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3 18:16
特·头条 | 四特酒2020宣传片亮相,全新视角解读特香传奇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招商网
黛青的神秘,水绿的悠然,蜿蜒雄壮的皂阁山脉,平静清澈的赣江水域,离地千里,俯瞰这片朝夕相处的土地,原本熟悉的景象如今变成一幅神秘而美丽的画卷。
黛青的神秘,水绿的悠然,蜿蜒雄壮的皂阁山脉,平静清澈的赣江水域,离地千里,俯瞰这片朝夕相处的土地,原本熟悉的景象如今变成一幅神秘而美丽的画卷。这是四特酒2020年的企业宣传片,一出场便用磅礴大气的绝美镜头博得观众的眼球。从地理环境到匠心工艺到企业成长,短短7分钟时间,让人们从另外一个视角看到了不一样的四特酒。
01
黄金酿酒带上的特香
临近黄金酿酒带北纬28°,宜人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层峦耸翠、山明水秀的阁皂山,富含微量元素的赣江水,以及吴城遗址出土的青铜酒具、酒器等为酿造四特酒提供了优质的酿酒基因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虽然宣传片开头只用了短短的几句话进行描述,其中的信息量却极其巨大。独特、稀缺便是其中的关键词。
产地的地理位置独特是酿造特香型四特酒的环境基础。樟树东南隅的阁皂山是道徒“圣地”,曾被唐高宗御赐为“天下第三十三福地”。这里土良水清,以九龙泉、漱玉泉、玉华泉等泉水佳,清洌甘爽,终年不涸,历来为酒家酿酒用水。而四特酒在酿造过程中所用之水正是阁皂山泉之“九龙泉”地下水。同时,从这里绵延两百里的林木和湿润空气为四特酒的酿造提供了各种菌类。
原料的独特性为四特酒的独特口感提供了保障。四特酒甄选盖誉五谷之首的赣鄱稻米为酿造原粮,纯天然优级大米,软糯晶莹,米香醇美,蛋白质含量比普通大米高。这也注定用其作为原料酿造出来的四特酒香气浓郁、味道醇正。
各类资源的独特意味着四特酒的稀缺。在樟树附近的多处古文化遗址中,有商代早期的酒器,如青铜器的觚、原始瓷釉的樽等,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不可复制的地质形态、水源气候、酿造工艺和历史底蕴赋予了四特酒的特性,成就了四特酒在中国白酒中特香型品类的代表地位。
02
传世特香的匠心之作
自古以来,好酒的诞生都离不开天人与匠心的合一。四特酒更是如此。流传千年的四特酒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这也意味着四特酒以酒为载体,为当代人诠释着传统文化的魅力。
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将当时宜春地区广受欢迎的“四特土烧”酿酒工艺资料搜集整理写入《天工开物》中,不仅被当时中国酿酒业者奉为经典,更直接影响了后期中国白酒的规模化酿造。今天的四特酒沿袭着酿造技艺,恪守“四特土烧”之道,在岁月历练中顺应自然终成一体,最终形成“浓头酱尾清中间”的特香型白酒风格,体现了中国白酒“天人合一”的工艺哲学与匠心真谛。
曲为酒之魂,四特酒以中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选取面粉、麦麸加酒糟为原料,按特定配比,赋予了四特酒独特的芬芳。千年老窖万年糟,酒香全凭窖池好。四特酒窖池采用道教圣地龙虎山千年丹霞地貌的红褚条石垒筑而成,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而在工艺上四特酒按照传统的八道工艺,采用“三进四出、续渣混蒸”操作法,固态发酵、固态蒸馏、分级摘酒,保证了四特基酒的香气浓郁。三分酿造,七分储藏。四特酒的储酒除了传统的陶坛储酒还有大量的储酒容器、地下酒池和不锈钢罐群。四特酒副总经理吴生文也在宣传片中表示,入库时我们会对每一坛酒进行全方位的技术检测和评估,存储过程中也会按照标准程序进行盘钩和分类调整,以达到预期使用质量。
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以往扎根于幕后默默奉献的匠人们也开始走向台前。在这次亮相的全新宣传片中,四特酒101车间主任陈俊、四特酒125车间主任付新邱、四特酒酿造一车间段长聂吉和等作为四特酒传统工艺匠人的代表,用自己朴实的话语讲述着他们平凡的工作点滴,也透露着他们对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把关,对每一滴酒都精益求精。
凡匠心之作皆是匠人心血所得。从制曲到配拌料,从蒸馏到发酵,从精心勾调到包装出厂等等,每一道工序都不容马虎,正是这样的匠心坚守着四特酿造的传统工艺,才酿就了如此美好的四特酒,才成就了四特酒的稀世之香、尊贵之香。
“整粒大米为原料,大曲面麸加酒糟,红褚条石垒酒窖,三型具备犹不靠。”这是1988年中国白酒泰斗周恒刚、沈怡方、曹述舜、于树民、金凤兰、金佩璋、陶家驰等全国知名专家对四特酒的香型做出的总结。四特酒的坚守与创新延续至今,让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是它的差异化独特风味,更是一种匠心的传承与自豪。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招商网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中国食品招商网,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