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2 00:19
百货商场目前依旧承压较大,销售回升仍需时日
文章来源:中国零售业博览会
中国零售业博览会(CHINASHOP2019)新闻资讯频道可查看零售行业最新动态、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最新研究报告、展会最新进展等第一手资料。
对于绝大部分消费者而言,疫情期间逛商场,人少店多不排队,体验感和舒适感飙升。而对商场商家而言,疫情期间直播、社群、实体多渠道卖货,业绩却难以提升。
4月13日,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与截至4月3日的周数据相比,目前受访企业均已复工,客流和销售额回升明显。不过,从复工企业的销售额恢复程度来看,近半数销售额仅恢复了60%-70%。

摄影/北京商报记者刘卓澜
相信这一现象,作为旁观者的我们都能体会深刻。记者在疫情期间走访各大商圈就发现,即使在特殊时期,北京绝大部分商场依旧维持较高的开业率。
3月前,国贸商城的店铺员工复工人数已经达到近70%,近90%非餐饮店铺已开业。餐饮租户已开业近70%,其中1/3只提供外卖服务。国贸商城相关负责人表示,3月整体较2月客流有明显回升,且复工人数也有所增加。此外,三里屯太古里3月中旬左右,开业商户也达到了9成以上。
虽然商场保持较高的开业率,但销售额却与同期相比相差悬殊。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发布的第2期《零售业复工复产情况调查报告》显示,销售额恢复至60%及70%的企业占比为46%,占比近一半。
中粮祥云小镇透露,虽然场内近90%店铺已恢复开业,但客流和销售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从疫情期间数据来看,截至4月2日,祥云小镇整体客流及销售额与上月同期相比增长在4成以上。
为提振消费,祥云小镇联合商户探索“多维求存”的商业模式。自2月以来,祥云小镇推出了“大厨带你做美食“系列抖音直播;联动12家美味餐饮上线“安心外卖”服务;与大悦城北京大区商业携手“美团外卖”“饿了么“平台推出“5折复工餐”活动;近50家零售品牌纷纷开启“云逛街”模式,每周定期举办五折抄底内购会;三月中下旬,祥云小镇还上线了“祥云春游季”小程序商城活动。其中,开启美食直播后,祥云小镇在一周内餐饮销售额环比提升49%。

摄影/北京商报记者刘卓澜
除了祥云小镇,大部分百货商场和购物中心都在疫情期间推出了“云购物”模式,通过线上营销进行品牌推广。例如北京长安天街就针对不同业态组建了购物微信群,顾客可以在群里直接联系商家购买产品,商品由顺丰快递到家;天虹也开通了“线上百货”的服务,顾客线上下单后,可以选择到店还是到家。
伴随疫情缓解,线下活动也逐渐多了起来。合生麒麟新天地将在疫情结束后投入百万元用于补贴消费者,消费者可以通过大众点评等平台团购优惠券,所有场内商户均可使用;朝阳合生汇也针对线上线下推出一系列消费者和商家补贴活动,如Plus会员满千返百、线上商城满300元返30元等活动;三里屯太古里还针对通过店铺微信达成的会员消费,进行双倍积分的奖励;首创奥特莱斯也即将举办周年庆活动,助力线下卖场恢复元气。
与此同时,在北京市商务局主办的“防疫保供网上行”促消费活动中,300多家商超、电商、餐饮、快递外卖、外贸、生活性服务业企业发放上亿元消费券,其中北京苏宁在京率先发放3000万元消费券;国美发放1.2亿家电消费券;京东联合众多品牌发放总价值15亿元的京东消费券,重点覆盖3C电子、消费品等品类。苏果超市发放100万份总价值约1亿元的全民消费券,涵盖休食、服装、小家电等品类共计万余件单品。
虽然各大商家在提升业绩上绞尽脑汁,但促消费扩内需毕竟是一场“持久战”。
相关商业协会表示,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消费的增加与减少主要取决于预期收入的变动。如何让发放出去的消费券转化为真实消费,还要看各地政府与企业能否科学设置、合理发放,打出漂亮的提振消费组合拳,通过灵活的拳法,从新行业、新业态、新模式中挖掘消费潜力,因地制宜找好发力点,打出新套路。
在商场范围的不同业态中,百货业目前依旧承压较大,但总体趋势向好。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分析指出,大部分百货采取了联营为主的轻资产模式。此外,大多数百货店有超市业务,疫情期间,虽然百货店生意较少,但超市作为补充业态,能够与零售业态互补,抗风险能力较强。
数字化亦能促使消费升温。有商业人士预测,疫情后商业企业的进化将基于“服务能力”、“数字能力”与“创新能力”。购物中心与商户之间可能会重构新型合作模式。
(来源:北京商报 记者:刘卓澜)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转载系为零售人提供知识支持。我们尊重版权,除非确实无法确认,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十分抱歉。如有标注来源错误,烦请联系我们协商解决。
展会咨询
孙先生 13146789310 sunke@ccfa.org.cn
孙先生 18032610878 sunmingqi@chinashop.cc
商务合作
赵女士 18701393158 zhaoyz@chinashop.cc

文章来源:中国零售业博览会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中国零售业博览会,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