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8 11:33
【转载】实录:国家食药总局法制司司长谈食品安全法治创新(上)
文章来源:中焙糖协冷冻食品委员会
信息来源:中国记协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主持人 林溪]尊敬的各位领导,各...
信息来源:中国记协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主持人 林溪]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记者同仁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到由中国记协、全国三教办主办的第71期“记者大讲堂”活动现场。这也是“记者大讲堂”经济系列讲座的第四讲。我是来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主持人林溪。出席今天活动的,主要有来自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全国性行业类媒体和北京市新闻单位的有关负责同志和编辑记者。非常荣幸中国记协、全国三教办的邀请,为大家主持本期“记者大讲堂”,很高兴能够与大家一起聆听专家对于食品安全领域的讲解。在这里也再一次欢迎大家的到来![2015-07-29 14:34:53]
[林溪]今天的记者大讲堂,我们就有幸邀请到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法制司徐景和司长。徐司长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学士、法学硕士,北京大学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博士后。2003年就进入食品药品监管领域,在监察、协调、稽查、法制各个领域深耕12年之久。现任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食品安全法治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席。所以由他来为我们讲解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应该是再合适不过了。[2015-07-29 14:37:08]
[林溪]今天徐司长给我们带来的演讲题目是“风险与责任—食品安全法治创新”,他将从风险治理、全程治理、社会治理、责任治理、效能治理、智慧治理这六大部分,来为我们讲述新食品安全法如何为我们的食品安全筑起法制屏障。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有请徐司长![2015-07-29 14:38:17]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法制司司长 徐景和]非常感谢媒体朋友们长期以来对食品药品监管法治工作的支持,我跟很多新闻界的朋友都是好朋友,多年来大家对我们工作也是大力支持。[2015-07-29 14:39:00]
[徐景和]食品安全事关民生福祉、人民安全、国家形象。《食品安全法》2015年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通过的。这部法律是高票通过,有164人投票,160票赞成,1票反对,3票弃权。[2015-07-29 14:43:18]
[徐景和]这部法律原来是104条,修改后有154条,增加了50条。对原有104条中70%的条款进行了实质性解读,由1.5万字增加到3万字。这部法律通过以后,新闻媒体评价为“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这部法律在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史上,在中国食品安全法治史上是有里程碑、划时代的意义。[2015-07-2914:45:37]
[徐景和]国外也认为这个《食品安全法》有助于恢复消费者对食品行业和食品安全的消费信念,所以这部法律颁布以后,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前几天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食安办几个部门,说要把《食品安全法》纳入全民法,通过普及《食品安全法》使全社会更加关注食品安全,推动食品安全工作进一步深入。[2015-07-29 14:48:47]
[徐景和]《食品安全法》的修订有一个总体思路,就是全面贯彻落实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通过监管理念、监管体制、监管制度、监管机制和监管方式的创新,着力解决食品安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增强监管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全面提升我们国家食品安全的保障水平。[2015-07-29 14:53:22]
[徐景和]这里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个要点,是贯彻中央的要求。应该说“十八大”以后党中央国务院对食品安全工作高度重视,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新思想、新论断和新要求,概括起来主要是五个方面:[2015-07-29 14:57:16]
