等家装企业为例,2022年上半年,能维持增长的并不多。
陶城君走访终端了解到,受疫情影响,家装消费者都在进行“消费降级”,从提高预算到“砍预算”。“消费者越来越理性,以前客户装套房子,想的是要比别人更好,现在则是反着过来,都在砍预算。”有经销商提到。
因此对于材料商、家装公司来看,除了房地产企业的暴雷外,消费者带来的信心问题将成为影响未来市场的关键因素,从“拼量”到“拼质”,谁能技高一筹,谁才可能获得竞争优势。
文章来源:家居加盟宝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家居加盟宝,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