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1 22:20
冷链物流竞争 生鲜电商的新战场
文章来源:中国零售业博览会
中国零售业博览会(CHINASHOP2019)新闻资讯频道可查看零售行业最新动态、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最新研究报告、展会最新进展等第一手资料。
今年以来,生鲜电商似乎已经成为新零售的主题,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涌入的平台可谓成百上千,这也导致整个行业的竞争甚为激烈。相关数据显示,整个2016年国内的生鲜电商平台数量达到了4000多家,尤其是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生鲜电商的战争可谓一片混乱。
竞争中不堪亏损压力离场的事情也时有发生,美味七七、许鲜等都先后登上了“生鲜死亡名单”。在经过几番市场洗牌后,可以注意到,当前的生鲜电商玩家,不再局限于对单款爆品的打造,更多是把精力放在基础设施服务上。而在此环节中,围绕生鲜领域的供应链和用户体验,国内的几家生鲜电商巨头已经展开了最后的博弈。
近日,天猫超市斥资3亿元投资易果生鲜,发力易果生鲜旗下冷链物流平台安鲜达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此次资本加持下,易果生鲜将进一步融入天猫生态圈,快速地将安鲜达和供应链发展壮大,为建成一套为“中国生鲜行业而生”的复合式物流供应链体系而战。
易果表示,随着易果D轮融资完成,全国的冷链能力复制将是企业投入的重点领域。包括在生鲜产地源头铺建产地仓,把冷链物流和安全质检的能力带到农村,促进农产品源头的标准化,实现“原产地新鲜直供”等。预计到2020年,安鲜达计划布局的产地仓将达到56个。“生鲜电商的门槛已经很高,船票已经派发完毕。接下来的重点是做好冷链物流网络布局,优化体验,并且把平台的能力开放给全行业。”易果生鲜表示。
不只是天猫与易果这对搭配组合正在加码能力开放,京东旗下的京东到家同样将“赋能”战略视为时下生鲜电商发展的必经之路。早在今年4月,京东到家发布“零售赋能”战略,表示将从流量、效率、用户运营三个层面帮助传统零售门店完成互联网转型升级。达达-京东到家CEO蒯佳祺表示,商超要实现互联网化升级首先要面对没有基础用户、没有配送团队、没有线上营销工具的“三无”难题,而这也正是京东到家的价值所在。
京东的冷链物流体系已比较成熟:目前在全国运营11个生鲜冷库,覆盖深冷、冷冻、冷仓和控温四个温区,实现了从零下30度至零上30度的全覆盖。可对各类生鲜商品分类保存,以达到更长的保鲜期。
另外,此前一度被传要与饿了么合并的百度外卖,昨天被爆将向新零售平台食得鲜投资10亿元,并称双方已经与食得鲜旗下站点在配送方面达成合作。事实上,百度外卖与食得鲜的合作很可能是百度外卖进军新零售的信号。资料显示,食得鲜是一家辐射于全广州的线上生鲜平台,并建立了仓库与超市一体的线下体验中心,同时也在不断强调自建冷链配送。
天天果园创始人王伟此前也表示,在生鲜电商行业,“生鲜+互联网”的模式才能赢得未来。供应链只有形成体系,将采购、干线物流、仓储、配送等环节无缝衔接起来,才能发挥最大效应。
众所周知,生鲜电商一直是电商业内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自其诞生以来,“亏损”、“倒闭”、“转型”等字眼就像幽灵一样环绕在生鲜电商的周围,整个行业的发展充满了各种乱象。随着行业竞争格局的逐步确立,整个行业也从烧钱补贴价格战逐步走向凭借优质服务、高效配送等为制胜标准的健康发展轨道上来。
文章来源:中国零售业博览会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中国零售业博览会,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