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连锁经营 / 压缩SKU数、开设折扣点:T11生鲜超市转型对行业的几点启示

压缩SKU数、开设折扣点:T11生鲜超市转型对行业的几点启示

2024.03.05 11:27

文章来源:黑龙江省连锁经营协会

摘要:

导读: 消费萎缩,同时购物方式更加多元化,这要求零售企业要根据消费心理、需求变化,给出更为便利、更具性价比的购物解决方案,同时优化

导读: 消费萎缩,同时购物方式更加多元化,这要求零售企业要根据消费心理、需求变化,给出更为便利、更具性价比的购物解决方案,同时优化自身经营。


撰文 | 李小敬  编辑 | 胡宗利

字数:3015;阅读时间:9分钟

近日,龙商网&超市周刊走访了T11北京西西友谊店。该店总面积3000平方米,SKU约7000个,在整个系统内为中型规模门店,门店仍然坚持T11“线上线下一体化、全渠道生鲜餐饮精品超市”的定位。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去年12月开业时,T11北京西西友谊店做了一些经营调整,涉及商品采购、品类梳理、促销策略、卖场布局等方面,比如压缩商品数量,通过引入极致单品带动整体销售,开展“千万补贴”活动等。
这实际上反映了整个T11团队,在面对市场环境变化时进行的新探索,即在坚守经营理念的前提下,通过灵活调整经营方式来适应最新消费形势和宏观市场环境,从而在不确定性中把握零售本质。
T11创始人杜勇在接受龙商网&超市周刊采访时表示,尽管有所调整,但T11的初衷并没有改变,即一直致力于将全国甚至全球各地的好食材、好商品卖便宜,让消费者感受到实惠;但同时也需要正视渠道分散、消费降级的事实,通过打造更符合顾客需求的商品结构、提供更具性价比的商品满足消费需求。
此外,杜勇还提到,除了针对消费端的经营调整,T11还将首次尝试对外赋能,“我们利用公司多年的零售实践经验,比如线上线下一体化、分布式电商、供应链打造等稀缺能力,帮助中小零售企业转型升级,提高经营效率和竞争能力。”
当前市场环境下,零售企业普遍面临着如何刺激消费、优化供应链、锻造商品力以及降本增效等诸多问题。基于此,龙商网&超市周刊认为,作为新零售企业代表,T11对市场的敏感度及决策及时性相对较高,其举措不仅有利于自身,对整个行业亦具有意义。
01
从坚守到创新


总体来看,北京西西友谊店延续了T11一贯的风格定位与经营逻辑,即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全渠道生鲜餐饮精品超市”,致力于通过数字化模式赋能的供应链,“将全国甚至全球各地的好食材、好商品卖便宜”,同时作为公司第五家门店,代表着T11向不同商圈的探索和实践。
龙商网&超市周刊了解到,T11北京西西友谊店位于西西友谊商城地下一层,地处北京西单核心商圈,周边有居民区、商场、写字楼等。目前,门店面积3000平方米,有约7000支SKU,涵盖生鲜、果蔬、水产、餐饮、烘焙、酒水、休食、粮油、个护、杂百等14大品类。其中,生鲜和一般食品的比重高达70%,是典型的生鲜食品加强型超市。
比如门店重点经营的肉类,进口牛肉占比超过了50%,水产品类中海洋蛋白商品的比重超过90%,烘焙品类选用最优质的食材,且坚持手工现场制作。以T11的“法棍”为例,使用传统工艺并配上法国王后粉,经过国际专业烤箱烘焙制作而成,也因此创造了日销300根的记录。
为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商品和服务,据T11北京区域运营总监顾春华介绍,自开业以来,北京西西友谊店进行了多方面调整。
一是淘汰滞销品,从追求商品的海量丰富到给门店做减法。据顾春华介绍,门店对商品进行了全面梳理,淘汰了一些未进入TOP20的滞销品,将开业时的将近8000支SKU压缩至约7000支,由“多”向“精”过渡,但品类结构基本保持不变。同时要求门店快速出货,15天必须周转一次。
二是优化供应链。在供应链上,T11一直强调全球精选,追求高品质、差异化,并将优质、高端的民生商品卖便宜,比如酒类、牛肉、休食等多个品类,皆有品种来自国外。
现在门店紧跟市场变化,引入时下热销商品,进一步完善商品结构拼图。据了解,这些商品系国外买手直接采购,门店现金结账,总计约500个SKU,主要为日用品、食品。
同时结合“千万补贴”活动提升性价比,通过打造极致单品带动整体销售。龙商网&超市周刊现场了解到,“千万补贴”活动覆盖休食、洗护、饮料等多个品类商品,比如某款京东上卖60多元的洗发水,T11北京西西友谊店仅卖39.9元,销量非常好。

