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5 11:23
人物专访董战峰 创新政策机制促进大气治理
文章来源:环球加盟
人物专访,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环境政策部副主任董战峰,创新政策机制促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

京津冀的情况还是比较特殊,城市化角度来说,北京、天津基本上到城市化的峰值了,河北来说还在快速城镇化的阶段,我们看到相对全国的平均水平来说,河北稍微还是滞后了一些,从城镇化来说不均衡,从产业结构来说也是同样的情况,特别是河北、天津二产过重的结构,实际上会导致空气污染治理非常大的挑战,从能源强度的角度单位国土面积能源消耗可以看到和天津、河北比还是比较高位的。
京津冀空气污染的问题,我们要考虑到时间尺度上的差异性,就是在秋冬季,特别在冬季的时段空气污染特别突出,有两张图片,大家看看数字就行了,我也不展开去说了,在“大气十条”实施情况评估的时候也特别注意到这个问题,秋冬季的空气污染治理专门的有这个考虑,冬季污染治理难度比较大有一个专门的考虑。
PM2.5的问题在紧锣密鼓的推进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新的问题,今天柴院长也提到了臭氧问题在很多城市已经上来了,而且已经到了影响我们良好天气比例,咱们国家“十三五”生态环保的约束性指标,已经影响到良好天气的情况了,臭氧超标的问题又上来了,从科学问题的角度来说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些诉求,怎么样去协同的控制污染物,当然到我们技术上怎么样去考虑技术协同的治理。
完善区域治理的体系,我想公众参与实际上我们这几年进展很快,但是从区域层面上怎么去考虑,在立法上还要去做一些工作,能不能去出台相应的一些条例,公益诉讼能不能在全国做一些表率、示范,去积极的推动这些事情。另外,我们在社区层面,大家知道,环保工作越来越到基层了,能力建设、更好的参与等等。从咱们企业来说,我们企业的管理水平在这块怎么去举证,我们需要在这方面一些模式、规范性的要求。从保险领跑者方面、绿色供应链方面,可能要继续做一些工作。
信息共享,我想和整个监测体系的网络、预警防控的平台,这些工作都是紧密结合的非常基础性的工作,在区域的层面上要布好局落实下来。区域空气污染防治的管理法,是不是要去考虑,在立法上要去深究的话,有些很难去支撑,我想在这方面包括我们相应的一些标准的问题,统一的执法机制的问题等等,需要一些立法层面的突破,这样才有助于我们的工作更深入的去推进,我想现在很多工作已经到这个层面了,需要加快区域性的立法进程。
人物专访:http://www.hqjm.cn/huanbao/
文章来源:环球加盟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环球加盟,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