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1 22:05
全时便利店4年开出200余家 成功武器是什么?
文章来源:中国零售业博览会
中国零售业博览会(CHINASHOP2019)新闻资讯频道可查看零售行业最新动态、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最新研究报告、展会最新进展等第一手资料。
模仿、逆袭巨头
7-11、罗森、全家等这些国际巨头都是以重资产型便利店(即卖日配产品,例如快餐、牛奶等)取胜,而本土便利店则是实行轻资产运营(即从事传统食品百 货,是大超市的浓缩版)。全时看到重资产运营的强大优势,毅然决然走上了这条本土便利店不愿走的路,并以7-11为学习的标杆,借鉴其先进经验。
当然,全时并不是单纯的模仿和复制,而是敢于创新与尝试,挑战巨头的权威,最后成功逆袭,寻找出了自己特有的发展道路,比如彻底推翻了以往便利店的“便利+服务”的模式,推广2.0版门店,推出中餐、饮品、便利、金融、服务五项服务。
深谙“懒人经济”
全时非常清楚,便利店,就是在做个人经济和懒人经济的业态,需要为顾客营造足够快捷、方便的体验,并解决需求问题。在全时,为顾客提供了1200种产 品,其实,900种商品已经足够满足顾客日常生活的各方面需要了。清华总裁班谈到,由于懒人经济的核心是方便,对价格不是很敏感,全时提供的多是高毛利产 品,并且品质过硬,还非常时尚新颖。
启动互联网转型
互联网来势汹汹,实体店在一片惶恐中或死亡或思变。清华总裁班表示,全时理智地认识到,要将自身优势和互联网结合以寻找商机,以获得更多竞争优势。
首先,全时明白到,标准化程度低的产品或者依赖于服务产生的产品,受互联网的打击相对要小,这对全时意味着,要打造差异化产品,回归零售的本质。
其次,依靠差异化产品策略获得大量高品质用户后,全时需进一步开发这些用户的价值。为此,全时研发了基于微信平台的电子商务汇集平台,emba并推出自己的电子钱包,解决了消费者的两个痛点:排队和找零钱。
在巨头“承包”了大片便利店的情况下,全时依旧能够在巨头的眼皮底下成功逆袭,由小到大。其成功经验,值得每一个长期被大企业“积压”的中小企业好好学习!
文章来源:中国零售业博览会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中国零售业博览会,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