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连锁经营 / 创新工场入股“安徽中商便利店”,50店估值3亿

创新工场入股“安徽中商便利店”,50店估值3亿

2024.02.20 13:24

文章来源:福建省连锁经营协会

摘要:

福建省连锁经营协会,创新工场入股“安徽中商便利店”,50店估值3亿

     A股上市公司中央商场今日公告,旗下子公司安徽中商便利店有限公司(安徽中商便利)拟与北京创新工场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签订《增资协议》,创新工场拟出资6000万元人民币,获得安徽中商便利20%股权,安徽中商便利其他股东则放弃同比例增资。

  安徽中商便利当下主要经营罗森便利店于南京、安徽省的便利店拓展业务,早前,中央商场与罗森达成大区域合作,获得罗森品牌便利店于上述两地的经营权。

  创新工厂则由前谷歌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创办于2009年9月,作为国内一流创业投资机构,创新工场主要投资领域在科技领域,如人工智能。以及消费升级等领域,早前,创新工场也曾投资无人便利店创业企业。

  此次,安徽中商便利增资若完成,投后估值将达3亿元。有市场人士称,此笔交易的尽职调查、谈判期节点阶段应在几月前,按当时安徽中商便利经营情况看,其经营的罗森便利店门店数大概在50家左右,算下来,平均每店的店均“分摊”价值达到600万元左右。

  安徽中商便利近期开店速度较快。截止到目前,安徽中商便利已开设罗森便利店门店数达66家。其中,于安徽省开了10家店,全部直营。南京则开了56家店,21家直营,35家加盟。

  一、估值

  从当下便利店市场整体发展情况看,经营资质、根基不牢的便利店企业已逐步在退出市场,比如邻家等。而各区域头部便利店企业则仍受到市场的较大关注。

  比如,就各区域一些头部便利店企业已完成,或接近完成的相关融资活动看,市场整体估值水平都相对比较高。在流动性减少的大背景下,便利店行业受市场关注程度还是相对不错的。

  从早前便利蜂16亿美元估值的融资,以及安徽中商便利此笔增资,单店折算价值达到了600万元左右来看。2018年便利店的资产估值水平相比去年的一些便利店融资、收购案,比如好邻居收购案,单店折算下来200万元左右的价格都有大幅提升。

  这一方面显示,安徽中商便利所经营的罗森便利店的品牌、市场价值还是比较高的,对于罗森便利店在南京、安徽市场的拓展,及发展空间,相当一部分市场人士可能是看好的。

  另一方面则表明,对于便利店这个行业,未来还有多大成长空间的问题,市场有相当一部分人群可能还是持相对乐观的态度的。尤其是对于头部领先企业。

  目前,便利店业态仍主要做的是办公商圈生意,虽然有一些靠近社区的便利店拓展尝试,但主要切入的仍是办公场景——写字楼、医院、工厂、学校、购物商圈,以及去这些地方所要经过的交通流量大的位置布店。

  提供的是办公场景刚需产品午餐、鲜食,以及水饮等即拿即走快消商品。

  由于中国人的生活主要集中于三个场景:办公场景,对应的是工作与午餐。社区场景,对应的是休闲与晚餐(超市),以及购物中心,对应的是社交与娱乐。

  便利店在办公场景中的价值,以及能够满足晚间应急性、便利性需求的特征。在数字化时代,在以用户为中心,基于用户洞察来配置商品与服务,挖掘、引导用户需求层面,便利店可能会是一个重要的支撑、组成,以及触点。

  因此,这可能是便利店当下仍受到市场较大关注的主要原因。

  而目前评判便利店的经营好坏与否,其实主要就是看鲜食能力,以及背后的技术能力。罗森的优势是,在鲜食商品开发能力,以及对年轻顾客的吸引力层面的表现,是目前业内非常优秀的。

  这可能也是安徽中商便利能获得比较高估值的主要原因。

  二、价值

  此次,创新工场入股安徽中商便利的价值方向,可能主要在于两点。

  首先,这是中央商场近期推行新业态、新业务孵化战略后,对外部接受投资的第一案,在江苏、安徽市场的零售商中,也是便利店业务外部规模融资的第一案。这也应该是中商商场早前战略规划的一部份。

  中央商场主要经营一个百货零售业务,在所布局区域市场内,中央商场的百货零售业务都未获得当地市场份额第一,并非市场的绝对领导者。

  但中央商场在新业务、新业态,以及释放团队活力层面的动作,却表现得非常富于进取心,布局快速。

  这可能是因为中央商场既有的传统主业——百货零售业因布局时机、同质化等原因要获得市场份额提升还是非常难的。因此,未来更可行的办法是开发新业态、新业务差异化来提升其市场份额。也正是由于主业的市场份额相对不高,新业态对其传统主业冲击影响会相对有限。因此,内部阻力更小,更容易进行“破坏性”创新。

  比如,除了便利店业务外,中央商场最近还开发出了针对三线及以下市场的美妆集合店新业态——云妆,这种业态就是做美妆国际大牌的渠道下沉,而渠道下沉一定会对一二线市场百货店的美妆销售产生影响。

  由于中央商场在主要布局地南京等城市,所占市场份额并非第一,这导致其发展该类新业态,没有太大的内部“负担”,不太担心新业态会冲击到自己在南京等地的“主业”。内部关系、创新动力释放相对“顺畅”,相对更容易形成合力、市场反应速度也相对更快。

  此次,安徽中商便利引入外部投资显示,安徽中商便利这块业务的“独立性”可能较强,会有很好的“独立”激励政策,这可能是吸引知名投资机构的原因之一,因为更独立、有更好激励政策能实现管理层利益一致性的公司,可能会表现得更“进取”,市场反应速度会更快。

  像创新工场这样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机构进入,似乎也说明了这点,创新工场的入股某种程度实际也是在为安徽中商便利“背书”。

  根据中央商场公告,此次增资过后,安徽中商便利的股东结构为:中央商场、上海询谟企业管理合伙企业、创新工场、长江日昇投资有限公司分别持股安徽中商便利44%、28%、20%、8%。

  其中,上海询谟企业管理合伙企业由安徽、南京两地罗森便利店运营团队的管理层持股。这个股权结构设计,看起来就是为了更大程度激励团队,让团队利益与公司利益实现更好匹配。

  其次,创新工场的入股在安徽中商便利的此轮融资中,也可能会有价值产生。

  从目前的业务发展情况看,安徽中商便利已经与创新工场人工智能等相关方面资源在做深度结合。

  由于创新工场这些年在技术领域有一些早期投资项目,最近两年,消费领域也是其重点方向,创新工场有可能给安徽中商便利带来一些多元业务、资源层面的协同。据称,目前,安徽中商便利与创新工场的一些投资项目有不少业务结合。

  当下便利店市场,通过技术提升运营效率、用户流量运营能力、库存周转效率等,已经大势不可违了。

  从资金端的表现看,显然是看好技术升级对便利店运营效率提升改造空间的。那些拥有技术能力,以及能更容易“导入”技术,拥有更大范围技术应用基础,及潜力的便利店企业正受到市场的较大关注,估值普遍较高。

  文章出自公号商业观察家

文章来源:福建省连锁经营协会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福建省连锁经营协会,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0)
0/200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