[徐景和]第一,食品安全问题是重大的政治问题。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关系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能不能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必须下最大的力气,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确保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我们研究食品安全,会发现从新世纪开始,党中央国务院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战略地位的认识,从最初的重大的食品问题、重大的经济问题、重大的民生问题,提高到重大的政治问题,以这样的高度来概括食品安全的重要性。[2015-07-29 14:57:38]
[徐景和]第二,食品安全的监管纳入公共安全体系。食品安全问题燃点低、触点多,容易引发社会问题、政治问题。食品安全工作不仅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也是维护公共安全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方面,必须把食品安全的监管纳入公共安全体系进行部署。[2015-07-29 14:59:15]
[徐景和]大家知道,5月29日中央政治局第23次学习,这次学习中很重要的就是将食品、药品安全纳入整个国家公共安全体系来考虑。食品药品安全有个脉络,最初是个体安全,比如消费的过程当中发生了食物中毒。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可以进行个体诉讼,那是个体安全,或者叫生命安全。第二个阶段,不仅是个人的事件了,而且是公共问题,所以纳入到第二个阶段是公共安全。第三个阶段,实际上现在有时候我们把食品安全也纳入国家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当中食品安全占非常重要的位置。第四个阶段有时候我们还把食品安全作为一种人类安全这样的概念来考虑。[2015-07-29 14:59:32]
[徐景和]第三,建立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党中央国务院多次提出,要改革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对食品药品安全进行集中统一监管,职能要整合,机构要统一,队伍要专业,制度要从严,监管要规范,执法要公正。进一步增强监管工作的协调性、执行力和权威性。我们国家食品安全改革从2003年开始不断推进,十八大以后我们国家建立起了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监管体系。[2015-07-2915:00:29]
[徐景和]第四,把食品安全工作建立起一个社会共治的大格局。食品安全工作是一项很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各地方齐抓共管,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共治,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最后加快构建起企业负责、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媒体监督、法治保障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2015-07-29 15:01:24]
[徐景和]第五,建立最严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要从源头治理,标本兼治,形成覆盖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一套具有普遍震慑作用的监管规则,完善法律法规及配套规章制度,构建起严刑峻法制度。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公众饮食安全,这是我们经常讲的“四个最严”。[2015-07-2915:02:35]
[徐景和]第二个要点,坚持问题导向。大家知道我们这次的修法和立法,必须从问题出发。中国的问题需要世界的眼光,世界的眼光要解决中国的问题,对于问题的研判,对于问题的把握,实际上体现了食品安全工作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的成长。[2015-07-29 15:05:06]
[徐景和]这次食品安全法修法的过程中,我们委托中国法学会对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梳理以后,整理为一个非常好的报告,最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向国务院提供相关报告,国务院提交全国人大。[2015-07-29 15:07:46]
[徐景和]十万字报告最后概括出这一段话,那就是:我国食品企业违法生产经营现象仍然存在,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监管体系、手段和制度等尚不能完全适应食品安全需要,法律责任偏轻、重典治乱威慑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十万字浓缩成这一段话,食品安全法修订也就要解决这些问题。[2015-07-29 15:08:08]
[徐景和]第三个要点,是坚持国际视野。我们修法必须从整个国际社会这样一个宽泛视野来认识。我们怎么看国际社会这几年食品安全的改革和发展呢?2001年,就是新世纪第一年,世界卫生组织颁布了《全球食品安全战略》。这个战略中提到,过去数十年,传统的食品安全措施已被证明不能有效地控制食源性疾病,国际社会必须改变某些现行的方法,以确保适应全球食品安全出现的新挑战。在新世纪之初,世界卫生组织就向全球发出号召,应当改变某些监管方法,来确保全球食品安全出现的问题。[2015-07-29 15:09:26]
[徐景和]到2010年,美国发布了《通向全球产品安全和质量之路》的报告。这个报告中,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局)提到全球化已从根本上改变了经济和安全格局,要求FDA对原有工作方式做重大调整,保障提升美国人民的健康状况。数十年来,FDA始终是世界公认的安全标准方面的领跑者,但是不能再依靠以往管理产品的手段、行动及策略了。美国FDA必须改变监管方式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保护、提升人民的健康状况。[2015-07-2915:11:15]
