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加盟百科 / 马路边边怎么样:马路边边的诞生

马路边边怎么样:马路边边的诞生

2024.01.26 15:00

文章来源:马路边边串串香

摘要:

马路边边怎么样?马路边边一个带你穿梭于90时年代的麻辣烫,在马路边边麻辣烫店内,一场关于“时光”的展览正在进行。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个个真实的生活场景,一件件沉淀岁月痕迹的老物件,铺展出一幅长达几十年的历史画卷。时间,是一种充满魔力的尺度,印刻着那些至今回味仍激动人心的瞬间。

马路边边一个带你穿梭于90时年代的麻辣烫,在马路边边麻辣烫店内,一场关于“时光”的展览正在进行。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个个真实的生活场景,一件件沉淀岁月痕迹的老物件,铺展出一幅长达几十年的历史画卷。时间,是一种充满魔力的尺度,印刻着那些至今回味仍激动人心的瞬间。

2015年,马路边边创始人郭一凡发现当时烤鱼的瓶颈,复制性弱,对厨师人工要求特别高,很难做到产品的标准化,再加上自己没有团队,只有自己和厨师长两个人。随着市场的发展,一大波餐饮人涌入烤鱼市场,实力悬殊差距日益增大。

马路边边怎么样.jpg

正是通过满当当,他认识了成都餐饮走的比较靠前的前辈和行业媒体,看到串串店的机会;在思考如何去厨师化的同时,郭一凡发现泛火锅类的产品比较容易实现标准化;随着小郡肝串串的爆红,也验证了做串串的可行性,以上三点让他更坚定想要做一个能代表成都的串串品牌。

2015年,郭一凡开始从产品、味道、名字、装修风格、餐具等等各方面,从0开始构想。2016年,经过一年多的思考和调研,第一家店开业于成都致民路,马路边边构想落地。

郭一凡作为老成都人,他记忆中80年代末90年代初成都的麻辣烫,是一个蜂窝煤,架起一口锑锅烫几串菜,香油蘸着海椒面,就是这个老味道。马路边边真的花了心思和时间帮消费者找到成都串串的老味道,在口味上坚持自己的独特性。

马路边边怎么样1.jpg

何为马路边边?基于郭一凡记忆中最早的成都串串,推着摆满串串的三轮车,顾客在马路边吃,“马路边边”四个字首先就有了接地气的调性;其次这四个字发音是ABCC,ABCC这种排列组合念起来朗朗上口,让人容易记忆;对于消费者而言,马路边边四个字既是串串的品牌名,同时从名字里也能感受到店内装修风格和特色。

如此解释,马路边边这四个字简直令人拍案称赞!

郭一凡说,最开始创建马路边边时,他们就定下了“室内打造成室外”的5D魔幻装修概念。马路边的电线杆、街道的井盖、路砖等全部移植到室内,室内的墙面3D彩绘,任何场景画面都能逼真的印刻在墙面上,而且场景之间是可以连起来看的。

在有着穿越之感的场景里,出现一个收银台会让顾客觉得突兀。于是收银台做成了80、90后记忆中的小卖铺,里面有:跳跳糖、无花果、麦丽素等等。独立看这个场景,它就是一家五脏俱全的小零食铺子,但是放到整个餐厅里,它又兼具了收银功能,毫无违和感。

马路边边怎么样2.jpg

桌椅选择也颇有用心,吃过马路边小摊的人,都知道那里摆放的是小桌子小椅子,马路边边店内也用小桌小椅还原了马路边吃饭的感觉。

在颜色选择上,2015年以前几乎没有餐厅会选择用蓝色桌椅,但郭一凡认为蓝色代表天空,而且80年代的老背心就是蓝色,所以蓝色的复古之感和独特性符合马路边边的调性。

成都目前已经有10家马路边边直营门店,创始人用一丝不苟的心态来完成这样的巨匠作品,用心搭建一个穿越式用餐体验空间,成都每家分店都能完美地与当地老成都街道建筑产生共鸣。

 马路边边怎么样?


文章来源:马路边边串串香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马路边边串串香,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0)
0/200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