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3 18:02
为什么说“茅台注销电商”,或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酒说锐评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招商网
贵州茅台(600519)12月17日晚发公告称,经公司董事会同意,公司参股公司贵州茅台集团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电商公司”)解散并进行清算注销,公司将在电商公司股东大会行使股东权利,表决同意电商公司解散等相关议案。
事件回顾:贵州茅台(600519)12月17日晚发公告称,经公司董事会同意,公司参股公司贵州茅台集团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电商公司”)解散并进行清算注销,公司将在电商公司股东大会行使股东权利,表决同意电商公司解散等相关议案。
一石千浪。该事件之所以引发很大影响,这与之前茅台电商公司几位核心人物因为“贪腐”问题而受到调查或审判,这个“电商公司”的最终注销或意味着某种结束。当然事情的“转机”或者说耐人寻味之处在于:
11月22日,茅台集团专题会议上刚强调:2020年,茅台将持续推进营销体制改革,在保障经销商的利益的同时,要加快组建电商公司,推动定制酒、海外市场健康发展。
一面说加快组建,一面是彻底注销,业内人士因此解读未来“重组”的可能性更大。
茅台电商这5年
公开资料显示:贵州茅台集团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6月,注册资本1亿元,是茅台集团为充分整合集团内部资源和线下实体、满足市场发展需求、推动传统营销模式调整转型而发起成立的控股子公司。
天眼查更明确的数据则为:茅台集团、茅台股份公司、贵州凯瑞乾济科技有限公司为茅台电商三大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35%、25%、34%。电商公司作为茅台集团官方线上营运商,是白酒业内少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建专业技术团队的企业。主营业务是两方面:
一是通过官方线上销售茅台集团旗下酒类产品,经营模式有B2B、B2C及O2O等。
二是除了自建的茅台商城和茅台微商城外,还运营了包括天猫、工行融e购等十几家第三方平台的官方旗舰店。
在酒说看来,茅台电商的“高光时刻”发生在2017年,那一年热议的一条通知在于“各专卖店、特许经销商、自营公司须将30%以上的未执行合同量通过云商平台销售”,这被许多人看做茅台抓终端消费者、强化官方主渠道抑制价格、渠道模式变革的重要一步。
事情的微妙变化在于2018年11月,贵州茅台集团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董事长、法定代表人聂永被撤销电商公司董事长一职。昨天茅台鼠年生肖酒3个品牌7个产品发布,往年预售的茅台电商已经不再“登录不上去”,只能通过苏宁易购平台预约。
据了解,电商平台已经四个月没有补货,许多茅粉早就发现了。许多股东担心电商平台注销对茅台股份业绩的影响,从官方公告的口径来看:股份公司仅持有电商公司25%的股份,对整体业务的发展和财务状况不会产生重大影响。而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个茅台云商的主渠道早就不在生产运转,当然其他天猫、苏宁易购等平台还在发挥正常销售职能与作用。
一个时代的终结?
对于茅台解散电商公司事件,华糖云商首席产业研究专家王传才是这样点评的:中国名酒有两大“烂尾工程”:
第一是“名存实亡”的电商公司,茅台绝对不会是第一家解散电商公司的企业,也不会是最后一家解散电商公司企业;
第二是“毫无创意”定制酒公司,越来越多名酒企业定制酒公司也成为鸡肋。
核心原因是标准化超级单品既挣钱,有容易操作,电商公司与定制酒公司又费神,投入产出比又低,当然成为“鸡肋”。
这种观点不无道理,无论是定制,还是电商,都是行业调整期名酒们普遍“迷茫无措”的尝试,名酒加码电商主要集中在2015年,茅台电商如此,汾酒、西凤都成立了相关部门隶属于销售公司。从目前来看,可能相对而言洋河的电商日子好一些,销售超过20亿,洋河沉淀的粉丝有两千多万,背后是一系列特通产品(375蓝色经典、邃之蓝、M1等)、洋河一号等系统化的运作与组合。
而随着酒类垂直类电商平台的兴起(酒仙网、1919),特别是综合类大流量平台对酒行业重视,天猫、京东、苏宁等,自建电商越发成为一个费力不讨好的活儿,一方面这是专业分工使然,另一方面随着行业形势的好转,通过这些边缘化创新的压力也不那么大的。
看起来很美的自建电商似乎能够吸引酒企的在于知道“谁在买”,消费者数据的沉淀,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在市场化竞争的背景下,这与成熟的第三方平台和购物体验和SKU方面都不在一个量级上面的,如何融合,这可能是茅台电商未来“重组”的关键所在。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招商网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中国食品招商网,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