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5 11:28
超市商品“引新汰旧”的正确路径
文章来源:黑龙江省连锁经营协会
导读:引新汰旧是商品结构调整的核心工作,如何保证“引新汰旧”的正确性、高效性,需要一套科学的实操方法与流程。为何要淘汰一个单品,需
导读:引新汰旧是商品结构调整的核心工作,如何保证“引新汰旧”的正确性、高效性,需要一套科学的实操方法与流程。
为何要淘汰一个单品,需要综合各种因素进行考虑,做出判断。
01
根据供应商经营业绩(销售贡献、毛利贡献)的分析对供应商进行分类,帮助采购有针对性地管理、优化供应商。
当采购把上述表单正确的填妥后,首先按销售额及综合收益做ABC分析,由高到低顺序排列,这样就了解了该品类主要靠哪些厂商完成绩效。
然后进行具体分析:
一是分析该供应商同时做了哪些分类,又同时做了哪些品牌。还要思考,为什么要集中要一家厂商做,该厂商操作的分类,哪些是自己生产的,哪些是代理的、经销的,哪些是搬货的、窜货的?从而帮助采购正确调整厂商策略。
二是通过这个表,采购可以多问句“为什么”--厂商配合度够好吗?管理够精细吗?价格有优势吗?品牌支持到位吗?厂商合作的产出物足够完成业绩指标吗?没有更多厂商分担这些分类、品牌吗?合作万一出现裂痕或厂商突然不能正常合作怎么办?
从这些问题分析中,可以较容易将厂商正确分出等级,从而合理排出策略运用的顺序。
三是店别平均配合度如何,品项数及店别销售产出是否合理等问题,同样要按厂商间的数据进行比较。
这样,可以了解厂商的总体数据与单店数据,避免对厂商误判,鼓励厂商全覆盖,即合作所有门店,厂商合作的店铺越多且大都正常合作,该类厂商的综合等级就靠前。
四是促销支持度。这是一项重要指标,即能否按一定频率及要求,提供超市需要的吸客“子弹”。能否提供跑量促销品,是一些厂商除正常商品合作以外的价值,是采购进行厂商优化时必须考量的指标。
五是到货率及售后服务等指标分析。有些厂商经常性不能准时送货、缺货或短交以及退换货不力等,也是采购必须解决的合作问题。
供应商分析,归根结底就是要在时段里找到最佳供应商,注意“时段”,这是供应商调整的精髓。因为品牌的代理商、分销商也是不断变化的。
02
针对供应商实际合作品项明细的分析,明确供应商策略(A、B、C类厂商)及商品策略(分析策略、品牌策略、价格带策略等),帮助采购部门梳理厂商资源及商品。
▲ 备注:DMS为商品日均销量
当确定供应商合作的等级次序后,就可以依此安排与供应商的单品合作,A类厂商理应得到更多品项上架机会,而C类厂商一定品项数被压缩到最少,即使给这类厂商更多的上架机会,也是销售不好的。
二是价格带的选择,要避免价格带的过分重复。
第三是关注品项的动销情况,对于超过规定时间没有销售的,需进行品项、陈列或价格调整,让双方对滞销商品零容忍,从而迅速处理,以此提高排面动销率、商品周转率。
对于滞销、畅缺、高库存等商品异常不做及时处理的门店员工进行处罚,迫使营运部门在调整好陈列的同时,就商品问题向采购施压,商品的异常解决方案,采购必须在规定时间做出回复,绝不积压。
03
根据分类销量、品项数及分类产出分析,确定有效分类与陈列,帮助采购对各店进行分类差异化管理。
表3:各店分类销售分析(洗化分类)
超市每天产生的业绩可进行报表分析(通常以周和月度分析为多),按分类业绩排行列表,将分类业绩大小也分出ABC等级(按销售排列,产生前40%业绩的分类为A分类,之后的50%销售分类为B分类,最后10%就为C分类),这样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分类销售业绩由哪些分类及品项产生,还可以知道分类商品动销率排序情况。
动销率高的商品分类及品项,其产生的毛利是否与其销售匹配?对动销率低的商品分类及品项要分析其动销不佳的原因,并迅速处理。
1.改变陈列。商品的销量随陈列方式、位置不同而不同。
2.协商降价。降价只是试探,寻找商品动销率低的原因才是目的。
3.退货。退货是最差的品项处置方式,是商超合作的最大杀手,因此应多施行减少退货的方案。
陈列是“临门一脚”,没有陈列就没有销售。它是检验厂商策略、商品策略优劣的最后的一个环节,也是营采协作效率的体现。因此,营运工作的强弱,陈列是硬件指标,营销是软件指标。
陈列必须体现采购的厂商策略以及商品策略,这需要营运与采购的全面沟通,且沟通必须畅通,执行必须到位。
陈列到位,是检验商品结构效率的关键,陈列不到位,商品结构效率的高低就无从判断。将影响整个商品结构调整的进度。
分类、品牌的陈列米数大小,根据以上三大方面结合而定,在做商品结构调整时,必须认真按三大步骤实行。
来源:龙商网超市周刊
文章来源:黑龙江省连锁经营协会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黑龙江省连锁经营协会,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