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连锁经营
/ 行业观察|年轻设计师视角下,如何从时代传承中看时尚“新·生”?
行业观察|年轻设计师视角下,如何从时代传承中看时尚“新·生”?
摘要: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对于极具生命力和韧性的时尚产业来说, “新生”是贯穿历史经典与当...
对于极具生命力和韧性的时尚产业来说, “新生”是贯穿历史经典与当代未来的一座桥梁。每一位身处时代洪流的建造者和见证者带着自己独特的使命走向这里,也将在这里找到更多「新·生」之于自己、之于时尚、之于历史、以及之于创造的意义。
时装设计师作为时尚产业的第一梯队,也是核心创造者,他们既是经典的传承者,也是先锋的引路人,WWD CHINA 值此之际向他们发出共探「新·生」的邀约,打破时代桎梏、跨越文化壁垒,以多元视角解读并展望时尚新生的涌动。
回首过往,现在每一个我们称之经典的永恒传奇在当时皆为“新生”。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破旧立新是产业未来发展的本质。但我们同样不可置否的是,历史经典是孕育创新与未来最重要的一块奠基石。有人说,“新生”是婴儿离开母体后的那声啼哭;也有人说,“新生”是生命一次次蜕变的华彩乐章; 当然,“新生”也象征着社会文明和科技发展更迭换代后创造的新秩序。
对于 Sieriz 品牌主理人,中国新锐设计师 zixuan & 10 而言,“新生”意味着活力。“如果一个行业没有了新生力量的涌现可能就会失去活力变得死气沉沉。因为新生暗示着未来的可能性, 没有新生就像没有了未来。”而当谈及“新生”是否具有基本公式,这位刚刚从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毕业两年的行业新人则坚定的认为:“公式必然没有,能在时装历史上留下一 笔的‘新生’都是肩负突破与创造精神的。”《资本论》中曾提及:“任何一种产品,从它的原料到它的成品,都是一个生产过程的结果。”也就是说,任何新事物的诞生,或许是没有标准化的推导公式,但它需要在一定条件下被孕育而成。
社会的变革,技术的创新发展,思想意识与文化的更迭,当然还有创新者敏锐的洞察力,都是培育“新生”的丰沃土壤。诚如 SakuraChan 品牌创始人,时装设计师陈珂文向 WWD CHINA 所述:“新生都需要丰厚的历史、技术、文化作为土壤才能孕育出新事物。如果说有公式,那就是知识和文化的积累,再加上观察与创新思维。”
而每一个历史的“新生”,亦都是当代“新生”的启蒙。
百年以来,时尚产业遭遇过不同程度的凛冽寒冬,但每一次寒冬不仅推动了“新生”横空出世,也为后人带来具有启示意义的创新。“我认为在过去的时尚产业史中,能被称之为‘新生’崛起的年代是 60-70 年代。慢慢走出战争阴霾的多数西方国家开始出现一批先锋艺术家,比如 Andy Warhol和 Kraftwerk,他们的出现不仅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缩写,也让后人可以从他们的设计和美学中窥探那个时代的精神文明与文化思想。”无独有偶,与陈珂文同样将 60 年代称之为 “新生”崛起年代的还有 Alice+Olivia 品牌创始人 Stacey Bendet:“在我的创作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回顾过往,并观察历史在塑造不同艺术运动时期所扮演的角色。60年代对我来说最具启发性,因为我喜欢有关摩登风格的一切(Mod fashion and style)。杜鲁门-卡波特(Truman Capote)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创新者,他迷人的 '天鹅们'(杜鲁门-卡波特以 Swans 描述身边的有格调,且善于享受生活的时尚名媛)是当时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而对于现代化起步较晚但蓬勃发展的中国时尚产业来说,在发展中看见“新生”是一以贯之的实践方针。就如独立时装设计师陈序之所言:“每一个当下都是新的当下,都是新生。自己所感受到的那种新生崛起的年代氛围是时时刻刻的,因为我和许多设计师一起见证了行业的发展。”时尚产业走到 2023 年,新生可以说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对于今天而言它的意义又发生了更迭。它变成了一种存在于新锐设计师观点里的共识,即“新生”不等于“Newly”或“Youth”。“只要是有创造出新的东西滋生出新的想法我们认为都叫做新生。年轻一代自然会有很多新的想法,但是有些'新'也是需要阅历和经验才能产生的。”zixuan & 10 补充道:“ 2023 年有可能会变成百科上的重要年份,变成对以后的新生代来说特殊的年份,就像我们也在被 Yohji Yamamoto 和 Alexander McQueen 为代表的 80、90 年代所影响一样。”如果从单一概念来看,“新生”的确代表着一切刚刚诞生的、象征着未来与希望的事物。但放置到跨越世纪且几经变革的时尚产业之中,“新生”应该拥有更为广阔的释义:既是传承经典,也是融合中碰撞创新。
