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8 15:13
聊一聊中秋节的酒故事
文章来源:山东省糖酒副食品商业协会公众号
在国人眼中,酒不只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精神生活的慰藉。中秋佳节,少不了团圆,更少不了一缕酒香。自古以来,中秋节便有祭月、赏月、拜月
在国人眼中,酒不只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精神生活的慰藉。中秋佳节,少不了团圆,更少不了一缕酒香。
自古以来,中秋节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饮桂花酒等习俗。那中秋节与酒到底有何渊源呢?中秋节又发生过哪些你不曾了解的故事呢?
中秋节为了讨杨贵妃欢心,唐玄宗也是拼了
唐玄宗赏月,必然不会忘了被他宠爱的杨贵妃。《开元天宝遗事》中说,在公元755年八月十五日的晚上,唐玄宗和杨贵妃一起来到大明宫的蓬莱池畔赏月,但却没找到一个望月最佳之地,这让皇帝大为不悦,随即下令在池塘西边修建一个“望月台”,并许下了一个“来年要在高台上与杨贵妃依偎望月”的承诺。
对于为搏美人一笑可命人从千里之外快马加鞭传送荔枝的唐玄宗而言,建一个区区的“望月台”简直就是小意思,但是事与愿违,后来安史之乱爆发,“望月台”最终没能完工,唐玄宗的承诺也落了空。
哪位“大咖”诗人中秋过得最惨?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中秋之夜,被贬至杭州的苏轼虽能和妻子在西湖泛舟赏月,可举头望月,已有多年未与自幼志同道合的弟弟苏辙相聚,不由心生惆怅。一贯旷达洒脱的苏轼,此时似乎只能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诗句聊以自慰。
苏轼中秋饮下的这杯浊酒里承载着对至亲深深的怀念,也寄托着他对世间所有离别之人的希冀和祝福。
同样在中秋酌酒的李白,心境却大不相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
天宝初年,胸怀壮志的李白被唐玄宗封为供奉翰林,本以为可以一展宏图,然而造化弄人,身在君前侍宴陪酒却不被重用,宏伟政治理想的实现遥不可及。
出场自带豪放洒脱背景音的诗仙在花间月下独饮的这杯酒,盛着他的放荡不羁与自得其乐,更深藏着他的孤寂与苦闷。
碧空无云,清风明月,在他人载歌载舞欢庆中秋之际,另一位唐诗界“大咖”韩愈却在边饮酒边赋诗,向好友张功曹“吐槽”心中的不平。“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
公元803年,韩愈与张功曹皆任监察御史,后因向唐德宗进言,二人双双被贬。两年之后,顺宗和宪宗相继即位,两次大赦天下。但是由于有人从中作梗,本以为熬到了出头之日的韩愈却和张功曹一样,两次都“完美地错过”了翻身上位的机会,只盼来了个“改官江陵”的消息。
改官消息传来之时,恰逢中秋,韩愈便赋诗一首《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可想而知,当时韩愈杯中的酒交织着他的多少愤慨与无奈。
从古至今,中秋之夜,年年岁岁月相似,岁岁年年月不同。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我们采集旨在传播优秀的酒文化。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络。
编辑 | 侯代荣
责编 | 李双竹
审核 | 李明信
总编 | 薛剑锐
文章来源:山东省糖酒副食品商业协会公众号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山东省糖酒副食品商业协会公众号,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