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连锁经营 / 报复性消费到底有没有?要看中长期

报复性消费到底有没有?要看中长期

2024.02.22 00:18

文章来源:中国零售业博览会

摘要:

中国零售业博览会(CHINASHOP2019)新闻资讯频道可查看零售行业最新动态、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最新研究报告、展会最新进展等第一手资料。

2020年有哪些展会1585539261723993.jpg

图片/联商图库 

联商专栏:这次疫情的影响,需要一个相对比较长的周期来消化。 

随着疫情逐渐消散,餐饮、百货商场等行业逐步开门迎客,但是老板们似乎有些失望,预想当中的所谓的报复性消费没有出现,市场的井喷也没有出现。悲观的声音日趋更甚。 

外婆家创始人吴国平表示,从2月13日开始复工,外婆家旗下144家门店正常营业,复店率是70%,但销售仅为30%。 

这还不是最困难的时候,吴国平指出,从营业额角度看,到4月份,全国餐饮平均能恢复40%-50%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即便是这样一个数据,还是亏的,而且亏的不少,甚至比2月份更多一点。 

微观层面的悲观情绪是正常的 

3月20日,“疫情下的商业复兴与创新之道:影响与改变”线上公益论坛开播。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银泰商业CEO陈晓东认为,虽然现在很多商家很难,客流下降了很多,但这不是最困难的时候,可能后面还会有更加艰苦的时期,主要来自于供给侧,现在大家所看到的是客流的减少,就是来自于需求侧的骤降。 

陈晓东表示:“现在,很多人都在讨论什么时候会有报复性消费。我认为,真的不要去期盼所谓的报复性消费。” 

一些普通消费者也会这样认为“由于疫情的原因,知道了赚钱的艰难,一切浮于表面的享受都不如存款来的实在,有钱在手,就有安全感。” 

从企业到个人,在微观的层面,持有悲观情绪是正常的。 

但是,微观的态度和判断并不能代表整个基本盘,更不能代表最为庞大的那些经济运行主体。不要因为一部分个人的表态而对未来的真实发展趋势产生误判。 

到目前为止,虽然国内的疫情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控制,但是国外的疫情发展却有燎原之势。所以对每个人来说,心理上的思想包袱和紧张情绪并没有百分百彻底释放。 

即使到今年上半年,甚至七八月份,消费井喷不会出现,市场的修复,消费的重新燃烧需要时间。所以,企业家需要更大的坚韧和心理预期,期待立竿见影的所谓报复性消费是不现实的,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宏观层面会积极向好 

不知道大家这几天有没有留意这两则新闻: 

第一条,3月17日,有媒体报道,从伦敦包机飞上海,一张机票18万元,一共40张,这40张机票不仅迅速售罄,而且,这趟计划于3月18日出行的航班预订人数已经超员,将视情况决定是否开下一趟。 

第二条,外交部、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公告:自2020年3月28日0时起,暂停持有效中国签证、居留许可的外国人入境。 

这两则新闻的背后说明了什么?有人说,说明中国遏制住了疫情,成为全世界最安全的国家! 

但是,拨开现象看本质,为什么中国才能具有如此强大的能力,遏制数千万甚至上亿人的流动,迅速收治数万的患者,隔离数十万的疑似患者,动员上万名的医生支援重灾区,而且在最短的时间内修建具有数千张床位的超级传染病收治医院? 

在全世界,具有这种能力的,只有中国政府!这就是中国政府极其强大的组织能力,动员能力,执行能力。 

在经济层面,同样不能小看中国政府的能力。 

据《中国经济周刊》的统计,截止3月10日,我国24个省区市公布了未来的投资规划,2.2万个项目总投资额高达49.6万亿元。仅仅2020年计划规模达到7.6万亿,差不多是08年“四万亿”的2倍!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时候,全世界一片哀嚎,葡萄牙、意大利、希腊和西班牙成为人人避之不及的金猪四国。 

那一年,关于“中国模式”的话题一再被世界热议,中国不是纯粹的自由市场经济国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到底有没有优势? 