三是强化现场加工。在T11北京西西友谊店,包括水产、鲜肉、面点等多个品类在内,都提供有相应的加工服务,其中还引进专门的加工设备,免费为顾客提供牛肉熟成服务,提高了肉品的口感。

此外,门店考虑到消费降级形势,还在卖场开设了多个折扣点,比如糕点、蔬菜等品类都会及时进行打折处理。如此一来,不但可以高性价比吸客,还能有效降低损耗。
02
从领跑到助跑


龙商网&超市周刊认为,这是T11整个团队对市场变化作出的判断及应对方式。其中的判断是,市场环境已经变化,集中表现为消费萎缩或降级,同时购物方式也更加多元化;相应地,T11也应根据消费心理、需求变化,给出更为便利、更具性价比的购物解决方案,同时优化自身经营。

首先,针对消费端,无论是打造极致单品还是开展“千万补贴”活动,既体应了“将全国甚至全球各地的好食材、好商品卖便宜”的经营理念,也是对当下购买力下降、消费疲软的适应性变通。以及优化供应链,引入差异化商品等,都属此类表现。

“我们努力在做的,还是为消费者提供货真价实的商品,通过优化供应链,把好东西卖便宜。因为现在整个大环境不好,销售渠道也趋于分散,所以必须要打造极强的商品供应链。”杜勇说道,这是长期定位,最开始T11就希望解决城市零售最核心的问题,即通过数字化模式赋能的供应链,让消费者体验到优质的商品,比如高端进口水果、水产、肉类、酒类等。

其次,优化自身经营,包括大力度梳理门店商品结构,提高周转能力;通过智能化设备和技术的应用如自动收银、智能化仓配系统,促进降本增效;以及打造新零售2.0门店,比如为门店引入直播业务、进行全新界面升级等。

其实,当前情况下,无论是新零售企业还是传统零售企业,都面临着在大环境下如何转型升级的问题。尤其是区域中小零售企业,由于先天能力不足,在零售进化上显得迟缓,所以必须要由外力协助,完成进化和升级。

“最大的问题是怎么取悦消费者,有更强的流量汇聚能力;另外,还要打造独特的有竞争力的内容,无论是商品还是服务。只要能够持续进化,适应环境变化,其实都可以叫做新零售。”杜勇告诉龙商网&超市周刊。

这也是杜勇和T11接下来要做的。“我们现在就是要满足传统零售企业这个诉求,帮助他们在转型期快速完成升级改造,以适应下一阶段的市场竞争。”杜勇说。

据介绍,接下来,T11将首次尝试对外进行零售赋能,比如为门店构建电商生态,线上线下一体化,以及围绕消费升级的定位打造富有竞争力的商品供应链体系。

在杜勇看来,这些能力都是比较稀缺的,“实际上这对很多处在转型期的零售企业,都有极强的借鉴价值,我们准备将这些能力对行业开放,帮助零售企业快速站到新零售这个高度上,然后完成本地化的商业基础设施的改善升级,最终提升竞争能力。”

T11对外赋能业务覆盖了包括选址定位、品牌授权加盟、供应链输出、门店运营等开店所有环节,类似于酒店管理公司模式,是全方位输出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今年12月底,T11将和某区域零售商合作,以授权加盟形式,植入T11品牌。这也是T11此类对外赋能的第一个试点。”杜勇透露。

 # 思考 


龙商网&超市周刊认为,T11的转型能给业界带来如下思考:
1、商品结构由“多”到“精”,实质是通过提前为消费者筛选好商品,满足消费者对节省时间和快速选品的需要;品类结构保持不变,即在保持品类宽度的前提下,适当降低深度,即强调在每个品类下尽量做到精挑细选。
做好这点需要超市研究透消费需求和消费者,渠道多元化和各种社交及娱乐工具在挤占消费者的时间,优选、精选是趋势也是必然。
2、开展折扣不但能有效降低损耗,还照顾到了不同客层的不同需求,从而实现客群最大化。
折扣以及折扣店这一业态,在经济下行的大形势下,应该会有生命力,但做折扣不是降低商品品质,而是去除一些冗余的东西,节省成本,比如过于华美的装饰,把重点放在商品建设上,在确保品质的基础上降低商品价格,这样的折扣才能让消费者认可。
3、供应链是零售的基础,归根结底,消费者需要的是商品,在零售本质逐渐回归的未来,供应链的价值会愈发凸显。



文章来源:黑龙江省连锁经营协会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黑龙江省连锁经营协会,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0)
0/200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