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连锁经营 / 与智能家电相关的若干概念的讨论:智能家电

与智能家电相关的若干概念的讨论:智能家电

2024.03.11 11:41

文章来源:中山市家电行业协会公众号

摘要:

 智能家电的核心是感知,依赖于传感器技术。这是制约或实现家电智能...




智能家电的核心是感知,依赖于传感器技术。这是制约或实现家电智能化的关键门槛,是智能家电研发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从这个意义上讲,智能家电并不神秘。早期的使用了自动温控器或定时器的产品(如自动控温电熨斗等)其实就具备了智能化特征,但这已经不是我们现在讨论的智能家电了。


从技术层面讲,我们现在和未来追求的智能家电与早期具备智能化特征的产品的重要区别体现在“感知”技术的不同。


那么,我们当前和未来追求的智能家电需要感知什么呢?


传统的物理量,包括:力、光、声、热,质量、容量、数量,味道、色泽,距离、速度,震动、摆动、移动,温度、湿度、浓度,气味、气压、气流等等。


非传统的人文信息,包括: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命规律,人们的喜怒哀乐和举手投足,人们的衣食住行和影响健康等等。


对后者中的许多信息的感知能力,尚待攻克。


总之,智能家电需要感知相关人们的所思和所需,需要感知关联事物的存在和变化(包括环境、所在场所存在的各种物理量、配套或独立存在的其他事务等),需要感知非接触性信息的存在和变化(包括来自网络的信息)。


重要的是,智能家电要把这些感知到的信息,针对性的转换成相应的功能或能力,以满足人们的某种特定需求。


如果把智能家电的服务对象加以扩展,上述的“人们”应包括生物和植物等一切生命体和可能需要智能化服务的其他主体。


思维判断能力也是智能家电的重要特征之一(但可能不是必要特征)。包括对来自传感器的信号的识别与筛选,学习与记忆,分析与决策等。现代芯片技术或计算机技术,使得智能家电的“思维判断能力”的实现变得容易而成本低廉。


至于智能家电的“执行能力”的实现,在现有技术框架内,已经不是难题了。


对应于近年来兴起的“智能家居”的概念,智能家电应被限定在“具有智能化能力的单一家电产品”的范围内。


再看现在的智能家电,有没有涉嫌借用、误用或滥用“智能家电”概念的现象呢?有没有把不属于 现在或未来追求的产品当做智能家电说事呢?如果根据以上分析,能否对以下几例做出判断?如:


--用触摸开关或触摸屏替代机械开关的电磁炉

--用数码显示替代机械刻度的电饭锅

--可远程无线操控(包括手机App)的空调器

--能记忆主人上次洗浴习惯的热水器

--等等


当然,任何事物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当前所处的应该还是智能家电的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知识、视界、技术和需求等都会存在缺陷、偏颇或摇摆不定;在这一阶段中,企业和市场为了生存和发展寻求概念的新奇特也是可理解。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是:智能家电的目的性,即智能家电能否满足消费者现实和潜在的需求?能否给消费者带来更舒适、更便捷、更实在的使用享受。离开这些目的智能家电只能是在秀技术、秀概念,自欺也欺人,能行一时,不能长久,且败坏行风,丢失民意。


相信,靠市场的手段,靠消费者的倒逼,靠标准化的规范,靠专业的智慧,发展中的智能家电行业还是能够把相关概念清晰地梳理出来和界定明白并正确地运用在家电产品上。(来源:微信号_“家电圈中人” 作者:张亚晨)



文章来源:中山市家电行业协会公众号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中山市家电行业协会公众号,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表评论 (0)
0/200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