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加盟头条 / 减少148家,各省产量不一,另类视角洞察2018白酒行业数据背后的看点……

减少148家,各省产量不一,另类视角洞察2018白酒行业数据背后的看点……

2024.01.13 17:56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招商网

摘要:

近日,各家酒企年报先后出炉,多家获得喜人业绩,为行业前行注入了一股强烈的兴奋剂。期间,2018中国酒业数据报告随之披露公布,也印证了行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历程。结合这些数据,从宏观层面看,2018白酒行业呈现了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从微观看,各省白酒行业发展则显示出差异化特点。通过复盘2018年白酒行业数据,从多视角切入,我们或许会对2018年白酒行业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近日,各家酒企年报先后出炉,多家获得喜人业绩,为行业前行注入了一股强烈的兴奋剂。期间,2018中国 酒业数据报告随之披露公布,也印证了行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历程。结合这些数据,从宏观层面看,2018白酒行业呈现了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从微观看,各省白酒行业发展则显示出差异化特点。通过复盘2018年白酒行业数据,从多视角切入,我们或许会对2018年白酒行业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企业数量减少148家,背后原因是什么?

在中国 酒业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九次会议上,王延才理事长表示,2018年,是近年来全国白酒产量接近实际的一个数据。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完成酿酒总产量871.20万升,同增3.14%。销售收入为5363.8亿,同增12.88%,利润总额1250.50亿,同增29.88%,规模以上白酒数量为1445家,比去年减少148家。

白酒行业在产量、营收、利润方面均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企业数量反而在下降,这是行业历经调整期后,中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数量出现下降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企业数量的缩减?

回顾2018年白酒产业现状,我们不难发现,2018年,白酒行业向优质产能集中、优势品牌集中的态势越来越明朗化,加速了行业新一轮淘汰机制的到来。亮剑咨询董事长牛恩坤称,这种现象背后主要反映的是行业向头部集中、消费者对品牌价值有更高的诉求。五粮液集团公司副董事长、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邹涛也持有相同观点,他认为白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减少148家,亏损面持续扩大,这是行业分化非常明显的一个例子。

 

在酒说看来,白酒行业的这种分化格局的确在逐步形成,如今大众消费者对优质品牌更为青睐,这给年营收2000万以上规模的企业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同时,也给2000万以下年营收规模的小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些企业的生存空间被不断挤压。对于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数量下降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的是,强势企业赢得了更多微小企业的发展成长空间,行业呈现出了一种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格局态势,这种格局的形成将直接导致白酒行业未来发展增长点的变化,由汇量式增长转移到结构性增长的轨道上来。

而白酒上市公司年报数据的统计也成为佐证行业分化的另一个有力论据。2018年白酒行业销售额达5363.8亿,在这5363亿销售总额中,谁又贡献出了主要的力量?对应各家酒企年报,贵州茅台736.39亿、五粮液400.3亿、洋河股份241.60亿、泸州老窖130.55亿,四个酒企的营收总额加起来有1500多亿,已经占到了总营收额的28%左右。另外,还有数据显示,白酒上市企业前五家营收已经占到了白酒上市公司总营收的85%,由此可见,白酒行业头部时代已来,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未来趋势还会更加迅猛。

此外,换一个角度看的话,全国规模以上白酒数量为1445家,这个数字虽然比往年下降了,然而如果平均到大陆31个省份的话,每个省份大约会有46家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数量。这个数字其实要比想象得多,结果也是更为可观的。

各省份白酒产量数据对比,有三大看点!

在谈到各省份白酒产量这个问题时,下面的三组图表,则直观反映了白酒产能表现突出的省份,通过数据图表对比,我们也挖掘出了更有看点的区域省份。

产区效应放大,四川和江苏占据全国白酒产量50%

2018年,四川省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累计产量358.3万千升,占41.12%。四川有泸州、宜宾、绵竹、邛崃等重要酿酒城市,有长期积累起来的口碑效益和消费者层面广泛的产区辨识度与美誉度,川酒6朵金花领衔的四川出好酒,在全国已经形成了一种标识。

江苏省规模以上白酒产量为69.19吨,占比7.94%,江苏有白酒前三甲洋河坐镇,且宿迁是“苏酒”产业的聚集地区,白酒企业近150家,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有32家,白酒产量28万千升,仅宿迁市就占据了江苏省白酒产量的三分之一。

而两个省份白酒产量之和,就能够占据全国产量一半左右,这背后反映的正是优势产区集聚效应的放大和优质白酒品牌聚集区规模的扩增。

其他表现突出的省份,如湖北、安徽、河南和山东等省,本就属于全国区域品牌较为聚焦的白酒产业板块,又加上当地政府强有力的扶持和引导,为本省白酒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力量。

 茅台强势带动,贵州省以低产能高输出为特例

一直以来,四川宜宾产区与贵州遵义产区在全国白酒产业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四川产区巨大的产量相比较,贵州产能不及其十分之一,但是在利润方面,黔酒利润却是川酒的两倍左右。

2018年,四川省白酒规模以上企业利润达到280亿元,贵州省白酒规模以上企业利润高达540亿。在产能望尘莫及的情况下,贵州省以占全国3.5的产量实现了全国43%的利润总额,能做到这样低产量高输出的原因有哪些?                                                                                                    

近年来,在茅台带领下,贵州白酒通过酱香品类实现了二次复苏。由于优质酱酒的生产周期要长达5年以上,酿酒工艺更为复杂化,这导致了酱酒产能的稀缺。另一方面,在贵州茅台品牌影响力的影响下,茅台给贵州本地其它酱酒企业提供了品类背书、产区背书,树立了价格标杆,由此也带来了贵州酱酒巨大的溢出和溢价效应,推动了酱酒价格的普遍上涨。因而,总体来看,贵州酱酒市场这些年已经呈现出了高增长、高利润的发展特点。

二锅头品类规模壮大,北京成为全国白酒城市大亮点

将增幅图和排名图结合比较看的话,北京无疑是表现较为亮眼的城市。众所周知,北京市白酒强势企业并不多,也并不属于白酒重点产区,它却以产量排名第四(46.45万吨)、增幅37.36%的成绩,名列前茅,北京市为什么能够做到脱颖而出?

众所周知,北京白酒带头企业为牛栏山和红星,均是以二锅头品类为主的光瓶酒代表企业。近两年,二锅头的销售量大增,公开数据显示,目前牛栏山总产量是54万多吨,增长31.3%,其中北京酒厂的产量就占据了一大部分,与全市产量对比,牛栏山显然是独占鳌头。牛栏山销售收入92.43亿元,增长42.24%,利润总额15亿多,增长82.43%。不论从产量还是从销售收入和净利润来看,牛栏山的发展势头都很强劲。

此外,二锅头不仅在北京大幅畅销,随着牛栏山在全国渠道的加速布局,牛栏山陈酿大单品已成为泛全国化品牌。近年来,牛栏山的普通光瓶酒产品也在维持原价或略有增长,中高档产品销量持续增加。

酒说认为,这些数据猛涨的背后预示着二锅头品类光瓶酒的迅速崛起,其品类价值得到了回归。而以北京牛栏山为代表的企业壮大了二锅头品类规模的同时,也改变了长期以来二锅头低价位的品类形象,为二锅头品类全国化进行了赋能。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招商网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中国食品招商网,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0)
0/200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