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加盟头条 / 总市值360亿的四家上市公司,为何被一只鸡折腾得死去活来?

总市值360亿的四家上市公司,为何被一只鸡折腾得死去活来?

2024.01.14 10:36

文章来源:冷冻食品网

摘要:

一只鸡究竟有多大的力量?它足以将4家总市值高达360亿的上市公司折腾得死去活来。

一只鸡和4家上市公司的命

 

白羽鸡是一只能让人赚钱的鸡,中国有4家上市公司的命就拽在它的爪中。

 

白羽鸡在中国的产业链是这样的:

 

从国外进口祖代,祖代繁育父母代,父母代再繁育商品代,商品鸡养殖出栏,经过屠宰分割之后,走进了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店,融入到鸡肉火腿肠中,或是以其他各种形式变成我们口中的鸡肉食品。

 

山东益生种畜禽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益生股份”,)是中国繁育白羽祖代肉鸡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企业。

 

也就是说,中国很多大型的父母代种鸡养殖场以及商品肉鸡养殖场,都是由益生股份(002458.SZ)来供货。

 

我国肉鸡养殖主要集中在山东、江苏、河南等地,其中山东占全国养殖量的30%以上。

 

因此,在白羽鸡的产业链上,山东就集中出现了三家上市公司。福建的圣农发展(002299.SZ)则是中国最大的鸡肉供应商。

 

按最新的股价计算,这四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高达360亿。

 

鸡肉产品已是我国目前肉食消费的第二大品种,其消费量仅次于猪肉。这么大的一个产业,产业链顶端的“种鸡王”益生股份,理应赚得盆满钵满。

 

事实上,最近几年,这只鸡让几家上市公司伤透了脑筋,其中以益生股份为最甚。

 

“种鸡王”自2010年上市以来,业绩一直大幅波动,那么大赚,要么大亏。比如2011年公司归属净利大赚2.34亿,之后几年持续下滑,2013年亏3亿,2015年亏了4亿。

 

2016年,公司业绩再次直线飙升,营收是上年同期的2.7倍达到16.1亿,归属净利更是创下了5.62亿的亮眼成绩。今年业绩再次急转直下,全年巨亏已毫无悬念。

 

同行的各家公司情况大抵相当。

 

圣农发展2015年扣非净利-5.6亿,2016年净赚6.8亿。

 

民和股份(002234.SZ)2015年扣非净利-3.26亿,2016年赚1.53亿。

 

仙坛股份(002746.SZ)2015年才上市,当年扣非净利604万,2016年净利2.46亿。

 

到今年前三季度,雏鸡销售占比较高的益生股份和民和股份陷入亏损,主营鸡肉加工的圣农发展、仙坛股份则维持微利。

 

02

一只屡被质疑的鸡

 

白羽鸡是一只神奇的鸡,饲养短短42天就可以出栏,体重就能达到5斤。

 

几家上市公司都在年报中重点强调,白羽鸡是很好的东西,无论是价格、营养、产业化的程度,甚至是对环境的保护,都是极好的。

 

可最近几年,外界对白羽鸡的质疑总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42天就可以长到5斤?这就颠覆了普通人的认知,要知道,大伙常见的鸡要喂养大半年才能长到这个重量。

 

于是乎,就有了“速生鸡”的流言传出,导致人们不敢吃这个鸡。

 

禽流感时不时来这么一波,人们都到了谈鸡色变的程度,谁还敢随便吃鸡啊,自然的市场需求量骤然减少。

 

再后来,又出现了关注激素鸡的报道,这更让人对这只鸡产生了不好的印象。

 

当然了,还有充斥网络的白羽鸡多个翅膀、多个腿的网络流言,稍有认知的人都知道这是瞎扯,可还是影响了一批消费者。

 

白羽鸡在中国的多舛命运,有天灾导致也有人祸使然。养殖户和养殖企业自身也得为此负责。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当整个行业陷入困境时,身在其中的企业都不可能好过。

 

2015年,4家在市场上竞争拼杀的上市公司竟走到了一起,为白羽鸡鼓与呼,用上市公司的信誉作背书,共同给中国消费者推荐白羽鸡。

03

“种鸡王”7年业绩预告基本没准过

 

白羽鸡是一只让企业头痛的鸡,它太活跃,太变化无常。

 

作为一个高度产业化的养殖行业,42天的养殖期,让其市场行情的波动周期比猪更频繁。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随着国内肉鸡养殖规模的扩大,产能过剩较为严重。

 

2014年-2016年,因国外封关等原因,导致祖代种鸡引种的数量自然减少,客观上对中国的肉鸡养殖行业去产能起到了一定作用。

 

但在市场行情逐渐回暖之时,国内养殖行业却对种鸡强制换羽,行业的整体去产能效果并不明显。

 

2016年益生股份业绩暴涨,曾遭到深交所的问询。

 

益生股份解释称,经过连续几年的行业低迷,养殖户的养殖热情下降,导致存栏量减少。到了2016年初养殖行业出现反弹,白羽鸡的市场行情回暖,价格出现上涨。

 

但因为强制换羽等原因,到了四季度,商品代雏鸡的供应商不降反增,产品价格出现下降。这一趋势一直延续到今年。

 

谁也无法掌控这只鸡,即便是“种鸡王”益生股份也不能。

 

斑马消费梳理发现,自2010年上市以来,益生股份各报告期的业绩预告鲜有预测准确的时候,7年12次修正业绩预告,在A股上市公司中极为少见。

 

究其原因,大多是对行情的难以把握。

 

来源:斑马消费

作者:范建

 

 

文章来源:冷冻食品网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冷冻食品网,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0)
0/200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