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3 21:39
2023年陶瓷行业会怎样?
文章来源:家居加盟宝
2022年已接近尾声,行业形势依旧严峻。在疫情反复、成本上涨、双碳考验、房产震荡等冲击之下,2023年应该怎么干?10月19日,2023陶瓷行业发展论坛举办,我们邀请了大角鹿董事长南顺芝、科达国内营销...
2022年已接近尾声,行业形势依旧严峻。在疫情反复、成本上涨、双碳考验、房产震荡等冲击之下,2023年应该怎么干?
10月19日,2023陶瓷行业发展论坛举办,我们邀请了大角鹿董事长南顺芝、科达国内营销一部总监钟琳、新景泰机械总经理彭基昌、汇川技术陶瓷行业总经理刘奎、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陶瓷分会执行会长姚若晗等,一起探讨行业发展态势与突围之道,陶城君的老板、陶城报社长李新良担任主持人。
面对当下行业关注的渠道变革、供应链管理、数智化发展及全球化竞争等话题,各位嘉宾都分享了不少观点:
未来竞争会加剧,利润越来越低。因为头部也要扩大市场份额,他们不断往下压、降价,肯定会淘汰很多企业,可能50%、甚至70%的企业都会被淘汰。
中国几千亿的瓷砖市场体量,我们占的份额是很小的,市场好不好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怎么把市场份额抢占更多一点(才重要)。
——南顺芝
高安有差不多20家陶企40条线都转做锂电了。高安政府有规定,你做了锂电,陶瓷牌就取消了,等于退出了陶瓷行业。高安这种模式,也为陶瓷行业今后怎么退出找到了一个新思路。
——钟琳
我们要重新思考未来怎么走出去,重新思考我们的渠道。谁买,我们去哪里;谁卖,我们就跟谁合作。
短期内我们是“内卷”,靠增加占有率(实现增长),但是长期(发展)还是靠创新。
——彭基昌
我们原来是模仿、追赶,未来要超越,怎么超越?本质上没有别的路,就是创新。我们现在的创新本质上是要整合,不能完全依靠陶瓷,要有一些外部的力量和外部的资源。
——刘奎
(产能方面)今年掉得比较厉害,今年多60亿㎡,去年是80多亿㎡。我们的(高峰)产能有120亿平方,意味着一半的产能是闲置的,明年可能掉到50亿㎡。
陶瓷行业要关注交付和整装,未来渠道和市场变化跟这两点关系比较大。
——姚若晗
更多精彩内容请往下看——
观点1
未来70%企业会被淘汰、明年产能可能掉到50亿㎡
南顺芝:
未来竞争会加剧,利润越来越低。头部企业在终端一降价,下面又要饿死好多人。因为头部也要扩大市场份额,他们不断往下压,可能50%、甚至70%的企业都会被淘汰。
过去三四年,大家都感觉到危机,我看到的都是机会。中国几千亿的瓷砖市场体量,我们占的份额是很小的,市场好不好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怎么把市场份额抢占更多一点(才重要)。
按原来的游戏规则搞肯定不行,还是一个创始人、企业家对市场的理解问题,认知的问题。
大角鹿董事长 南顺芝
姚若晗:
中国经济明年应该会稳住,陶瓷行业的市场基本量还是有的。(产能方面)今年掉得比较厉害,今年多60亿㎡,去年是80多亿㎡。我们的(高峰)产能有120亿平方,意味着一半的产能是闲置的。明年可能掉到50亿㎡,这个水平我们觉得好可怕,但回想一下我们前些年不也是从10亿、20亿、30亿这样一路涨上来的吗?30亿㎡的时候,大家都觉得这个行业已经很大了。
观点2
陶企“转锂”,提供了一种退出思路
钟琳:
高安现在是在做锂云母提取碳酸锂之后的锂渣的二次焙烧、二次提锂的这个工作。据报道,高安有差不多20家陶企40条线都转做锂电了。现在经营很困难,对于陶瓷企业来说,刚好有这些企业需要扩大产能,一个想退出,一个想有设备,很容易一拍即合。
对陶瓷行业来说,100多亿产能的高速发展今后肯定不可能的,今后是降到50亿还是60亿㎡,谁也说不清楚,但产能减少是肯定的。高安政府有规定,你做了锂电,陶瓷牌就取消了,等于退出了陶瓷行业。高安这种模式,也为陶瓷行业今后怎么退出找到了一个新思路。
科达国内营销一部总监 钟琳
南顺芝:
江西(陶企)未来会大面积的出局,他们承接了一个很好的烧锂电。但其实烧锂电,这么烧也是短暂的,未来的路怎么走?接受市场的洗礼吧。
观点3
陶企要重新思考发展路径、摆脱经验依赖
彭基昌:
陶瓷行业现在是至暗时刻,但不是这个行业没有了,而是走入了另一个轨道。中国一定是走下坡的,生意会越来越少,但是从全球的角度看,瓷砖的产能、市场还在增长,所以我们必须要走出去。我们过去十几年也走出去,只不过我们要重新思考未来怎么走出去。未来,我们要重新思考我们的渠道,谁买,我们去哪里;谁卖,我们就跟谁合作。
