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加盟头条 / 贵州紫禁城酒 | 茅台镇酒文化,你了解多少 ?

贵州紫禁城酒 | 茅台镇酒文化,你了解多少 ?

2024.01.04 12:53

文章来源:火爆好酒招商网

摘要:

贵州紫禁城酒 | 茅台镇酒文化,你了解多少 ?是火爆好酒招商网专设的行业动态栏目信息主要为朋友们展示行业动态信息

  提起酱香酒,自然会联想到它的故乡茅台镇。茅台镇位于仁怀市赤水河畔,域内白酒业兴盛,神秘的酒文化于一体,被誉为“第1酒镇”。群山褶皱中的茅台镇曾因盐而兴,也因酒而盛。

  漫长的岁月里,时光洗磨了这片神奇的土地,创造了灿烂的酒文化,在这个镇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

  茅台镇是酱香型白酒的发祥地和重要的白酒产地之一,很多外地朋友可能只知道有国酒茅台、有酱香美酒,但事实上,这里有非常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其中比较突出的是酱酒文化、盐运文化和长征文化。

  说到酱酒文化,可以用一句诗来概括“风来隔壁三家醉,雨过开瓶十里香。”这就是仁怀,酱香型白酒始于秦汉,熟于唐宋,精于明清,兴盛于当代,早在商周时期,也就是2000多年前,这里就有了深厚的酿酒习俗。

  汉武帝时,枸酱美酒已经亮相《史记》。1915年,茅台酒一举夺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留下了“怒掷酒瓶振国威”经典佳话,与科涅克白兰地、苏格兰威士忌并称世界三大蒸馏名酒。

  在之后,茅台酒又多次获奖,远销世界各地,被誉为世界名酒、“祖国之光”。

  流经茅台镇的赤水河是孕育酱香酒的摇篮,迄今为止流域内的生态基本上没有受到破坏,也几乎没有任何工业污染。

  从茅台镇河流以上几十公里,两岸林深树茂,郁郁葱葱,山泉,瀑布广布,如古人形容的”集灵泉于一身,汇秀水而东下”。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赤水河中部地区形成于7000万年前的特殊地质机构,使得沿河两岸紫色砂页岩遍布,汇聚河中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从紫色砂页岩风化而成的钙质层中溶解了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为酱香酒的酿造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优质水源。

  不仅如此,赤水河两岸高山海拔都在1000米以上,但到了茅台镇一带,河谷陡然陷落,海拔仅在400米左右,气候暖和,形成一个有利于酿造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环境。

  加之酿造活动在茅台地区千百年经久不息,使得空气中始终活跃着大量的微生物群。这些小精灵般的微生物在酱香型酒开放式发酵的过程中被充分网罗到醅里,孕育着酱香酒的神奇品质。

  在数千年的酿造史上,茅台镇酱香型白酒独具一格的酿造工艺复杂,可以从“1”到“10”来总结:

  1.一年一个生产周期;

  2.两次投料和两种发酵;

  3.三种典型体和“三高”工艺(茅台酒拥有醇甜、窖底、酱香三种主体香和高温制曲、高温堆积、高温接酒等独特传统工艺);

  4.四十天制曲发酵;

  5.五月端午制曲;

  6.六个月存曲;

  7.七次取酒;

  8.八次加曲、堆积、入池发酵;

  9.九次蒸煮;

  10.十种独特工艺(高温制曲、高温堆积、高温接酒、轮次多、用粮多、用曲多、出酒率低、糖化率低、窖藏陈酿、精心勾兑)。如今,经济中的文化因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贵州酱香白酒正在充分彰显文化魅力,不断释放文化能量,将博大精深的酒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并随着中华历史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不断与时俱进,不断焕发勃勃生机,在中华文化、世界文化之林独领风骚。

  紫禁城酒业是茅台镇皇派酒庄,酒厂位于茅台镇酱香酒核心产区,距茅台老厂一车间(茅酒之源)仅650米,由原茅台酒厂酿酒专家蔡永伦、制曲专家徐显珍的女婿王应伦先生创建于80年代初。30多年来,酒厂一直坚守蔡老提倡的纯手工古法茅味风格酱香酿造工艺,并聘请酱香白酒专家、仁怀市酱酒专家为酒厂技术总顾问,力保持续酿造出酱香浓郁、酒体丰满、圆润绵柔、醇厚协调、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的好酒。(来源:贵州紫禁城酒业)

文章来源:火爆好酒招商网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火爆好酒招商网,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0)
0/200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