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加盟头条 / 面对3.15晚会后延续至今的辣条乱象,厂商应如何破局?

面对3.15晚会后延续至今的辣条乱象,厂商应如何破局?

2024.01.13 17:56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招商网

摘要:

中央电视台 3•15 晚会 已经成为一个符号,是中国消费者信赖的守护消费品质的舆论阵地。今年3•15晚会对“虾扯蛋”等小作坊辣条进行了曝光,引起了整个辣条行业的“地震”。

中央电视台 3?15 晚会 已经成为一个符号,是中国消费者信赖的守护消费品质的舆论阵地。今年3?15晚会对“虾扯蛋”等小作坊辣条进行了曝光,引起了整个辣条行业的“地震”。

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与线下卖场相继对部分辣条产品下架,各地相关职能部门突击检查,经销商退货退款,厂家销量下滑比较严重,很多地方辣条企业直接关停……一系列连锁反应,不出所料地就这么发生了。面对 3·15 晚会后的辣条乱局,厂商应该怎么应对?

野蛮生长后困难重重

谈及应对之策的前提,是对辣条品类有正确的认知,而这要从辣条的发展史开始谈起。1998年,全国发生了比较严重的洪涝灾害,造成湖南香干产品的大豆原料大幅度涨价。为应对大豆涨价,湖南平江县的商人找到了价位较低的面粉作为替代品,研究出这种叫作“辣条”的休闲食品,拿到市场上进行销售,结果大受欢迎,这也带动了平江县许多人进入到这个行业。

湖南并不是小麦的主产区,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大量的平江人带着手艺去了东北、河南等地。由于当时基本是手工作坊式生产,进入门槛低,大大小小的辣条食品厂开始在湖南、河南等地兴起,进入品类初步发展期。

作为一种便宜又好吃的“新休闲食品”,辣条在2000年前后迅速发展壮大,度过了“野蛮生长期”。为什么说是野蛮生长期?当时的辣条企业基本上都是手工作坊,没有达到规模化、现代化的生产,辣条品质参差不齐。从1998年到2014年,辣条这个行业能在“打压”大于“支持”的状态下发展到400亿左右的市场规模,靠的是“便宜又好吃”。不过,也正因为这一特点,带出了辣条行业发展的一些问题: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各地企业生产出来的辣条质量参差不齐。

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不容置疑,辣条品类若要获取长远发展,必须有规范性和约束性的相关文件出台。2015年,一份关于辣条行业的联合报告送到国家食药监总局,当年5月27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出台《关于严格加强调味面制品等休闲食品的监管工作的通知》,为统一辣条全国标准定下时间表:原则给予 1~2 年过渡期,在许可期满后予以调整。未取得生产许可的企业,不得生产加工调味面制品等休闲食品。

辣条监管通知

“南北之争”引发行业偏见

再说一下辣条的生产过程。其实,辣条之所以便宜,主要因为原料便宜和生产工艺简单,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生产企业(河南鼎盛时期有 4000 家左右)出现,基本也是因为这两个原因。辣条的生产过程用一句话就能概括:通过膨化机将和好的面高温挤压变熟,再进行调味、装袋、装箱。

辣条虽然工艺简单,却一直有很大的争议性,即“南北地标之争”。河南的辣条地标为“调味面制品”,湖南辣条则为“挤压式糕点”,其实都有道理,只是这两类规定能使用的添加剂不同而已。

如今,辣条在许多地方面临的投诉与罚款问题,大部分都不是食品安全问题,而是各地方所执行的标准不同而已,说白了就是行业内的“规则之争”。辣条的国家标准迟迟未能出台,如今又面临3·15晚会的行业风波,可以说是雪上加霜。只要辣条的国家标准一出台,一切也就尘埃落定了,这对整个行业规范是极大促进,优秀的企业更好发展,不规范的企业只会被扫地出门。

外界给辣条食品贴上了一系列标签,包括“垃圾食品”、“不健康食品”等。实际上,了解了辣条的诞生与生产过程便不会对辣条有过分的偏见。作坊式产品并不能代表一个品类的概况,任何食品的加工过程都可能会出现一些食品安全问题,辣条也不例外,但不能以偏概全。

卫龙辣条生产工厂

如今的辣条行业早已不是“作坊当道”,卫龙、贤哥、小滑头、源氏、馋嘴猴等辣条企业都拥有自己的现代化生产车间,产品生产标准都是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及产品的地方标准来执行,整个辣条行业正逐步走向规范。3·15辣条风波之后的力量博弈然而,3·15晚会曝光了“虾扯蛋”辣条,矛头却直指整个辣条行业,造成了辣条企业、经销商、零售商、线上平台极度混乱,甚至导致某些企业要求经销商进行排他性经营。



实际上,作为生产辣条的企业,面对这么多负面信息的当务之急是,如何解决企业的生产与销售的危机?我们认为:

1.企业首先要分清哪些区域认可自身所采用的地方标准,并将不认可区域的货品调往这些区域消化。

2.每天统计销售数据,生产严格遵循“以销定产”原则。

3.迅速组织市场部门将企业的生产资质、生产环境、执行标准等做成文案,制成视频资料等,作为宣传备用。

4.组织销售部门将文案、视频资料通过微信、朋友圈转发,让经销商、零售商了解。

5.主动要求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自己的企业进行检查并座谈,寻求政府的支持。

6.与行业协会沟通,并转达自己企业对国标尽快出台及行业团结的期望,给协会一定压力。

7.局部慢慢突破,尽快让产品上架。

8.静待辣条国标出台,一切执行国标即可。

作为经销商、零售商及消费者,应该如何对待这个问题呢?首先要明白辣条不代表就是“垃圾食品”或者“不健康食品”,关键要看企业是否按标准生产以及生产过程中是否安全卫生,这就关系到企业的资质与企业的规模。直观的就是看商超以及连锁便利店内有无销售,能在这些地方售卖的辣条产品,通常手续等各方面都基本合规,即便个别有问题,也会立马下架。

作为南北方的“辣条协会”,应该多为行业的发展考虑,放下争执,相互妥协,为促进国家食品药监总局尽快出台国家标准做出自己的努力。国标一日不出台,辣条整个行业就像一个人站在悬崖边,前虎后狼,危机重重。这并不是危言耸听,3·15晚会对辣条行业的打击,已经让本来计划投入更多资金进驻行业的企业止步,如果辣条国标再久久不出台,2019年不但不会是辣条行业的强势洗牌年,还会让更多资金力量远离这个行业。


作者简介 | 本文作者系资深食品营销实战专家、中国休闲食品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丁忠卫,从事食品营销实战、培训 20年,曾先后服务于徐福记、金丝猴、雅客、金冠等多家食品企业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招商网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中国食品招商网,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0)
0/200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