时尚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代表着人类发展进程的每一个时代和阶段。历史与当代的关系绝不是此消彼长,而是共生共赢。尤其是数字科技的高速发展不断推动和重建时尚产业的新格局,变化之下更需长期主义,不脱离历史文明的传承才能孕育更具创造力和引发时代共鸣的“新生”。“尽管人们总说创造力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但我相信每个想法、梦想、观点与观念都源于某处。对既往事物的了解和认知,不仅激发着我们的灵感,也同时让我们从中获益——因为你能够挖掘新的经验、方法与创新,从而推动未来的发展。所以,'新生'不仅意味着对过去思想和经验的革新,也象征着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就像我的一些最具创新性的作品常源自那些别人容易忽略的微小细节。艺术、历史和文化一直都是我作品和创意的灵感之源。”作为一个源自纽约的时装品牌,Stacey Bendet 在对 WWD CHINA 分享历史之于“新生”的意义时强调,一直以来她都在坚持将纽约这座熔炉般的城市风貌以多元的设计语言和美学风格呈现到 Alice+Olivia 的品牌成长中,她认为:“'新生'品牌想要成为经典,需要能够以更现代的视角重新诠释我们从过去所获得的经验。”
换言之,无论是时尚设计的语言、还是非遗传承的技艺,这些历经时间沉淀的瑰宝能够为当代新生提供养分,让创新的价值与意义更具代表性。
与此同时,zixuan & 10 也向 WWD CHINA 提到历史能为“新生”带来的是经验、技艺、以及创意的范本。“这好比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这个肩膀是为了让我们突破而存在,时尚永远都在被打破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面对我们提出的完全脱离经典的创意或创造力是否是一道伪命题时,她给出了中肯的回答:“不算是吧,比起不能脱离历史我们认为更多是不能脱离创意工作者所在的'现在'。虽然大多数创意是经典改良或打破经典而来,但人类历史中总有从 0 走到 1 的过程,所以我们不认为完全脱离经典的创意是不可能的。”
对于在 21 世纪成长起来的“新生”,经典的意义好像变了,但也好像没变。变化在于,Z 世代等年轻消费群体对时尚文化表意的改写,以及数字媒体为时尚消费和价值带来的巨变早已扩宽了经典的意义;但不变的是,那些世代相传的文化传承依旧像灯塔一般为每一个时代里的“新生”提供创造新的意义与方向。一个伟大的创新,一场文化的进步,往往是跨越了年代的界限。正如我们讨论传承与经典,必然离不开对未来的构想,而成长在不同年代的“新生”关系也不是彼此独立的力量。谈及“初代、当代、新生代”,三代“新生”浪潮之间的关系,高级时装品牌XU ZHI创始人陈序之用“过去,现在,和将来”概括,在他看来于经典中诞生的“新生”更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过去看现在,从现在望未来,这既是时装所代表的人文进程,也是“新生”的递进演变。
当然,设计师 zixuan & 10 则更希望“新生”代际之间的关系,除了相互支撑,还可以存在良性的竞争。“初代给当代撑起了一片天,让当代能在更好的行业环境中发展,同时初代和当代则给新生代提供了各方面成功的范本。而新生代崭新又狂野的创意也能给予当代和初代更多灵感,被超越的可能性也能逼迫他们走出自己舒适区更进一步。”无论如何,对于活跃于时尚产业的“新生”历练高而言,成为经典或传奇是一条终极之路。但路途之中的荆棘密布、重重挑战,也是“新生”需要面对的必经关卡。在层出不穷的“新生”群像里,如何避免昙花一现,找到能够成为经典的“不可替代性”,是每一代“新生”在创造过程中需要时刻沉淀和思考的问题。为此,陈珂文告诉 WWD CHINA,“新生”若要成为经典,最不可或缺的特质是当代性。“这种'新'要足够反映当代社会,要跟多数当代人都能产生联结。它才能经得起时代的冲刷最后成为经典。”而提到无数“新生”昙花一现的真正原因,她认为还是离不开当代性:“无数'新生'昙花一现无非还是不够厚的文化累积和不够强的当代性。或许时装的设计风格、融入创新科技的方式会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但经典的本质价值永远不会变,那便是沉淀。而这也是陈序之在接受 WWD CHINA 采访时给出的回答,言简意赅但铿锵有力的诠释了“新生”意识里的经典。
每一个经典都是时尚的新与生;每一次新生都吹响着传奇的号角;每一个熠熠生辉的未来都是新生与新生的共筑。一切过往皆为序章,无论是全球时尚、还是中国时尚产业都在 2023 年迎来一个全新的起点。「新·生」承载着传承与经典的意义,肩负未来创新之使命,迎接并突破挑战传承与经典的精神,于机遇和挑战之中砥砺前行,书写新的时尚篇章。
来源:WWD国际时尚特讯
精彩推荐:
通知公告 | 关于举办服装企业代表团“走进赣州红色游学”活动的通知
倒计时3天!2023中国服装产业链合作大会暨中国服装协会服装关联产业委员会年会日程安排
行业观察 | 进入“买手时代”,小红书自营店铺“福利社”宣布关闭


文章来源:中国服装协会公众号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温馨提示]
文章来源于中国服装协会公众号,转载注明原文出处,此文观点与查生意无关,理性阅读,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删掉 ,查生意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中国服装协会