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加盟头条 / 幼儿园礼仪教育_幼儿园礼仪教育的意义

幼儿园礼仪教育_幼儿园礼仪教育的意义

2024.03.01 19:43

文章来源:西餐之家

摘要:

礼仪是人们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是人们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示尊重的各种方式,是交往中表示尊敬、友好的手段,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儿童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它对促进幼儿的身体康和个性发展,起到导向性作用,对幼儿进行必要的礼仪启蒙教育,使孩子从小学礼、懂礼,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是当前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孩子情感智商乃至人格完善的必然要求。一、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内容1....

礼仪是人们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是人们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示尊重的各种方式,是交往中表示尊敬、友好的手段,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儿童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它对促进幼儿的身体康和个性发展,起到导向性作用,对幼儿进行必要的礼仪启蒙教育,使孩子从小学礼、懂礼,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是当前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孩子情感智商乃至人格完善的必然要求。

一、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内容

1. 幼儿园日常生活礼仪

包括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如“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幼儿园全园上下全体教职员工要统一使用礼貌用语,加强幼儿礼貌行为的养成。

入园离园礼仪:幼儿到园后要主动向老师问早、问好、离园时主动说再见。

进餐礼仪:进餐前要洗手,吃饭时不说话,不哭闹,不浪费粮食。

入厕礼仪:便后及时洗手,注意保持服饰整洁。

接物礼仪:有教师带领时,排队依次接送物品;教师不在场时,按老师要求有礼貌的接物。

2. 幼儿园交往礼仪

主要包括与同伴、教师、家长的交往之礼,如:与同伴共同活动时相互谦让,不争抢玩具;与老师交往时要主动打招呼;家长来访时能主动邀请其参与班级活动。

3. 节日礼仪

如:三八节、五一劳动节、六一节的一些礼仪表现。

4. 入学仪式中的礼仪

主要包括入学前和入场时的礼仪表现,入学前在家中要告诉幼儿他们是即将上小学的哥哥姐姐,鼓励幼儿在入场时要做到不哭闹、不紧张、不害怕等。

二、幼儿园礼仪教育的方法

1. 言传身教法

幼儿善于模仿,他们喜欢仿效教师的言行举止,教师的形象魅力是幼儿学习的榜样,教师在幼儿心目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他们喜欢模仿教师的一举一动,这对教师而言是一种威信,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自身的行为,为幼儿树立正面的榜样。

2. 情境表演法

教师可以通过有目的的示范表演来向幼儿展示各种行为的具体后果,促使幼儿从正反两方面去理解并掌握社会规范的一些知识,从中懂得一定的道理,如:通过情境表演“玩具大家玩”,引导幼儿理解分享的含义。

3. 故事启迪法

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或儿歌来引导幼儿学习基本的礼貌用语和社交礼仪,如:“小熊宝宝上幼儿园”告诉幼儿上幼儿园要按时,“小熊进城”告诉幼儿不能随意大小便,“小熊打人”告诉幼儿不能随便打人等。

4. 集体训练法

通过开展各种游戏活动让幼儿学习并掌握社会生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会与人相处,如:在“开火车”游戏中练习问好等礼貌用语。

5. 奖惩结合法

当幼儿遵守礼仪时,教师要给予积极正确的评价和激励,当幼儿不遵守礼仪规则时则给予相应的惩罚和纠正,但要注意奖惩的度,以免产生不良的影响。

6. 随机教育法

在日常生活中随时抓住一些契机对幼儿进行教育,如:在玩玩具时,发现有幼儿主动给别的小朋友玩或轮流玩时,教师则及时表扬鼓励,在散步时发现地面有纸片,能拾起扔进垃圾箱时,教师也应对其进行表扬激励他做有礼貌、爱护环境的好孩子。

7. 家庭熏陶法

家庭教育是幼儿最为重要的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发挥着各自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要与家长密切配合,互相沟通合作,统一认识,使家园同步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

对幼儿进行幼儿园礼仪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只要我们教师持之以恒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和培养,相信文明礼貌的良好习惯一定会从小就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文章来源:西餐之家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西餐之家,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0)
0/200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