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1 22:09
大润发华北区总经理杨伟:大卖场破局 不靠大而全
文章来源:中国零售业博览会
中国零售业博览会(CHINASHOP2019)新闻资讯频道可查看零售行业最新动态、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最新研究报告、展会最新进展等第一手资料。
逆市增长
曾经被零售巨头奉为至宝的大卖场业态日子不再好过,根据联商网公布的《2015年上半年主要零售企业关店统计》显示,截至去年6月30日,主要零售企业(含百货、超市)在国内共计关闭120家,其中超市大卖场成重灾区,关闭95家。
杨伟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去年大润发在全国新开30余家门店,其中包括一家高端精品超市——RH Lavia润辉精超,同时创造了业界19年来从未关停任何一家门店的纪录。
在杨伟看来,大润发之所以能实现逆市增长与紧紧围绕用户需求布局密不可分。一方面,公司围绕着消费者需求坚持推广会员制,通过对到店会员用户的消费数据分 析,为每位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移动互联网广泛应用以来,大润发还针对用户进行微信公众号等优惠信息推送,加强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增强黏性;另一方面,与 其他大卖场品牌相比,大润发扩大生鲜品类的自营比例,保障生鲜品类质量安全,提升消费者消费体验。“大润发作为上市公司,不仅在内部拥有一套完整、严谨的 自检系统,同时引进国际知名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为食品安全把关,最大限度地保障消费者食品安全。”
业态升级
不过,深耕大卖场业态多年的大润发深知,单一业态已不能满足当前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杨伟表示,当前如果依旧单纯经营大卖场业态前景堪忧。消费者选择消费的渠道越来越多,企业缺乏实力、大卖场缺乏特色经营将很难吸引消费者到店。
以大卖场业态重要的组成部分外租“商联街”为例,杨伟表示,传统大卖场经营者大多将该区域外租给珠宝、品牌服装与社区服务业态。不过,在大润发近年新开门店 中,公司已对上述区域进行重新规划,将更多的区域出租给服务、餐饮甚至是儿童业态,这样不仅能够与卖场内部经营的生活必需品形成经营互补,而且能够以此增 强用户黏性,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到店消费。
杨伟认为,面对行业整体下滑困境,零售企业应该按照消费者需求变化主动寻求改变,当前大卖场业态虽然还被称做“大卖场”,但在经营业态上已经随着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发生变化升级。
特色拓展
除业态升级,应对电商冲击也是摆在大卖场转型路上的巨大鸿沟。电商“截胡”一直被看做是大卖场业态持续低迷的主要原因,为此,零售巨头们选择不同方向发力线上业务。国内永辉超市选择与京东战略合作,共同开发线上资源;沃尔玛等 外资品牌希望利用资本优势收购电商平台弥补线上不足,与此相比,大润发另辟蹊径,上线飞牛网从零开始经营自有电商平台。杨伟表示,去年对于飞牛网而言是打 好基础之年,这一年飞牛网依托大润发遍布全国的门店,把飞牛网的网购服务从华东拓展至全国;随后又开通了面向第三方商家的飞牛网商城。
然而,与淘宝、京东等传统电商平台相比,飞牛网实力尚存差距。为此,飞牛网在新的一年也推出新的发展战略。杨伟表示,2016年,飞牛网的战略是将自身打造 成一家生活必需品专业网站,“新的一年我们将加速拓展商品品类,顾客要买生活必需品,我们希望顾客来飞牛网能够实现一站式购买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同时我们 还将强化合伙人制度,培养更多的忠诚顾客,形成飞牛网的战略定位和差异化竞争力”。
据了解,截至去 年底,飞牛网拓展了1000万注册会员,日均订单量已超过4万单,配送范围覆盖全国,同时平台已经拥有100万SKU,2016年飞牛网计划将品类拓展至 300万-500万;合伙人制度方面,飞牛网去年共拓展50万合伙人会员,2016年,飞牛网预计将合伙人数量提升至300万。
(本文来源/北京商报 记者/李铎 孙麒翔)
文章来源:中国零售业博览会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中国零售业博览会,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