新景泰机械总经理 彭基昌
姚若晗:
陶企要摆脱“经验依赖”。因为之前二三十年的发展大家有一个定式了,总觉得成功的经验可以用一辈子,可以适应任何时代,这是很要命的。企业跟企业竞争,首先比的就是思维能力,如果思维没有跟上,不能适应市场竞争,你肯定是不好做的。
以前大家跟着市场发展的趋势,跟着中国的时代红利走,现在形势变了,很多人还是按照原来的(路径)走,比如一个企业搞多品牌到处招商、建专卖店,给经销商补贴,压一堆库存,这种搞法现在越来越行不通了。因为市场没有那么大的空间给你去做,你环节多了,总体的毛利又不足以分配了。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陶瓷分会执行会长 姚若晗
刘奎:
即便行情不好,我们还是能找到一些机会,核心是整个市场空间够大,整个赛道够宽。陶瓷卫浴也是很宽的赛道,本质上没有不好的行业,只有不努力的企业。
中国很多企业都有非常强的韧性,在疫情、房地产暴雷和国际形势不确定的情况下,我们很多企业还是取得了非常好的发展,说明中国的经济本身是有很深的沉淀跟积累的,而且整个市场的机会还是有的,所以只要我们去努力,都是有机会的。
汇川技术陶瓷行业总经理 刘奎
观点4
未来超越要靠创新,守住优势很关键
钟琳:
陶瓷行业的设备自动化程度比以前提高很大,在智能化跟数字化方面,这些年赶上去了。
科达今年在意大利展出了智能磨边机,智能磨边机在2016年、2017年就已经推出来了,当时的目标是想为陶瓷行业降能增效。现在很多企业都使用了智能磨边或者智能抛光,也切切实实为我们行业的生产线节约了人员配置。
今年潭洲展我们在智能磨边、智能抛光的基础上又推出了一款多段智能摆动抛光机。抛光这块是整个陶瓷企业装机功率大的一个环节,我们想通过减少抛光磨头的头数或者同等的头数达到比原来更高的产能,达到增效的效果。
彭基昌:
短期内我们是“内卷”,靠增加占有率(实现增长),但是长期(发展)还是靠创新。中国创新的土壤还是非常好的,我对未来的瓷砖产品和装备的创新引领充满了信心。
我们是后陶瓷时代了,尤其是瓷砖的装备行业已经没有太多的颠覆机会。该留的企业留下来,大的仍然是大,居中的我们也不要想太多说怎么颠覆了,守好自己的这半亩地。
陶城报社长李新良
南顺芝:
瓷砖的釉料是核心的材料。瓷砖行业大家都在降成本,坯体在降、釉料在降、烧程在加快。整个行业釉料的成本都是低于3000的,大部分都在2200、2300左右。
大角鹿哪怕便宜的砖,釉料的成本都差不多去到4000块,第二代产品要一万多。这就是大角鹿的核心,我们在这点上不断加持、创新。前两天我还讲,我们能不能把五级耐磨搞出来。五级耐磨度要达到12000转,跟四级1500转相比是8倍。这对推动行业釉面技术的耐磨度有很大的意义,特别是对于亮光、柔光的产品。
刘奎:
我们原来是模仿、追赶,未来要超越,怎么超越?本质上没有别的路,就是创新。我们现在的创新本质上是要整合,不能完全依靠陶瓷,要有一些外部的力量和外部的资源。可能是汽车领域或者光伏领域的某一个技术,跟我们陶瓷的装备、产品有某些共同的地方,结合起来可能会有一些新的创新点。
观点5
未来渠道变化,关键在于整装与交付
姚若晗:
陶瓷行业要关注交付和整装,未来渠道和市场变化跟这两点关系比较大。
整装渠道这几年发展很快,对市场的影响也很大。整装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渠道,因为他掌握了入口。很多企业、经销商觉得(整装渠道)是一个鸡肋,不做不行,做了利润空间不大、服务成本很高,其实这是一个传统的思维。
跟整装渠道打交道,和原来那些小的家装公司打交道的方式不一样,不能有那么高的合作费用、成本,包括店面。现在不需要你开那么多、那么大的店面,因为大的整装公司都有自己很大的展厅,甚至有些完全可以替代卖场,这块的费用是可以节省的。简单来说不能照搬原来的模式,不能刻舟求剑。
交付这块也是很重要。现在装修主材里可能大多数都能实现交付,只有瓷砖是没有交付的。现在工装领域,交付成本很多时候已经超过了材料成本,如果交付能自己搞定,变成你的产值,相当于行业价值就增加了。说不定这个行业只有40亿㎡(产能),高峰期的1/3,但是行业总价值不比原来的少。
南顺芝:
在一二线城市用整装(渠道)来打,在四五线城市用县城来打,刚好形成一个合力。一二线城市,大部分流量要么在红星、居然手里,要么在整装公司手里。
文章来源:家居加盟宝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家居加盟宝,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