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加盟头条 / 2018,蒙牛很忙!

2018,蒙牛很忙!

2024.01.13 17:53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招商网

摘要:

2018 年的最后一天,蒙牛依然没有闲着,在做去年最频繁的事儿——收购。

2018 年的最后一天,蒙牛依然没有闲着,在做去年最频繁的事儿——收购。

借外力实现目标

据了解,蒙牛总裁卢敏放提出了“双千亿”的目标,即到 2020 年销售额达到千亿,市值达到千亿。2018 年,蒙牛市值突破千亿元,但距离千亿销售额还有一段距离。

乳业分析师宋亮认为,蒙牛之所以收购那么多企业,主要基于以下四点:

一是为了实现双千亿目标。以蒙牛现有的业绩增长来看,到 2020 年实现千亿目标还很吃力,仅凭自身现有资源十分困难,需要通过并购和扩大产能来完成。

二是为了储存奶源。从长期来看,中国的奶源是比较紧张的,奶牛存储不足,未来蒙牛要加码低温奶及有机奶,必须收购好的奶源,而现代牧场和圣牧是很好的选择。

三是有助于打通国际市场。蒙牛以很低的成本撬动现代牧场这些大资源,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通过这样的加码,对蒙牛打通整个东南亚及其他国际市场有很大的帮助。

四是有助于提升蒙牛的融资规模。蒙牛收购的这几个公司都是港股上市的,收购之后蒙牛的整体规模夸大,产业链更全面,这样蒙牛的融资能力及规模都会提升不少。

回看蒙牛 2018 年收购之路,确实花了不少精力。

12 月 31 日,蒙牛拟以 626.79 万元收购现代牧业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现代牧业。其实,这只是蒙牛 2018 现代牧业年收购的一部分。

2018 年 12 月 24 号,蒙牛向中国圣牧、圣牧高科分别支付 1.58 亿元及 1.44 亿元,共 3.034 亿元,获得 26.27% 及 24.33% 股份。

2018 年 3 月,蒙牛完成了对现代牧业旗下肥东工厂和蚌埠工厂 50% 所有权的收购。截至 2018 年 6 月 30 日已持有现代牧业 60.76% 股份。

2017 年初,蒙牛两次向现代牧业发起强制性现金要约,2017 年 6 月向现代牧业提供 5 亿元加工大单,同时负责其液奶产品销售。

蒙牛的到来为它们带来一丝曙光:

2017 年现代牧场亏损了 9.75 亿元,2018 年上半年稍微好一点,但也亏损了 1.4 亿元。

中国圣牧 2017 年亏损 9.86 亿元,2018 年上半年再次亏损 10.67 亿元。

其实,做“救世主”这种事,已经不是蒙牛第一次了。

2013 年蒙牛花费 124 亿港元收购雅士利国际 75.3% 的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

粗略计算,这几起收购所花费的金额已超过 110 亿元,相当于蒙牛 7 年的净利润值。

行业竞争压力大

虽然蒙牛一度超过伊利,但从 2011 年后伊利业绩超过蒙牛。截止 2018 年上半年,蒙牛实现营收 344.74 亿元,净利润 15.62 亿元;而伊利同期营收为 395.89 亿元,实现净利润 34.46 亿元。

有意思的是,蒙牛和伊利都定了到 2020 年实现双千亿的目标。据乳业分析师宋亮预计,2018 年伊利的销售额在 750 亿元到 850 亿元之间,而蒙牛的在 750 亿元到 800 亿元之间。在 2019 年蒙牛要实现 200 亿元的增长,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作为国资企业,光明乳业的实力也不容小视,光明乳业 2018 年上半年年报显示,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 105.71 亿元和 3.35 亿元。虽然光明乳业收入未赶上蒙牛,但光明乳业新董事长濮韶华已经表态,2019 年光明发力冷饮板块,弥补此前光明乳业在冰淇凌业务上的空缺。

此外,刚上市的新希望乳业也是一大竞争对象。招股书显示,2018 年 1-6 月、2017 年度、2016 年度、2015 年度,新希望乳业营收分别为 23.88 亿元、44.22 亿元、40.53 亿元、39.15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3 亿元、2.16 亿元、1.46 亿元和 2.97 亿元。

新希望经过近几年的扩张,在四川、云南、河北、浙江等地保持了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也早有进入全国乃至国际市场的打算。

乳业分析师宋亮认为,新希望上市后,为了加码低温市场,极有可能在心安或者华东地区并购一些区域龙头低温乳企。而对于未来发展,新希望的路线也很清晰,国内发力低温产业,国外如澳洲市场主要投资常温产业。

在乳业分析师宋亮看来,在乳业市场,龙头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虽然新希望与蒙牛也有竞争关系,但蒙牛总体做的是常温市场,即使在低温酸奶这方面有竞争,然而目前不是蒙牛的主要竞争者。

国内外市场同时发力

为实现双千亿目标,蒙牛开始向国际国内市场发力。

国际市场上,2018 年蒙牛抓住世界杯这个时机,成为 FIFA 世界杯全球官方赞助商;为此蒙牛品牌力提升了 11.4%,消费者对蒙牛品牌喜好度更是提升 22%,品牌购买意愿提升 20%。

此外,2018 年 11 月 29 日,蒙牛在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芝卡郎的蒙牛 YoyiC 工厂正式开工,这是继新西兰雅士利工厂后,蒙牛建成的第二家海外工厂。在卢敏放看来,印尼是东南亚经济总量和人口大国,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和极强的区域辐射力,印尼工厂的建成,有望提升蒙牛在整个东南亚市场的竞争力。

在近日举行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 2019 年会上,蒙牛作为中国乳业的代表出席,可见蒙牛的实力及从“中国牛”到“世界牛”的决心。

国内市场方面,蒙牛从两个地方出发。

一是电商方面,2018 年 2 月与京东达成战略合作协议,2018-2020 年三年内,蒙牛在京东超市累计销售额将全力冲刺 100 亿目标。其实,在电商营销方面,蒙牛在早就取得了不错效果。

在 2016、2017 两年京东 618 和 11.11 中,蒙牛均获得乳制品类目销售额很高的成绩。2017 年,蒙牛仅常温液态单品类在京东平台销售额同比增长近 1 倍。

除此以外,2017 年蒙牛乳业与阿里巴巴在杭州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是继上周签署“零售通”框架合作协议之后,双方的再次牵手。

二是新零售方面,蒙牛进军微商走慢燃模式,多款单品进入微信朋友圈。

数据显示,中国的新生儿增速去年创新低,这意味着吃奶粉的人开始减少。1 月 21 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我国 2018 年度人口状况,全年大陆出生人口 1523 万人,出生率 10.94‰,增速创 1961 年来新低,这对蒙牛有没有影响?

业内人士认为,长远来看,中国的乳制品市场空间尚未达到饱和,并不会对蒙牛造成影响,但短期来看需求量的减少意味着输出的产品减少,对蒙牛乃至整个行业来说是有一定影响的。

对于近期动向,内部人士透露,蒙牛会按照既定目标稳步推进公司各项业务,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增长,2018 年的业绩到底如何?今年 3 月底见分晓。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招商网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中国食品招商网,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0)
0/200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