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连锁经营 / 曲水流觞成佳话,流芳百世传千古

曲水流觞成佳话,流芳百世传千古

2024.03.08 15:14

文章来源:山东省糖酒副食品商业协会公众号

摘要:

酒,字粮食精,是粮食的精华与水的化合物,是奇妙的饮用物,味有浓香、酱香或醇香。因为能给武人壮胆、为文人助兴、给喜事添喜、为愁人解忧


酒,字粮食精,是粮食的精华与水的化合物,是奇妙的饮用物,味有浓香、酱香或醇香。因为能给武人壮胆、为文人助兴、给喜事添喜、为愁人解忧,所以穷喝富也喝,喜喝愁也喝。李白斗酒诗百篇,清照醉酒词凄婉,武松醉酒降猛虎,千古绝唱都有酒。中国的酒文化博大精深,浓郁悠长。以酒为媒的祝酒词、劝酒语、行酒令,是酒文化的靓丽风景。酒俗中的民谣更是以情动人,雅俗共赏,情浓似酒。



中国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国,是酒的故乡,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约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时代,中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黄酒。约一千年前的宋代,中国人发明了蒸馏法,从此,白酒成为中国人饮用的主要酒类。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又同时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精神的象征。酒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它能叫人意气风发,精神抖擞;能叫人忘掉束缚,放荡不羁;能叫人超脱旷达,遗世独立;能叫人发泄情绪,抛弃现实束缚、回归原始状态,使人在绝望痛苦的哀号中获得的极大快感。


因为醉酒而获得的自由状态,是中国古老的艺术家解脱束缚获得艺术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在诗词的创作中,诗人们的艺术创造力在酩酊大醉之后迸发而创作出流传千古的名作,这种情形比比皆是——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


“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杜甫《独酌成诗》)


不仅诗如此,在绘画和中国文化特有的艺术书法中,酒神的精灵更是活泼万端——


“书圣”王羲之醉时挥毫而作《兰亭序》,“遒媚劲健,绝代所无”,而至酒醒时“更书数十本,终不能及之”。


李白写醉僧怀素:“吾师醉后依胡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飞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怀素酒醉泼墨,方留其神鬼皆惊的《自叙帖》。


草圣张旭“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于是有其“挥毫落纸如云烟”的《古诗四帖》。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酒文化以酒为载体,以酒行为为中心形成独特的文化形态。酒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与时代性,同时还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产生很大的影响。中国酒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的蕴涵而在世界酒文化之林中占有一席之地。


酒不是生活必需品,却是一种特殊的饮食。“酒食所以合欢也”“饮食男女”等等,其中“饮”便是指酒,所以在中国,“饮”与“食”同样具有极强的亲和力,把这一亲和力用之于人际交往,就形成了一种社会文化。酒作为中国人追求个性自由的基本需求的替代物,与政治军事、皇权社稷、世俗人情、悲欢离合、亲疏远近、喜怒哀乐、性情风度等有着密切联系。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我们采集旨在传播优秀的酒文化。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络。


编辑 | 亓中泽

责编 | 李双竹

审核 | 李明信

总编 | 薛剑锐


文章来源:山东省糖酒副食品商业协会公众号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山东省糖酒副食品商业协会公众号,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0)
0/200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