[徐景和]2012年,当时的美国FDA的局长玛格丽特也提出,今天我们意识到要保护美国公民的健康,就必须以全球化的方式思考、行动和参与。我们的关注必须超越国界。在全球急剧变革和加速全球化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共同努力,通过全新的、前所未有的,甚至打破常规的方式,为全球消费者建立起公共健康安全网。这两个报告说明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呈现了以下五个特点:整个监管基础更加注重科学化、监管体制上更加注重统一化、监管方式上更注重现代化、监管格局上更加重视社会化、监管方略上更加注重法治化。[2015-07-29 15:13:08]
[徐景和]第四个要点,是坚持立足国情。推动中国食品安全工作,必须始终立足于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样一个现实,充分考虑到我们作为多元社会、开放社会、转型社会当中食品安全的一些特点。[2015-07-29 15:15:00]
[徐景和]我们经常说,世界分为三个世界,十几亿人口的国家是一个世界,几亿人口的国家是一个世界,几千万人口的国家又是一个世界。同样的问题在三个不同的世界当中,它的复杂性大不相同。[2015-07-29 15:16:46]
[徐景和]所以研究中国食品安全问题,要考虑到什么?我们国家的食品产业是世界食品产业的缩影,我们国家食品安全的监管是整个社会管理的缩影,这两个缩影表明了什么?无论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还是从社会管理的角度,它都会从传统向现代快速转轨,转轨的过程中,一方面我们有成长的烦恼和发展的快乐,但是转轨本身就有希望。[2015-07-29 15:17:29]
[徐景和]2015年英国经济学人智库,公布了《全球食品安全指数报告》,中国在109个国家当中排到42位。实际上安全质量是三个指标,最后一个指标中国排第38位,去年是多少?去年是42位,今年提高了四个名次,应该说中国食品安全在不断的往前推进。[2015-07-29 15:19:05]
[徐景和]按照《经济学人》的排法,各国排名总共分四个档次。第一是优秀表现,最蓝的是最好的,像澳大利亚。第二是稍微蓝一点的,表现良好的,像俄罗斯的欧洲部分,中国。所以我们在整个全球食品安全当中还是表现比较好的国家,这是英国对我们的评价。[2015-07-29 15:21:00]
[徐景和]第五个要点,是坚持创新动力。这些年中国食品安全监管改革,我们从理念创新到体制创新,到制度创新,到机制创新,到方式创新,通过一系列的创新来破解当前面临的食品安全问题。[2015-07-29 15:21:48]
[徐景和]《食品安全法》一共154条,里面涉及很多制度。有些制度是新增加的。比如说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制度、分级管理制度、食品安全人员考核培训制度、责任保险制度、追溯制度、有奖举报制度、贡献褒奖制度。比如,新闻工作者将来多宣传食品安全工作,也可能国家给你一个褒奖,所有的新闻媒体积极参与我们的过程,最后都可以得到褒奖。还有食品安全信息衔接制度、特殊食品监管制度等等,总共有将近30项新的重要制度。[2015-07-29 15:23:41]
[徐景和]今天讲食品安全监管可以从理念创新、体制创新、法治创新、机制创新、方式创新,甚至包括思维创新、战略创新、文化创新等多个角度。因为今天时间的关系,我们只从监管理念创新一个角度来讲。这次《食品安全法》在修订的过程当中增加了一个很重要的条款,这个条款就叫食品安全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建立科学、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2015-07-29 15:24:44]
[徐景和]应当说这个条文可以称为整体来理解食品安全法的一把金钥匙。它讲的是什么?讲的是食品安全工作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或者一个基本的理念。这个条文到底有几个理念呢?有人说四个,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也有人说是五个。而我说主要是三个,如果加上第四个就是责任治理,这构成了我们《食品安全法》里面最重要的理念,今天就从这几个方面来进行交流。[2015-07-29 15:26:55]
[徐景和]第一个理念,风险治理。大家想象一下一个太极八卦图。这个图被称为人世间最美的图,它是最简单,内涵最丰富,造型最完美的图。这个图表明了什么?从圆来讲是整个世界、宇宙、生命、物质,所以是个圆,用圆代表一切。黑白又代表什么?代表把世界一分为二。[2015-07-29 15:29:18]
[徐景和]人们从最开始的时候,就会把万千世界进行分类。比如说今天这个房间里来听课的人,怎么分类?最好分的就是男、女,一下就分开了。那想多分的话,可能有一百种、一千种分法,最简单的就是金木水火土,把万千世界概括了。前天、昨天、今天、明天、后天,春夏秋冬是四个分类方法,二分法是白天和黑天。分表示什么?人们对万世万物的划分。[2015-07-29 15:29:48]
[徐景和]从八卦图中可以看出,黑白是完全对立统一的,它像男人和女人,安全和风险。这个圆表示一个整体,世界是个整体的,表示食品也分为整体,表示人们的生存状态。假如说白的是安全的,黑的是风险的,白的里面有黑的,黑的里面有白的,而且它们之间不断运动。所以安全和风险它俩是对立统一、此消彼涨。[2015-07-29 15:33:06]
[徐景和]所以研究食品安全最好的方式就是从风险来进行研究。人类社会延续上千年,人们一直研究食品。比如说过去我们叫食品卫生,现在叫食品安全。从风险这个角度对食品安全进行理解,进行研究,进行掌控,其实在人类社会早期就开始了,但是那个时候可能是个萌芽状态,是个探索状态。进入新世纪以后,人们提出风险治理的理论以后,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才形成了从经验治理到科学治理的转变,从传统治理到现代治理的转变。所以抓住了风险就抓住了理解世界安全的一把钥匙,所以它是个转折点、着力点、制高点,掌握这一点其实并不是很容易。[2015-07-29 15:34:41]
