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份的美好,是充满诗意的仰韶
摘要:
众所周知,“仰韶”这个名字,代表着中华文明的曙光,是孕育华夏大地的初始,也是火与陶、陶与酒、酒与诗的故乡。对于具有7000年
众所周知,“仰韶”这个名字,代表着中华文明的曙光,是孕育华夏大地的初始,也是火与陶、陶与酒、酒与诗的故乡。对于具有7000年底蕴的中华瑰宝——仰韶文化来说,从来就不缺少诗意的故事。拨开历史尘封的蛛网,那些沾满泥土的陶器彰显着远古的生命力,代表着7000千年前跳动的脉搏和文明的传递;彩陶上的人形,仿佛天真跳跃的孩子;而陶中的酒,饱含着远古人类对生命的理解——欢乐。不管秋风落叶或是漫天飞雪,他们之所以欢乐,是因为他们有火,而火中有陶,陶中有酒。而酒催化着起初的歌,起初的舞,催化着起初文明的沸腾。先是火烧制出了陶,随后陶衍生出了酒,然后酒催化出了诗。作为仰韶文化和以陶酿酒传承者的仰韶酒业,如今也依然是个充满文化气息和诗意才情的企业。2018年11月10日,在“第1届黄淮流域白酒核心产区企业峰会”上,仰韶酒业董事长侯建光曾赋诗一首,大气磅礴,寄语未来:“定义产区风格,划分香型流派,创新十余年。今又风云起,谁主好河山?”“惟教初心不改,协同向前。弘扬华夏文明,陶醉国人情怀,使命高于天。”尤其是一句“陶醉国人情怀,使命高于天”,可谓“仰韶人”投向白酒行业、甚至华夏文明的一次眺望。2020年4月3日,在洛阳牡丹相继盛放的美好时节,仰韶酒业再次发起了一场“直须看尽洛阳花,诗酒趁年华”的“以文会友、送友美酒”之雅事,在zui美人间四月天,一场诗与酒的邂逅缓缓启幕。活动开始以来,发出的数篇诗词征集令,每篇末尾都筛选出了近百人的优良作品列为精选留言,可见古人的雅兴依旧盛行,今人的才情也不减当年。这是仰韶酒业诗情画意的常态,也是人们与仰韶酒遇见缘分的时机,更是将仰韶文化发扬光大、将中华传统诗词文化连接万家的契机。7000年,对人类来说很长,对世界不过弹指一瞬。仰韶彩陶上的舞蹈人物形象,无声而又明确的告诉人们,沧海变桑田是时间非常擅长的戏法,在那些出土陶器的土层堆积起来之前,仰韶也曾是存在着一个“天下一家”的浪漫理想社会。7000年来,酒与诗的江湖在仰韶这片土地上繁衍繁荣,7000年后,仰韶酒业依然用诗沟通着祖国儿女的深情,用酒点亮着华夏大地新时代的美妙。“洛浦风光烂漫时。千金开宴醉为期。”依托洛阳牡丹的美色,吟诗作对的好时节,必然要有美酒相伴。诗词,是华夏文明发展到今天非常值得细细品读、反复研究的文化之一,而酒,则是将诗词升华的精神密码。那红陶与黑彩的结合是古人留下的美丽符号,更是今天仰韶酒业陶香酒的身份标注和文化象征。陶香型白酒的风格特点醹、雅、融就像是仰韶文化溶于其中的味觉表现。醹:甜、醇厚,甜醹柔润,源自九粮。 玉米、高粱、小麦、大米、糯米、豌豆、小米、大麦、荞麦,源自谷物种植初始的中原,粮食给予的醇厚甜醹,仿佛是从农耕社会临河而居,择地而农的共存、淳朴中品出的味道,从博爱、平等、快乐的原始生活中体味的纯香。雅:净、清爽,香气纯正,源自四陶。 生火制陶,用陶酿酒……每一步都好像顺其自然,每一步又都充满智慧。陶屋制曲、陶泥发酵、陶甑蒸馏、陶坛储存,各种香型白酒贮存上佳容器是陶,好酒是陶养出来的,陶又是仰韶的先祖首次发明的人类合成材料,陶融香型便从这里诞生了,清雅、纯正,带着远古的记忆和岁月的留香。融:多香融合,浑然一体,源自工艺。 生态酿造、九粮四陶、传承创新、多香融合的工艺特点,给了仰韶酒独特而优良的品质。闻香浓清酱兼而有之,香气优雅细腻,入口甜醹柔润,余味芝麻香悠长,多香自然融合,浑然一体,恰似仰韶时期兴起特色各异的文化现象时“群星汇聚”的中原,就是这样兼而有之,和谐共融;又如诗人挥笔写下的绝句,一气呵成,余韵悠长。欧阳修曾感慨“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如今,无需伤怀“知与谁同”,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依然发光,1400年的牡丹不逊于盛唐,相信未来,陶香酒也将辉煌更胜,一如今日的古都,弥漫满城的花香混着酒香,成为“zui美人间四月天”沁人心脾的芬芳。(来源:智度名酒评论)
文章来源:酒水代理网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酒水代理网,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