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1 14:13
“布”满全球,“织”于滨州——滨州高效生态纺织产业招商推介会在北京举办
文章来源: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
7月22日,山东滨州高效生态纺织产业招商北京推介会在北京广西大厦举办。会议围绕滨州市情概况、纺织产业优势、合作投资方向、产业政策保...
在本次活动上,现场签约了四个合作项目: (1)“高端纺织品产业链研发中心”项目 签约单位: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香港福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2)高端服装服饰生产基地项目 签约单位:滨州市滨城区人民政府、青岛威达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3)丝绸纺织工业旅游项目 滨州怡美纺织有限公司、四川依格尔纺织有限公司 (4)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滨州市纺织纤维检验所、天祥(天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滨州高效生态纺织产业相关链接: 山东省滨州市版图面积9600平方公里,人口391万,辖一个县级市两区四县和三个市属开发区,是山东的北大门和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是山东省“两区两圈”发展战略的叠加地带。滨州纺织产业是全市的传统优势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 合作投资方向 滨州纺织产业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下一步将突出高效生态特色,围绕纺织新材料、产业用新产品、高水平印染进行延链;围绕品牌服装、创意设计、专业市场进行补链;围绕高端家纺、工装生产、智能制造进行强链,使纺织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一)纺织产业延链方面 一是重点发展棉型细旦粘胶短纤维、高强力棉型粘胶短纤维、高白度粘胶短纤维、抗菌性竹纤维、阻燃纤维等功能性纤维;重点发展生物基长效抗菌新材料、纳米碳素远红外纤维新材料等家纺新型健康材料。二是重点发展防护用网、交通运输用网、医疗卫生用网等高端产品,致力于阻燃、抗老化安全网的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三是重点开发高品质印染产品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功能性纺织品染整技术、多组份纺织品染整技术、高色牢度纺织品染整技术、新型纤维染整技术,推进印染行业向中高端迈进。 (二)纺织产业补链方面 一是重点围绕国内外知名服装品牌,引进服装生产企业。二是重点引进国内外纺织服装创意设计机构,以设计为起点,利用其丰富的行业资源,将互联网与原创设计+面料结合起来,提升滨州市纺织产业创意设计的整体水平。三是积极承接国内外优质商户入驻,以床品、巾被、布艺、地毯和家纺为主要经营品类,以电子商务、产品展示、物流运输和展会发布为主要功能,形成规模适中、产品种类丰富、品牌效应显著、差异化明显的家纺专业市场。 (三)纺织产业强链方面 一是围绕世界级家用纺织品产业集群先行区建设,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端家纺品牌企业。二是推动滨州市纺织产业从制造走向智造,从产品设计智能化、关键工序智能化、供应链优化管控等方面,加快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 产业政策保障 2019年,滨州市委“六问谋篇”、“八策布局”明确了滨州发展路径,并把招商引资作为推进滨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号工程”,制定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在纺织工业园区建设方面,2019年每个县(市、区)建成标准化厂房10万平方米,3年内都要建成不少于50万平方米,为企业提供“拎包入住”式服务。 在对投资企业奖励方面,滨州市政府出台了《滨州市招商引资激励办法》,对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的招商引资项目,境内市外项目自开工之日起3年内,按照项目实际到位外来投资额的5‰给予企业奖励;外资项目按照其当年实际到账外资金额的5‰给予企业奖励。 在人才引进及培训方面,滨州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开展“万名大学生进滨州、百名硕博士进事业单位工作的实施意见》,对来滨州市企业就业和首次到滨州市自主创办企业、取得学历和学位的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大学本科生,每月分别给予5000元、2000元、1000元生活、租房补助。新招聘的大学生参加岗前技能培训,按照初级工1000元/人、中级工1100元/人、高级工1200元/人的标准,给予企业技能培训补贴。 在支持企业“品牌高端化”方面,对获得中国质量奖、省长质量奖的纺织企业,市财政按不少于省级奖励标准的50%予以奖励。对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省长质量奖提名奖的纺织企业,市财政分别给予200万元、50万元奖励。 在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方面,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推动银行等金融机构增加对纺织企业的信贷供给,鼓励符合条件的纺织企业通过股权融资、债券融资、资产证券化等手段进行融资。帮助纺织企业申报“山东省直接债务融资引导奖励资金”,并研究出台滨州市支持债券融资的政策。 在支持纺织企业智能化升级改造方面,将纺织企业的生产数据、产品数据、经营数据等相整合,实现精准化营销、精益化客户服务和柔性化生产。支持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核心基础关键技术,向纺织行业渗透、融合,着力培育纺织行业新业态、新模式,形成若干新的产业链。 在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方面。滨州市不断强化“专业化+店小二”服务理念,开展“送政策上门精准对接”活动,全力服务企业发展。实行审批事项“一厅通办”,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80%以上。推行“拿地即开工”审批和“标准地”、“标准厂房”供应模式,1小时完成企业注册,3个工作日完成企业开办,40个工作日完成项目审批,实现审批事项“最多跑一次”。加快全程电子化注册登记便利化步伐,打造创新创业服务环境,真正让“政府负责阳光雨露、企业负责茁壮成长”。(徐晶鑫) [编辑:田田]
文章来源: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