[徐景和]大家知道马克思是最伟大的哲学家,这是整个国际社会对他的评价。但是在马克思那个时代,很多思想家、政治家都在研究资本主义,都在找切入点。有的人从社会分工的角度进行研究,有的从人口的角度进行研究,最后成为大家的是马克思。他除了有很好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外,掌握的点是很重要的。马克思找到了剩余价值规律这一切入点。同样我们研究食品安全工作,可以从很多角度进行研究,但是最好的角度就是风险。所以应当说风险治理是我们食品安全治理很重要的一个要素。[2015-07-29 15:36:48]
[徐景和]我们讲安全和风险此消彼涨、对立统一,就体现到对问题的认识,是一种哲学思辨,始终在安全和风险对立统一当中来把握这个问题。所以人们常说,不在安全风险的对立当中来研究食品安全,你就不知道食品安全的奥妙。[2015-07-29 15:37:44]
[徐景和]首先安全和风险是对立的,同时你不在安全与风险的统一当中来把握食品安全,你就不知道食品安全的真谛,所以要在对立当中看统一,统一当中看对立,这样来把握食品安全工作。而且中国作为大国,中国的食品安全跟其他国家相比较有自己的多样性、复杂性、广泛性、叠加性,这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时代特征。[2015-07-29 15:39:08]
[徐景和]2009年的《食品安全法》就体现了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的理念,但是风险治理理念贯彻的不彻底。新的《食品安全法》应当说把风险治理的理念贯彻到食品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贯彻到食品监督管理的各方面,所以这次修法完善了过去的风险监测和评估制度,增加了分级制度、交流制度、自查制度、约谈制度。[2015-07-29 15:40:03]
[徐景和]第一个制度,是确立风险分级制度。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但是相对来讲它一定有轻有重,有缓有急,所以从监管策略上来讲,它一定是分类监管,分步实施。所以这次《食品安全法》就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质量监督部门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风险评估结果和食品安全状况,确定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重点、方式和频次,实施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2015-07-29 15:41:40]
[徐景和]而且按照这样监管的理念、监管原则,我们国家把食品安全风险分为很多类,比如说《食品安全法》就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潜在风险,有食品安全系统性风险,有区域性食品安全隐患。无论是企业,监管部门,都要根据风险的不同状况来采取不同的管理手段、管理措施。对风险分级管理,是食品安全监管的一个基本原则。[2015-07-29 15:45:52]
[徐景和]第二个制度,是建立风险交流制度。食品安全搞的这么多年,很早以前就讲了风险管理,确实应该从风险的角度看这个问题。但是大家别忘了,真正全世界搞食品安全监管,理论比较成形的是200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出版了《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国家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指南》,这时候全世界才引用了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风险交流三大体系,一般称为食品安全风险分级模式。[2015-07-29 15:48:31]
[徐景和]大家知道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管什么?管五大健康产品: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药品、医疗器械。全世界在五大健康产品当中,从世界范围角度来讲,形成文件统一语言,统一语境,统一制度,统一规范,“食品”做了典范。因为它是用统一的比较规范的安全风险分析,作为国家监管的指南。[2015-07-29 15:49:47]
[徐景和]什么叫风险交流?为什么要开展风险交流?实际上安全监管分为三个层面:技术层面的风险评估、行政层面的风险管理、社会层面的风险交流。这次《食品安全法》增加了一部分。过去有风险管理制度、评估制度,但是没有交流制度,这次增加了交流。[2015-07-29 15:51:13]
[徐景和]风险交流是法律上的概念。是讲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及技术机构,要按照科学、客观、公开的原则,组织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检验机构、认证机构、食品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以及新闻媒体等,就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信息进行交流沟通。为什么要进行风险交流?我们讲食品安全问题实际上可以从很多角度进行分析。[2015-07-29 15:52:25]