在每一次巨大的危机面前,中国模式屹立不倒,具有强大的抗风险能力。 

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他们既是裁判员,也是运动员,他们对经济有很大的刺激作用和引领作用。 也许有人会说,国有企业也许能安然无恙,但是民营企业不一定有那么幸运。 

但是,要明白,无论国企还是民企,都生活在同一条的大河之中,如果整个河面形成良性的快速向前的潮流,无论大船小船都会顺流而行,得益于“大趋势”。 

当制造业、新科技创造,甚至是地产行业,这些领域得到政府的鼓励和刺激进入一个快车道的时候,每一个个体都有可能受益,需求会提升,处于整个产业链条上的末端餐饮、旅游、百货等等各种消费行业才有可能进一步恢复生机。 

何帆在今年出版的《变量》一书中,有这样一个观点,我觉得很有道理: 

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三个慢变量是工业化、城市化和技术进步。 

循着这三个慢变量,我们看到中国经济这棵大树依然在抽枝发芽,不断涌现新的变化。即使中国经济增速下降到6%,但由于基数扩大了,保守估计,如今6%的增速创造出来的GDP也会大大超过2009年10%的增速。 

慢变量是一旦打开,就没有办法合上的趋势。 

成功的企业与时代的企业 

功夫电影里面有一个镜头,周星驰被眼镜王蛇咬伤之后,躲在红绿灯上的铁盒子里自己运功疗伤,左一掌,又一掌,行人只惊愕地看到那铁盒子被打出了一个又一个掌印,谁也不知道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对更多的企业同样如此,受伤之后,只能独自运功疗伤,但是能否治好并且继续活下去,要看体质,看前期的基础功扎实不扎实。 

在当下,企业家要做的、要思考的只有三点: 

第一,缺陷在哪里。 

疫情暴露了问题,也有很多企业在疫情中依然表现出活力,对比一下,自己的缺陷和短板是什么? 

第二、如何度过今年的难关? 

拓宽渠道?开发新的商业模式?借助线上平台?整合新的业务?跟别人合作抱团取暖?甚至是,直播营销,社群营销,降本增效?怎么保持熬过去,是什么目标,甚至有必要召开一次头脑风暴,审视一下自我。

 第三,创新在哪里。 

可以创新以及亟需创新的方向是什么?行业已经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新的需求是什么? 

张瑞敏说,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 

任正非说,什么叫成功?经历九死一生还能好好地活着,这才是真正的成功。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 企业不是温室里的花朵,只能接受平静的发展,而不能面狂风。 

在3月20日的论坛上,陈晓东还有一段话,说得很有道理: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无论是疫情之前还是疫情之中,对未来是否有长远规划和整体布局,决定了一个企业今后的发展道路。应急反应谁都会有,但是在这种应急反应之下,其实至少应该是从战术上能够制定一个战略出来,最好还是能够谋定而后动的情况下,这样才能有一个长远的思考和总体的布局。 

阿里有句老话:阳光灿烂的时候修屋顶。其实我们真的是修了三年的屋顶,不管是商品数字化、会员数字化,还有像直播类的布局,都做了很长时间的努力,这些努力在那个时候是很难看到成绩的。 这次疫情应该是这个过程(数字化)的加速器,或者是一个推动器。最终我们还是做好今后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应对更艰辛时期的思想准备。另外,我有信心,也相信所有零售人最终能够战胜疫情,并且在疫情当中修炼出不一样的武功,一起迎接灿烂的春天和夏天。 

悲观没有用,期待从天而降的“报复性消费”也并不靠谱,即使真来,如果没有更好的创新和更佳的体验,你也不一定能抓得住。 

祸兮福之所伏,危险背后一定藏着新的机遇,就看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它。 

结束语:热爱与笃信是最大的运气 

这两天,红星美凯龙董事长车建新密集发声,他写了一篇文章叫《爱国就是最大的运气》。车建新认为,“每做一件好事,就一点点改变了自己的信息场;一次次地改变自己的信息场,新遇到的事情就不一样了。” 

车建新强烈地表达了他对中国的信心。作为中国第一代白手起家的创业型企业家,张瑞敏,任正非,柳传志,车建新等等这样一批在七八十年代站起来的商业大佬,他们对国家的情怀以及自我磨砺,自我成长,自我奋进的韧性和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无比强悍。 

正是这样的一些正面积极的精神力量,让整个企业在突如其来的巨大困难面前,挺住压力,自我谋变求生,并且无比坚信! 

爱是什么?爱是信念,爱是希望,爱是激情,爱是珍惜,爱是宽容,但爱更是一种行为,爱是爱的行动带来的果实。你的磁场在祖国,爱国就有最大的运气! 

(来源:联商特约专栏作者 老刀,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联商立场)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转载系为零售人提供知识支持。我们尊重版权,除非确实无法确认,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十分抱歉。如有标注来源错误,烦请联系我们协商解决。

展会咨询

孙先生  13146789310  sunke@ccfa.org.cn

孙先生  18032610878 sunmingqi@chinashop.cc

商务合作

赵女士 18701393158 zhaoyz@chinashop.cc

2020年有哪些展会1585539607220601.jpg

文章来源:中国零售业博览会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中国零售业博览会,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0)
0/200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