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9 11:57
《百货店自营模式研究报告》发布
文章来源: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分销系列研究由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香港冯氏集团利丰研究中心于2010年发...
分销系列研究由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香港冯氏集团利丰研究中心于2010年发起,旨在了解中国分销体系中的关键点、主要问题、解决方案。2010年和2011年,分别发布了主题为“连锁经营在分销中的作用”、“经销、代理制度研究”报告,在行业中产生了积极广泛的影响。2012年报告的主题定位于“百货店的自采自营”。
现就2012年报告的主要发现发布如下:
一.百货业业绩下滑的深层次原因不容忽视
近两年,我国百货业的业绩由快速增长转向持平或下滑,除了因为宏观经济增速趋缓、网购冲击等外部影响之外,更重要的是百货业内在的经营模式问题,即居于主流的联营模式已经无法为百货业创造新的利润空间。在此背景下,研究百货店自营模式对于促进百货业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百货店经营模式是指百货店为实现自身价值所采取的采购、管理、销售、服务等方式的总称。根据所销售商品是否转移和如何转移所有权不同,百货店经营模式可以分为自采自营、品牌联营、柜台租赁三种基本形态。
自采自营模式下百货店最主要的收人来源购销差价,是补偿商品购销过程中流通费用并使经营者获得利润的经济保障。
联营是由百货店提供卖场设施和管理服务,由品牌代理商或经销商在卖场销售,百货店利润来源根据销售额收取联营扣点,经营费用、经营风险、商品所有权属于代理商的一种经营模式。
柜台租赁是指百货店将自有或者自用的商业柜台及相关的营业场地和设施交由其他商业企业、生产企业或者个体工商户从事经营活动,并收取一定租金的经营模式。
在上世纪90年代,联营模式支撑着我国百货业度过了资金难关,有效规避了经营风险。但是,与联营模式相伴随的百货店盈利能力下降、经营能力退化、恶性竞争等种种负面问题也日益凸显,再加上购物中心、大卖场以及线上电商等多渠道挤压,百货店核心竞争力每况愈下。
根本上看,自采自营是百货店的根本出路,百货企业应从现在做起,全方位考虑买手培养、资金利用、激励机制等措施,为下一步的激烈竞争作好准备,真正做到“积跬步,行千里”。
二.百货店开展自采自营的益处明显,困难突出
(一).自营优势重要性评价
(一).自营优势重要性评价
资料来源: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计算整理。
1.提高核心竞争力。提升商品交易和相应的服务水平是商业者最重要的职能,也是其参与商业竞争的核心竞争力。自营模式下,百货店可以通过与上游制造商在研发、设计、生产等方面的合作建立采购渠道,强化自身供应链地位,从而提高商品经营和服务能力,即核心竞争力。
2. 改善毛利水平。与品牌联营和柜台租赁相比,自营模式的毛利水平相对较高。 目前,一些一线城市百货公司的毛利率已下降到20%左右,扩大自营比率可以改善百货店毛利水平,拓展企业盈利空间。
3. 实现差异化经营。在自营模式下,百货店有专业的研究团队、买手队伍和销售人员,消费者需求能及时反馈至生产环节。同时,由于商品和服务具有类似定制的特征,个性化和独特性明显,实现差异化竞争。
(二). 自采自营发展难点困难程度评价
资料来源: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计算整理。
1. 资金占用多,压力较大。在自营模式下百货店要用自己的真金白银进货,出样和库存尤其是库存需要巨额周转资金。资金问题可能是百货店启动自营的首要压力。
2. 买手队伍弱,人才缺乏。长期联营的结果导致专业买手人才缺乏是百货店自营的一大障碍。现代职业买手的职业素养要求很高,不仅要懂品牌、设计,还要懂营销,懂市场分析,懂艺术、美学,传统的导购人员根本无法称职,而培养现代买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内无法实现。
3. 企业管理水平积累不够。在过去20多年的联营模式实践中,百货店几乎没有参与商品经营,只是充当物业管理者角色,现代商业企业管理技术和经验没有进展,自营转型仍面临困难。
三.目前百货业态自营存在规模小、品类差异大等现象
调查发现,当前百货店自采自营总体规模很小,不同类型商品和不同类型企业之间差距很大,采自区域性供应商居多,百货店自有品牌极少等。这验证了联营占主导、自营为点缀的客观事实。
1. 自采自营的总体规模极小。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百货店的采品种占全部经营品种的比例平均约为5.5%,自采金额占全部采购金额的比例平均为7%。从样本总体上看,规模小的、区域性的百货店自采比例明显高于规模较大的全国性百货企业。这与区域百货类商品的供应链状况、企业的资金占用比例、周边市场的竞争情况等都有比较大的关系。
除问卷调查外,在实际访谈中,我们了解到,个别区域百货企业,自采自营比例超过50%,其多年积累下来的独特的经营模式为企业赢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 自采比例因商品类别而异。调查显示,样本企业品牌联营、自采自营和柜台租赁三种模式的比例约为89.6:7.1:3.3,联营居于绝对主导地位。
自营比例高低与商品特性有关。产品时尚性和季节性强、使用周期短、百货店经营风险大的商品自营比例低,反之自营比例高。据调查,在服装鞋帽、化妆品、家电和电子产品、家居用品和文体用品等五类商品中,家电和电子产品自采比例最高,约为15.3%;服装鞋帽自采比例最低,约为1.9%。
3. 区域性百货自采比例较高。全。在参与调查百货企业中,全国性百货企业自采的品种和金额分别为4%和5%,区域性百货企业则分别为7%和9%,相差较大。
4. 自采于区域性供应商居多。据调查,在服装鞋帽、化妆品、家电和电子产品、家居用品和文体用品等五种主要商品类型采购额中,直接采自品牌商、制造商或基地的比例为20.9%,采自全国总经销商或总代理商的比例为25.3%,采自区域经销商或代理商比例53.8%。
5. 自有品牌商品的数量极少。在参与调查的百货店中,自有品牌品种比例最高3%,平均为1.9%,最低小于1.0%;自有品牌销售额比例最高为2.7%,平均为1.6%,最低仅为0.2%。从国际零售业发展的趋势看,自有品牌是企业提高毛利率、体现差异化经营、维护客户忠诚度的重要手段,自有品牌在零售业中占比最高的国家是瑞士,占比达到45.4%。
四.采取循序渐进、重点推进策略,开展自采自营
1.逐步、有选择地提升自营商品比例。
2. 高度重视和培养专业买手,实行买断经营。
3.切实研究顾客需求,突出定位特色。
4.适时开发自有品牌商品,降低对原有渠道依赖。
文章来源: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