[徐景和]比如说第一个角度,我们就分为法律安全和事实安全。食品安全讲的安全,首先是个法律安全,你比如说一包饼干保质期到今天,可能明天自己在家里吃了也没问题。但是你个人消费过了保质期,本身来讲就是不安全的,从法律上来讲就是不安全的。你个人说我自担风险,那没人管你。但是如果商场认为食品有效期过了一天,觉得没事,这是不被法律允许的,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那就视同于过期食品,不安全。所以我们对食品安全认识的理解,除了法律安全、事实安全,还有主观安全、客观安全、宏观安全、微观安全、静态安全、动态安全等等十几个方面,不同的人对这方面的理解不一样。[2015-07-29 15:53:58]
[徐景和]大家注意,过去有人说地沟油,说地沟油检测都合格了,那能不能用?凡是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的食品,本身法律上就不安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需要各个部门、消费者、新闻媒体来进行交流,对食品安全问题,有的是专业问题,有的是管理问题,有的是社会问题,不同的人由于不同的背景,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就可以来进行沟通、交流。[2015-07-29 15:54:40]
[徐景和]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站上,有一个栏目就是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这个栏目非常好。很多我们生活中理解的事情和专家理解的都不一样,这里面每一个栏目都是聘请相关专家、学者进行理性的解读,针对生活中的问题。比如说解读生鲜奶,还有乳制品当中含有的肉毒杆菌,我们看了之后会有很多收获。实际上,对食品安全的认识不能简单从我们生活中简单的体验来说,背后还有很多科学的知识,要进行风险交流。[2015-07-29 15:56:03]
[徐景和]第三个制度,是建立风险自查制。这个制度,是指定期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检查评价,不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生产经营者应当立即采取整改措施;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潜在风险的,应当立即停止食品经营活动,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2015-07-29 15:58:03]
[徐景和]过去一般去企业监督检查的时候,首先要看有没有营业执照、许可证,第二看有没有索证、索票。今后监管部门去企业以后,应该先看有没有这个报告,你要定期进行全面的检查,检查以后要有个报告。这个报告谁来做?新食品安全法有规定,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要做这个报告。说自己检查,不认真检查行不行?不怕,这里面有相关的法律责任跟着。如果这个检查报告是不真实、虚假的,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所以自查将和整治相结合,和报告部门结合,落实主体责任。[2015-07-29 15:58:55]
[徐景和]未来的食品安全法还想增加另外一条,就是食品安全社会评价。高风险的食品企业除了自查以外,你还可以聘请专业的公司,专业的人员对你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来进行评价。比如有哪些风险,产生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对策给企业提,企业向监管部门报告,这也很重要。利用专业知识来对企业生产经营进行把脉、把关。[2015-07-29 16:06:11]
[徐景和]第四个制度,建立责任约谈制度。如果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食品安全隐患,而没有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责任人进行责任约谈。虽然这不是行政处罚,但是这是非常行之有效的办法,有风险了以后监管部门对主要负责人,或者法定代表人进行责任约谈,要指出存在的问题,应该如何进行改进,很多责任约谈也是新闻媒体参加的,社会公开的,对企业实际上有非常大的影响。[2015-07-29 16:08:35]
[徐景和]我们国家除了原来有的,监管部门对企业约谈以外,这次修改又增加了两条。一个是,如果监管部门未及时发现食品安全系统性风险,未及时消除监管领域食品安全隐患,本级政府可以对监管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还有地方政府未履行食品安全职责,未及时消除区域性食品安全的,上级政府可以对下级政府进行约谈。对企业约谈,对下级政府约谈,对部门约谈,而且约谈之后有法律责任。生产经营者应当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消除隐患,对约谈的监管部门,地方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监管工作进行整改,而且约谈情况与整改情况要纳入记录,将来进行相关的考核评价,要根据这个来进行考核评价。[2015-07-29 16:11:15]
[徐景和]第五个制度,是建立特殊食品严格监管制度。这次《食品安全法》确立了三种特殊食品进行严格监管: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这三种食品和普通食品不一样,要进行更为严格的监管。更为严格的监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产品注册、备案、GMP进行管理、对原料和功能声称有要求、标签说明书有特殊要求、广告有特殊要求。[2015-07-2916:13:12]
[徐景和]一般企业生产食品,首先要企业许可,特殊领域除了企业许可以外,对产品本身也要进行许可。所以我们国家对保健食品现在有特殊规定,就是使用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以外原料的保健食品,和首次进口的保健食品,应当经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注册,其他的保健食品实行备案管理。而这两类当中,首次进口的保健食品当中,凡属于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应该报国务院来备案,其他保健食品在上市的时候来报省、自治区政府来备案。[2015-07-29 16:19:41]
[徐景和]什么是原料和功能的管理?大家知道,保健食品要有一定的保健功能,这个功能不是想生成就生成的,只有特定的保健功能才能是保健食品。绿豆能去火,那不属于保健食品,这是老百姓理解的生活中的营养品,不是特定功能。特定功能是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通过目录确定的特定保健功能。[2015-07-29 16:22:06]
[徐景和]现在我们国家保健食品的目录,药食同源87种,保健食品原料114种,保健产品功能27种,其他声称的都不属于保健食品概念。而且新的法律规定,今后保健食品的原料一定有自己的名称,而且它的功效要与之结合。现在只是保健食品有个原料目录,但是有什么功效和用量没有说,下一步要更加规范,除了原料以外,每一个原料有什么功能都要写上去。[2015-07-29 16:24:25]
[徐景和]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就是GMP(良好的生产规范),要非常严格的进行管理。而且企业要建立起一个与规范要求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保证其有效运行,定期向监管部门提交自查报告。[2015-07-29 16:25:47]
[徐景和]标签、说明书管理,应该与备案相一致,载明适宜人群和不适宜人群,并且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今后保健食品都要写这几个字,应该与说明书相一致。而且保健食品的广告也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保健食品的广告也要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内容还应该经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取得批准文件。[2015-07-29 16:27:29]
[徐景和]以上是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的相关内容。下面讲一下食品安全“全程治理”。[2015-07-29 16:29:17]
[徐景和]放眼世界各国食品安全监管,过去人们监管的重点主要放在生产方面,无论哪个国家最终监管都要放在生产环节。那时候大家有个迷信,叫科技神话破灭了。从前人们以为,种植养殖有毒有害没关系,现代科技可以脱毒。后来人们发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再现代的科技技术手段也难以防止危害从农田到餐桌,所以后来人们发现不能把所有食品安全都压在生产环节。[2015-07-29 16:31:58]
[徐景和]再就是经济规律的张扬,过去人们说没关系,食品可以通过检验,检验可以下架、退市、召回,但是经济学人告诉我们这不行,食品如果不安全本身就变成废品,会造成资源的重大浪费,所以不能仅仅靠检验来做,这时候人们就会从生产环节,向两端尽可能延伸,从农田到餐桌全生命周期来进行管理。[2015-07-29 16:40:58]
[徐景和]过去说全生命周期比较容易理解,但是人们发现对食品安全的认识还要进一步的深化。食品实际上有两个生命,一个叫自然生命,一个叫商品生命。这两个生命可能有时候会发生分离。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黄瓜,正常情况下放这儿七天就腐烂了,自然生命就七天,如果你七天之内卖了,商业生命也是七天。但是生产者往往会这样,七天太短了,我能不能请教专家用合法的方法把它变成十天。假如用一种法律允许的方法,就变成十天或者十五天了,十天以后能不能再延长一点?能延长到半个月或者一个月,可能就采用非法的方法了,往里添加其他的东西。这时候发现食品有两个生命,自然生命和商业生命,本来两者是合一的,但是慢慢分离了,所以食品作为一种经济命题和生物现象,其两种角色之间的鸿沟,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应对的最大挑战。[2015-07-29 16:42:15]
[徐景和]这次《食品安全法》新增加了一些治理。我们国家的食品安全监管过去是多部门来监管,“十八大”以后实际上是由国家统一监管。现在我们国家管食品的有几个部门呢?第一个是农业部,主要负责种植、养殖环节。第二个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食品生产、食品流通和食品消费这个环节。第三个是负责食品的进出口,就是质量监督管理总局。现在我们称国家实行食品安全统一监管,或者叫单一监管体制。有人说我们国家不是有三个监管部门吗?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卫生组织分法,有多元组织、综合体和单一体的分法,这三个体制划分方法实际上是不包括种植养殖环节的,是种植养殖环节以后的几个部门。实际上今天我们国家种植以后基本上是一个部门管理,所以我们国家对外讲是单一型,或者是一个部门为主的食品安全监督,就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食品的生产、流通、消费。[2015-07-29 16:47:34]
(未完待续)
关注微信请搜索: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或手指长按上方二维码,待弹出“识别二维码”后点击该选项。
文章来源:中焙糖协冷冻食品委员会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中焙糖协冷冻食品委员会,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